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喜欢在朋友圈点赞了

今天一早醒过来,习惯性点开微信,一看不得了,朋友圈竟然有21条与我有关的消息提醒,点开一看,全都是给别人点赞和评论的,原因是我昨晚临睡前给别人点了个赞,求有共同好友的心理阴影面积……

曾经尝试过停用朋友圈,为的就是不被外界杂乱的信息干扰:今天七大姑八大姨让你给她点个赞,明天同学好友喊你去投个票,后天指不定整出什么幺蛾子。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最烦的其实不是看见这些活跃在朋友圈的信息,而是遭遇道德绑架。

前些时候,我有个亲戚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个集赞活动,说是满多少个赞就能免费领取某某品牌赠送的大礼包一份。

我看到这条分享的时候已经集够了赞,索性就忽略了那条信息。

哪知道晚上我妈问我是不是对谁谁谁有偏见,不然怎么不给人点赞。

这时我才知道我那位亲戚把状告到了我妈那儿。

我有点火大,“不就是一个点赞活动吗?人家又不缺我那一个赞。”

我妈听了这话不乐意了,“你给人家点个赞又不会少块肉,现在被人家说你不尊老爱幼,你开心了吧?”

好吧,竟然上升到尊老爱幼的层面了,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后果。

“点个赞又不会少块肉”,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会得罪人啊。

我还记得五月份的时候,有个女孩在微博给我发私信,女孩说她和以前要好的两个朋友闹僵了,原因是女孩的那两个朋友五一去了外地旅游,小女生吃喝玩乐都喜欢发朋友圈,无一例外,女孩的那两个朋友也发了照片。

本来是芝麻大点儿的一件小事,错就错在女孩不该只给其中一个点赞,另一个觉得女孩没把她当朋友,两个人的友谊渐行渐远,最终原本三个人的友情,女孩却落了单。

虽然这件事情看起来有点像小孩子闹脾气,但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脆弱,也许你的一个疏忽大意就无形把人得罪了。

朋友圈的一个好处就是只要你不点赞不评论就不会留下浏览痕迹,在没有被屏蔽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随意窥探别人的生活。

但这也是一个坏处,你在看别人的朋友圈时,别人也在看着你。

读者小安给我发微信说她同事有被害妄想症。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小安在朋友圈给同事的男朋友点了个赞,这事儿被同事看见后,女生怀疑小安想抢她男朋友。

小安的同事是公司里出了名的醋坛子,管男朋友管得很严。

小安说,“我当时纯粹是觉得她男朋友发的那段话挺对的,习惯性点了个赞,却没想到会惹来这么个大麻烦。”

虽然是清者自清,但是想到同事说的那些尖酸刻薄的话,小安还是悔恨交加。

如果没有朋友圈的那次互动,小安就不会被同事误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曾经有长达半年的时间,我都扮演着点赞达人的角色,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圈内大咖,只要他们更新朋友圈,我都会默默点个赞。

为什么会这样?明明有些观点不认同,有些照片也不好看,却还是逼着自己点上一赞。

我想了很久才想明白,产生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怕被孤立,想刷存在感。

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很容易盲从。

朋友圈点赞也是如此,当你看到别人都赞了,即使内心并不认同却还是会受到影响,继而随大流,因为你害怕被人扣上不合群的帽子。

可是反过来,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不是设置好特定程序可以被操控的机器,为什么要迫于形式去做违背自己心意的事情?

想通这点以后,我不再逢人就点赞,而是回归初心。

生活需要真朋友,而不是点赞之交。

有的人微信加了不少业界大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高攀心理,于是不免俗地以为只要加了好友就真的是一个圈子的人,但事实呢,你每天给他朋友圈点赞和评论,在对方眼里你很可能也只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个,你一厢情愿的互动也不过是混了个眼熟,等哪天你改个网名换个头像,别人可能就不知道你是谁了。

人际交往远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往准则,没有达到对方的标准就谈不上人脉。

所谓人脉其实可以理解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强者与弱者无法真正和谐,你的人脉有多广取决于你自己有多优秀。

朋友圈这潭水有深有浅,但是与其给牛逼的人点赞,不如努力争取到和对方平等对话的机会。

死要面子毁一生

一个不错的姑娘,爱上了个不错的小伙子,有了一份不错的感情。

但是,这感情遭到了姑娘的父母极力反对。

因为小伙子十几岁时出了场车祸,导致左腿不太灵光,走路有点瘸。

“我好好的一个女儿,凭什么嫁个瘸子?”他们说。

姑娘说:他能跑能跳能开车能打球,他聪明懂事乐观能干,他对我有多好你们也都看到了。腿上这点毛病,除了不太好看,别的还有什么?我都能接受,你们还较什么劲?

