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好好工作,不然除了美貌一无所有

女友最近很伤心。加班辛苦,深夜归家,还不经意听到婆婆和老公抱怨。

原来在他们眼里,一个女人,朝九晚五,下班若还顺便捎回两把菜,才是人间正道 。

“过日子,差不多就得了,谁要她那么拼?”

日子差不多就得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时代,男女都一样,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只求差不多,不会是得了,而是立马没了。不拼尽全力工作,你就滚回去。

而且如今女性的不只要钱,是要尊严,想买个名牌包的时候,可以自己刷单不必讨的自由感。害怕伸手讨下去,亲娘也好,亲夫也好,终有一天,会把自己的志气和情分,统统讨绝。

于是咬牙,越来越忙,为了自己。哪怕娘家不解,婆家讨厌,红颜铿锵,四面楚歌。到最后,已经习惯不想倾诉。碰上灵魂闺蜜前来探视,走过去,且将委屈一抱而尽;碰上百货打折,刷的不是卡,是泄愤。

而且脑力劳动者的苦,还在于苦得不明显。对比体力工作者,人人只看到你空调wifi西瓜,谁知你不动声色表面之下,是兵荒马乱的内心。

连抱怨都不敢。因为人人都觉得你是自找的:你看看隔壁老婆,打打麻将不也是一生。

可你知道,家庭主妇同样难忍,自己不是没有做过,其工作量远远不输给职场女性。既然都是苦,终究嫌那天地太小,付出太多,委屈太重,掌声太少。

要得太多,那就自己为这体面买单。披上这清冷衣衫,披星戴月出门去。

自己选的路,爬也要爬完。

有些女人,看似有工作,实则没有。

一张桌,四壁白墙,斗完地主就等食堂吃饭,闲聊不是儿子就是婆婆;又或者整日无事长舌闲话,一腔热血全在勾心斗角,只盯着女同事的老公又换了什么车;浑浑噩噩,和尚撞钟,不精进不反思,每一天都是对前一天的复制粘贴——

那不是工作。什么才是工作?

它像一场真爱,是你自己选的,自己甘愿的。再苦再累,看它一眼你就燃情,它给你一点甜你就疯狂。使你肾上激素飙升,多巴胺层出不穷。你喜欢那个无可救药地爱上它的自己。它让你对这个时代有归属感,让你的眼神光亮。

工作给你同类,让你不再孤单。

好的上司,敬重他。他会让你知道什么叫贤德,宽容,眼界,格局。

牛逼同事,感恩他。他会让你懂得什么是创意,扶持,有趣,靠谱。贤惠烧饭阿姨,珍惜她。她在加班深夜里,给你一碗爱的力量。

懵懂下属,善待他。他是佛祖派来照见你的镜,你的青涩,你的过往,你的历程。

工作让你遇见未知的自己。

在义乌碰到从陕西去创业的女孩子,告诉我,喜欢鞋子,在做自主品牌的电商。团队一行四个,不眠不休,渴了累了喝红牛,困了就在仓库里睡觉。终于迎来第一桶金,拿到钱的那天,四个女生都哭了:没想到自己可以做这么好。

工作是修行,是成就未知的自己。

工作让你知道什么是团队温暖。

我想起大学时候,被挑选参加一个比赛的集训。一个指导老师,同学少年经常讨论到半夜,不眠不休。后来,成绩下来,大家都已经根本不在乎结果,只记得解散那日,青葱校园,日光如泄,大家都哭到不能自已。我们想念一起背过的单词,吃过的宵夜,一起洗过的碗。那一刻,我们像幼狼离开狼群,很久不能适应。

遗憾有些老辈人,上了一辈子班,却从不知道为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事用尽洪荒之力,是一种怎样的精神高潮。

工作使你性感。

人人都只知道橱窗里的山茶花系列昂贵,却不知道,香奈儿女士的最后一刻,人们发现她的时候,她依然穿着整齐的套装,戴着珍珠项链,倒在她的工作台前,手里还有未完工的服装和针线。

工作,还能救赎你于茫然。

我自己,头三十年,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小公举。只因自小父母宠溺,嫁人后老公敦厚,从来不知道自己“必须”,“有责任”,要做什么。于是因为对生活没有努力的根基,生了孩子在产床上痛哭,足足抑郁五个月,只因时常情绪上来,就立刻觉得人世苍茫飘渺,根本不觉得有什么盼头。所以难以面对人生渐暮时的黑暗恐惧。

当看到身边有太多如我这样的独生女,被茫然打倒,在婚姻里沦陷,在麻将和空虚里倒下去——犹如我在沙漠里,眼睁睁看着同类皆被生活的饿狼啃成白骨,不知道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那酸爽的惶恐,呵呵。

