生活常常是如此之美

每天下班,接过孩子之后,我都要带着他在街上溜达一圈,这是我们俩都很喜欢的习惯。闲走的时候,看着闲景,说着闲话,我就觉得这是上天对我劳作一天的最好奖赏。每次我们走到路口,就会停下来,和一个卖小菜的妇人聊上几句,这是我们散步的必有内容。这个妇人脸色黑红,发辫粗长,衣着俗艳,但是十分干净。她的小菜种类繁多,且价廉物美,所以常常是供不应求,我常在她这里买菜,所以彼此都很相熟。因此每次路过,无论买不买菜,都要停下来和她寒暄几句,客户多的时候,也帮她装装包,收收钱。她会细细地告诉我,今天哪几样菜卖得好,卤肉用了几个时辰,西兰花是从哪个菜市上买来的,海带丝和豆腐卷怎样才能切得纤纤如发,而香菇又得哪几样配料配着吃才好吃又好看。听着她絮絮的温语,我就会感到一波波隐隐的暖流在心底盘旋。仿佛这样对我说话的,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亲人。而孩子每次远远地看见她,就会喊:“娘娘!”——这种叫法,是我们地方上对年龄长于自己母亲的女人的昵称。

那位妇人的笑容,如深秋的土地,自然而淳厚。

一天夜里,我徒步去剧院看戏,散场时天下了小雨,便叫了一辆三轮车。那个车夫是个年近五十的白衣汉子,身材微胖。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我忽然想起附近住着一个朋友,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她了,很想上去聊聊。便让车夫停车,和他结账。

“还没到呢。”他提醒说,大约以为我是个外乡人吧。

“哦,我临时想到这里看一位朋友。”我忙说。

“时间长吗?我等你,雨天不好叫车。”他望着我这样说道。

“不用。”我说。其实雨天三轮车的生意往往比较好,我怎么能耽误他挣钱呢?

然而,半个小时后,我从朋友的住处出来,却发现他果真在等我。他的白衣在雨雾中如一盏朦胧的云朵。

那天,我要付给他双倍的车费,他却执意不肯,他说:“反正拉别人也是拉活,你这是桩拿稳了的生意,我省得还得四处跑呢。”他一边笑一边说。我看见雨珠落在他的头发上,如凝结成团的点点月光。

负责投送我所在的居民区邮件的邮递员是个很帅气的男孩子,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染着头发,戴着项链,时髦得似乎让人不放心,其实他工作得很勤奋。每天下午三点多,他会准时来到这里,把邮件放在各家的邮箱里之后,再响亮地喊一声:“报纸到了!”

“干吗还要这么喊一声呢?是单位要求你们喊的吗?”有一次,我忍不住好奇的问了他。

他摇摇头说:“喊一声,要是家里有人就可以听到,就能最及时地读到报纸和信件了,没什么别的。”

后来,每次他喊过之后,只要我在家,我就会闻声而出,把邮件拿走。其实我并不是急于看,而是不想辜负他的这一声。要知道,每家每户喊下去,他一天得喊上五六百声呢。

他年轻的声音,如同铜钟与翠竹合鸣的回响。

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人,都能给我以这种难忘的感受。满面灰尘的清洁工,打着扇子赶蚊蝇的水果贩,双手油腻腻的修自行车的师傅,只要看到他们,一种无缘由的亲切感就会漾遍全身。我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来历,但我真的不觉得他们与我毫不相干,他们的笑容让我愉快,他们的忧愁让我挂牵,他们的宁静让我沉默,他们的匆忙让我不安。

我明白,我的存在对他们是无足轻重的,但是他们对我的意义却截然不同。我知道我就生活在他们日复一日的操劳与奔波之间,生活在他们一行一行的泪水与汗水之间,生活在他们千丝万缕的悲伤和欢颜之间,生活在他们青石一样足迹和海浪一样的呼吸之间。

这些尘土一样卑微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出没在我的视线里,他们的精神沉淀在我的心灵里。他们常常让我感觉到这个平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可爱,这个散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默契,而看起来如草芥一样的生命之子,其实是那么坚韧和美丽。

我需要他们的滋养而生活,他们却对自己的施与一无所知。他们因不知而愈加质朴,我因所知而更觉幸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18 − 3 =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