她父母说:说心里话,我们也能接受,但别人会怎么看?让人家都知道我女婿是个瘸子,我们的面子往哪儿搁?

双方大战了八百回合,姑娘要离家出走,老妈要拿刀割腕,老爸要断绝父女关系。

最后,姑娘妥协,跟小伙子分手。之后四年没再恋爱。

到三十岁,姑娘好不容易又有了男朋友,到谈婚论嫁时,姑娘的父母提出要十二万彩礼。

男方家境一般,只肯给三万。

姑娘的妈说,你十二万给我,我马上退你十万,这样说出去,两家都有面子,你要是上来就给三万,亲戚朋友问起来,我怎么说?我女儿嫁不出去,大甩卖了吗?

男方说,我们本来为了全款买婚房,就借了钱,现在要为了彩礼再借,借不到。

然后婚事就崩了。

姑娘现在三十五了,还单着。

她父母出门,总有熟人问“你闺女找了吗?”这让他们恼恨不已,又无可奈何,回家就骂女儿,说“我们的老脸都让你丢光了。”

姑娘的心情,可想而知。

还有个更悲伤的故事。

一个外企的姑娘,嫁给了美国上司,风风光光移民纽约,全家人都觉得好有面子,连小学同学都多了炫耀的资本:我一个同学,移民纽约了,昨天还给我打越洋长途……

可是在美国,她过的什么日子呢?

老公长期出差,她孤身一人,没朋友,没工作,没人说话,没有归属感。用她自己的话说:活像一条孤寡的流浪狗。

后来好不容易有了孩子,爱情却没了——她老公爱上了一个意大利姑娘,要跟她离婚。

她死不肯。因为离开这个老公,她在美国根本活不下去,只能回国。

但是,当年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光灿灿出来,如今却要一事无成带着孩子灰溜溜回去,这反差太大,她无法接受。

于是就苦撑着。老公几乎不回家,她手忙脚乱地一边带孩子,一边给人刷盘子。

也知道若能放下脸面回国,状况会好很多,但她思来想去,就是觉得没脸回来。

不得不说,中国人对面子的追求,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小到请客吃饭,大到婚姻事业,“脸面”都是重大衡量因素。

如果说为了面子,吹个小牛、撒个小谎、打个小架、买点奢侈品,尚且无伤大雅,可以理解。

但涉及到人生大事,依然把面子摆在首位,宁可放弃实质幸福,也要保全面子,这实在是傻透气了。

为了面子,割肾买iPhone。

为了面子,喝酒喝吐血。

为了面子,放弃真爱,嫁了根本不合适的人。

为了面子,守着残败不堪的婚姻,宁死不离婚。

为了面子,面临再好的机会,也不敢去创业。

为了面子,明知有错却死不悔改,硬着头皮死撑,使轻微小错变成大错特错。

为了面子活,为了面子死,为了面子毁一生。

想想真是好可怕。

我们要面子,有时候是因为怕。怕人笑话,怕人看不起,怕人指指点点。

有时候是因为渴望。渴望被人艳羡,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别人知道“我很牛”。

人要脸,很正常。但这事儿实在应该适可而止。若是觉得面子大过天,人生恐怕就要悲剧。

因为面子是给别人看的,而日子是自己感受的。你如果总是为了面子牺牲里子,打肿脸充胖子,最后多半就是落得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

为了没必要虚荣,受一辈子罪。这不是最愚蠢可笑的行为吗?

而且死撑出来的面子,最后往往反而让你没面子。

面子,是人心里的一个大包袱,你越在意,它越沉重,你越会受制于它。

而当你学会辨别和放下不必要的面子,你的生活,定会从容顺畅很多。

所以,如果你已经因为面子问题苦恼不堪,觉得快要撑不下去,不如默念一句“爱谁谁”,然后痛痛快快就地放下。

或者,如果你想做一件显然对自己有益的事,却因为忌惮别人的目光而犹豫挣扎,那么,请昂首挺胸对自己说一句:管它呢,老子的人生,是活给自己看的。

幸福就是泪点很高,笑点很低

我家的钟点工阿姨,以前每次进门后都忍不住地问我:你一个人在家不觉得无聊吗?她很奇怪,因为她所认识的那些住在公寓里的女人,不是逛街就是打麻将,那样的日子在她眼里才是充实并且正常的。

我当然不会去和她较劲:我打发时间的方法至少有十种,每一种都比逛街和麻将更令人愉悦,我热衷与自己相处,更深深懂得什么是更有趣的事。

而她所能理解的世界是热闹喧腾的,是每晚筷子都能夹到肉片,是家长里短的闲暇八卦,是言听计从的丈夫和孩子,那是属于她的幸福。

一个姑娘告诉我:她每天忍不住打电话找他,他稍有语气不好或者态度敷衍,她就很受伤,害怕他拂袖而去,害怕他爱上别人,尽管他承诺了爱她也愿意娶她,她却仍然找不到安全感。我问她:假如这一刻你们分手了,你会怎么生活?

她仔细想想后深觉可怕,因为除了爱他,她的生活竟然已经没有了其他有趣的事可以做。她心心念念想的是,我该如何讨好这个男人,我该如何看住这个男人,而唯一遗忘的事情就是:她没有了自己的生活。

这是许多女人不幸福的所在,将全部的幸福都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喜怒哀乐全部与他相关。一旦哪天,这个人撒手离去,她们的世界就全然崩塌。

不要怪这世界变化快,只是你的世界太狭窄,容得下爱情,却独独容不下你自己。

你时常被他无意的一句话惹得号啕大哭吗?又或者总是因为他的一个无心之失就恼羞成怒?你如若还在为此念叨不休拼命抱怨,你就会忽略到:这其实是幸福对你的警告。你的世界败象已露,已丢盔弃甲,最后只能等待别人轻易地攻城略地,再好心施舍一份尊严给你这样的降兵。

年轻的时候,我们的快乐很简单,泪点很低,笑点也很低。伤心容易,快乐也容易,因为一觉之后就是新的一天。可是人类太容易遗忘快乐,对痛苦的记忆能力远高过其他。

一个人的成长,与其说是看到更多的刻薄人性,不如说是时光逼着你不得不学会处理痛苦、找寻快乐。

忽然发现,原来爱情是一种能力、快乐是一种能力、遗忘更是一种能力。

不进步不成活。那些我们与生俱来就懂的事,其实才是最需要学习的事情。

我们不能因为爱情丢了自己,因为那样,就会以爱之名行伤害自身之事。我们不能因为爱情,而没有了其他的快乐,因为那样,痛苦将如没有山峰阻拦的寒流侵袭直下。

幸福在哪里?

以前我以为的幸福是:有一个命中注定的人,他无条件地爱你,永远不会和你分离。现在我以为的幸福是:我的泪点很高,我的笑点很低,因为值得我快乐的事很多,而值得我哭泣的事越来越少。

男女交往,最忌讳的行为

今天我在大阪,朋友发微信让我帮他带一个什么限量款的包,女孩用的。他前女友也是我的好朋友,我很惊讶“刚分手一个礼拜你就找到新女朋友了?还准备下血本花一万多买包?你跟我姐们好了三年你买过啥啊你个白眼狼!我不管你找代购去吧。”朋友“我就是给她买!”我“???你俩和好了?”朋友“你废话怎么那么多啊?今天日元汇率都那样了,你还不珍惜我这种愿意找你代购的朋友?”这话乍一听倒是没有什么错,但是我仔细一想日元汇率高低管我屁事,我代购只是不花自己钱买东西而已我又不赚一分钱。于是我说我不管,都分手了你买个包就想和好啊,人家又不缺你那点东西。

他说“不能和好了,她都有新男朋友了。我就记得她以前说过想要,以前我根本没想起来给她买,现在你正好在日本了,我想让你帮我买一个给她,但是不想和好了,她也不会跟我和好了。”

我那个姐们就称呼她为白云吧,我这个哥们就化名黑土吧,她跟我这个哥们好了三年,受的委屈不多,大概一万次吧。

最开始是黑土他妈不喜欢我姐们,理由很简单,说她不会做饭,照顾不好他儿子。我真的炸裂了,我姐们月薪一万多,才25岁非常不错了,找个阿姨做饭不行?再说谁搞对象是为了照顾你儿子啊?你儿子也有手有脚吧。结果当我们都以为黑土会为此和他妈陈旧的封建思想搏斗的时候,黑土勇敢的站出来撕我姐们,让她报班学做饭,理由“不想让老人为难,你学学做饭对你也没有什么不好,我妈是为了咱们好。”

白云真去学了,虽然学的马马虎虎,但是肯定不会饿死人也不会吃死人。

后来,黑土的女同事不喜欢白云,经常在微博上给白云留言,前提,她并没有关注白云,注意啊朋友们,女同事是每天搜索白云的名字去留言的。

白云发了个微博“今天买了杨梅,很好吃,开心。”

女同事留言“很好吃?杨梅里都是蛆。”

白云发微博“今天和男朋友去逛街买了个小枕头,可爱啊。”

女同事“枕头倒是很不错,但是你脖子太短,枕上应该像河豚。”

即使你心再大,你也不能忍吧。我三番五次建议“白云,你发微博干她!这种你得骂啊!你不骂她她永远是个贱逼你骂她等于帮助她成长啊。”

白云觉得是黑土的同事,骂了黑土就很尴尬了。她选择跟黑土说“你那个女同事经常给我留一些莫名其妙的言,你能不能跟她说说,又不认识,以后别留言了。”

有了黑土他妈战役后,我倒是不意外黑土的反应。他说“她是我上司,我也不能因为这个辞职吧,她好像是有点喜欢我,你就忍着吧,她说什么你就当没看见就行了。

白云听完心凉了一半“那我要是非得不听你的骂她呢。”

黑土“我看你是不想让我在单位过的好了对不对?”

同样的事情越来越多,结局也是相同的。黑土在单独和白云相处时候很好的一个人,但是只要她和他身边的人有矛盾,他会毫不犹豫的训斥她,站在外人身边。

渐渐白云已经很少和黑土说自己因为他而受的委屈了。慢慢的她发现,不仅是黑土的朋友,在自己和任何人发生矛盾的时候,黑土都是数落她。

她上班和领导发生了不愉快,她顶嘴,被领导找借口罚款了。回家和黑土说,他的回答是“你的性格就是这样啊,和任何人都会起冲突的,你和谁都处不好。”

她在网上不小心买到了假货,黑土说“我都说了你不会买东西了,你以后不要乱买了,网上本来就假货多。”

甚至她走路滑倒了,黑土扶起她第一句话“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啊,你走路一直就不看路。”

我始终不明白世界上有一种恋爱方式叫做打压。

有的人找到爱人,不是为了好好爱她,只是为了一次次让她伤心,难过,发现自己身上全都是缺点,从而自卑,失落,变的越来越瑟缩,沉默寡言的吗?

身为一个女人,抑或你是一个男人。我想这辈子陪在你身边时间最多的不是你的爸妈,同事,宠物,是你的伴侣。你为什么要为了别人去伤害一辈子陪你时间最多的人呢?要知道,我们都会老的走不动路,也许还会生一身的病。那时候你的父母早已不在,同事自顾不暇,猫和狗恐怕也学不会端茶倒水,那个陪在你身边,和你相濡以沫的人是我啊,你为什么要为了别人一次次站在我的对立面打压我呢?

包我最后帮他买了,想了想心里不舒服,还是发微信和白云说了一下,毕竟她也是我的好朋友啊。白云很快就回了“我当时喜欢,他没说送我,现在我真不喜欢了,给我我也不想要了。”

我知道白云并没有男朋友,哪有那么快告别一段感情就走进下一段感情啊,我们又不是狗。但是她是真的想让黑土死心,真的下定决心要分手了。

越是那种突然提出分手的人,就越坚定。你不知道她在说出这句话之前心里斗争了多久,但是你能感觉到她,说了要走,那是真的并没有在客气的。是给自己切断了一切后路和可能,是真的准备重新走一条路,荆棘也罢,流泪也罢。回头这件事免了。

愿我们都学会善待身边人,因为那个一直受着委屈,小心翼翼,只为陪在你身边的女孩,一旦伤透了心,她绝对不会再回头了。

这世界上有压弯骆驼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你看着一只体型庞大的骆驼,它突然倒地,流血,嘶叫,死去。你很惊讶,你说不就是放了一根稻草。

那么请你始终记得,你之前已经放了一千万根。

对不起,我的朋友都很贵

久不联系的一位同事打来电话,说她朋友的妈妈最近情绪非常低落,她怀疑老人家抑郁了,知道我有位朋友是心理医生,想向那位朋友咨询一下,我在征求朋友的意见后,把电话发给了她,过一会儿她随口又问我:“向你这位朋友咨询,不收费吧?”

我压根没去想收不收费这件事,但心理医生提供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难道不是应当的吗?更何况,不是她自己的妈妈,而是她朋友的妈妈。

对这位心理医生来说,就是朋友的前同事的朋友的妈妈,这么远的关系,人家有义务免费服务吗?

我于是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当然了,我朋友很贵的。”

结果她说:“你怎么不早说?早知道这样,我就找别人了。”

“为什么我朋友收费就找别人呢?”我有点纳闷。

“收费的心理医生那么多,我为什么要找你朋友?七绕八绕的,还搭个人情。都是朋友嘛,简单问几个问题,还收什么费?”前同事抱怨道。

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别扭呢,噢,我朋友不收费你就向他咨询,我朋友收费就找别人,既然都是别人挣你的钱,宁肯照顾陌生人,也不照顾我朋友,我朋友难道得罪过你么,还是一旦收费,就不再是“朋友”?说白了,想让我刷脸,免费沾我朋友便宜嘛。

“我无法代朋友许诺不收费,你找别人吧。”我挂了电话,其实我给朋友打个电话,简单说明情况,她肯定是不会收费的,问题我前同事的态度实在奇葩,这种忙我不想帮。更者,我这位朋友真的很忙,我都不好意思随便叨扰。

人家付出时间和知识,你享受服务,付费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偏偏有人该出的钱不想出,以朋友之名勒索,简直是神逻辑。

这种人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平时不太联系,想起你来,不是“帮我个忙”,就是“借我点钱”,在他们唯我独尊的世界观里,“朋友”就是应当“为自己两肋插刀”的,朋友的朋友,也要义不容辞任自己使唤。

我一个亲戚,知道我闺蜜的老公在一所特别出名的教辅机构做老师,她家孩子是高考生,想请我闺蜜的老公给辅导两节数学课,让我帮忙联系一下。

我很乐意给他们牵这个线,闺蜜的老公也愉快地答应了。

结果第二天晚上,我这个亲戚打电话质问我:你朋友怎么还收钱呐?还狮子大开口,一节课四百。

我当时都诧异了,我朋友为什么不收钱啊?

“他不是你朋友吗,我是你姑,帮我娃辅导一下还要什么钱?”

我简直哭笑不得,其实这个亲戚是我表姑,就算她是我亲姑,我闺蜜的老公也没义务免费给她娃辅导啊。

更何况人家还提前和孩子沟通,问哪些方面需要特殊辅导,不但认真备课,还特意抽出时间上门辅导,连去带回四个小时,就算人家说了不要钱,但凡明事理一点儿,好意思不给吗?

况且那是高考前冲刺阶段,我闺蜜老公所在的教辅机构一堂冲刺辅导要收七八百,他收四百已经便宜了近一倍。

可这话我说不出来,我只是说:姑,人家大老远跑去给铭铭上课也挺辛苦的。

“我知道他辛苦,所以打算请他吃饭啊,结果他说下午还有安排,还问我冲刺课打算上几节,一节课算四百,你这什么朋友啊,趁早绝交。”

这时我已经不想和她说话了,付出劳动得到报酬连《劳动法》都保护好吗?这年头,谁缺你们家一顿饭啊?

我这个表姑要继续和我讨价还价,我于是说,这次钱我出,你不管了。当然,以后我这个姑的事儿,我也不打算管了。

我特别不理解他们的心态,我觉得找朋友或者熟人帮忙,应当是出于信任,而他们找朋友介绍是为了“便宜”或者“免费”,用得着就“咱哥们儿没得说”“朋友嘛,没二话”,用不着,就老死不相往来,就这种态度,谁愿意做你的“朋友”啊?

最好玩的是,我偶尔和一个姑娘聊天,提到我们共同的一个朋友刚发的朋友圈,这姑娘说她没看,因为这个朋友最近做微商了,她嫌烦悄悄设置了“不看他的朋友圈”。

如果我没记错,她屏蔽的这个人前阵子还因为她家小孩儿上学的问题出了不少力,用得着就去求人家,用不着嫌人家做微商屏蔽,就这种“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态度,我真的很担心她渐渐地会没有“朋友”。

说白了,就是把朋友看得太“轻贱”了,不懂得珍惜这份情谊,随意踏践。真正珍惜朋友的人,对待朋友的态度断然不会这样。

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个朋友在圈里发南红的广告,就问她是不是在卖南红?

她说,没有,朋友的。那是我们共同的一个朋友,我随口问她,她让你发啦?

这位朋友说没有啊,我从她那儿买了一个手串,感觉成色非常好,就主动帮她宣传一下。

坦白讲我就做不到这一点儿,我会买朋友的东西,但一般不会主动帮忙发广告,我关心的方式偶尔问一下她最近生意怎么样。

友情就是要这样,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你敬我一尺,我让你一丈,这样感情才会越来越深,而那种总想着沾朋友便宜或者让朋友提供免费服务的人,路必定会越走越窄,朋友也会越来越少。

想要关系更好,觉得必须把朋友看得“很贵”,而不是很廉价,只有把朋友看得“贵”,才会特别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