直到被挚友逼着站起来,成为独立写字人。因为工作,跨越焦虑,面对世情,放下骄傲,体察他人。依赖也要丢弃——成为团队核心,再无人可问,只能学会自己给答案;接受有人快有人慢的事实,有逐渐从骄纵走向宽容。

只有工作,才能让女人有机会,吸取到男性基因里的可贵品质——稳重,理智,宽容,气度,见众生。还有他们的绝招,最难过的时候,呼朋唤友一瓶酒,第二天爬起来又是一条好汉。从来没觉得自己这么open过,那是一种发自内心,将全世界装进心中的豁达。

一个女人最大的安全感,是相信自己的能力。看到不思进取的年轻女生,总会遗憾。爱情美好,多多体验,可是,在最好的年龄眼里嘴里全世界倾尽,只为一个男人。

总裁太太内心酸楚:他为什么那么打了鸡血一样,宁愿睡办公室也不肯回家。她们总以为,是办公室里的小妖笑得太美;其实,他更迷恋奔赴高高的山顶,看着世界的那份惬意,其豁达和自在。他们在工作的天地里,有了全世界;可是太多女人的世界里只有男人。

如果没有试过,你不会了解,工作是你日夜相对的恋人,是你后半生让你自带光芒的粉底液,是你自主分泌的玻尿酸,是你身后隐形的翅膀。

我不是鼓励女人们都做工作狂,只是想要你要知道,这一生,你一定要试着了解为了自己喜欢的事,为了那个喜欢的自己努力一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它带来的甜蜜感,满足感,将远远超过你为了个每天见五分钟的男人,盛装艳抹等待的那种满足感。

这样比较酷。

这世上,太多女人是在爱情里长大的。

可有些女人,注定被安排在工作的浴火里重生。

不对任何人有所期待你会更快乐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特别是当我们对外界开始产生一种依赖心理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也开始有了期待。

我们总是希望别人能懂我们,期待着有人能穿过拥挤的人潮,能飞过一望无际的蓝天碧海,来到我们身边,然后说一声,嗨,你不需要说太多做太多,你想要的我都懂。

当我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走向他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原来他根本不懂我。于是我们会失落和难过,会无奈和挫败,会更加不快乐。

而当我们静下来回想的时候,却发现,连我们自己都不懂自己,却要求别人比我们还懂,又怎么会不失望呢?

这世上大部分的失落,都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成为更好的自己,却奢求别人成为更好的别人。

因为长得“人畜无害”,再加上很有耐心。认识的人里,有很多姑娘,都喜欢跟我聊心事。

有人告诉我,她认为她最喜欢的,是那种无所不能,又能满足她所有期待的人。

那时候我告诉她,这个世上所有对别人的期待,都是要建立在自己能完成的基础上,如若不然,最后失望失落难过伤心的,肯定还是你自己。

朋友不信。

一段时间后,朋友询问我:

张南,我和自己很喜欢的男神拍拖了。一开始我觉得他这么风趣幽默,这么喜欢爬山旅游,和他在一起,我就能够让自己也变得更好。可是,在一起之后我突然发现,因为他工作繁忙的缘故,他很少能够带我出去旅行,偶尔出去,也是把旅行计划弄得很不合我心意。我觉得生活还是跟以前一样沉闷无趣,你说我该不该分手?

我没有告诉她,究竟该不该分手。

我只说,当你对别人有所期待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你可能会失望失落,因为,很多事情都不是只要你想,就会变成你想要的样子的。

而真正正确的期待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你可以对别人有所期待,前提你自己也可以满足自己。比如你想要更精彩的生活,更有趣的旅行,那么如果你自己也可以获得,自己原本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你可以通过自己,来获得和满足对这些生活的期待,那你就能保障这种快乐是可以得到的。

而当你遇到另一个人,你们打算一起去获得这些快乐的时候,你就可以不对他的行为有过多的期待,当他展示出过人的一面、风趣的一面的时候,你就会突然觉得,哇,原来这个人这么有趣而且也很懂生活!

所以啊,真正的期待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唯有这样的期待,才能带来小惊喜,而不会带来大失望。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另外一个原因就在于人类的自私心理。特别是在一段感情中,我们总是渴望对方可以付出更多,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愉悦感。

可一方竭尽全力,另一方坐享其成,是必定两败俱伤的。

很多人都会期待自己喜欢的人能够为自己付出所有,哪怕生命。这就是人类心里藏着的,所追求的绝对的爱情。

可是,我们往往都忘记了,感情是需要有回报的。我们养一只猫都希望回到家,它能和你亲昵撒娇,更何况是喜欢一个人。

时常有人会说起失望,每每说到伤心难过的时候,就会长长地叹一口气,然后一脸茫然地问我,张南,为什么就不是我想要的那个样子?我对周围的人和世界太失望了。

于是我就会告诉他,其实,很多时候你的不快乐,都是因为你对别人有过多的期待。我们总是这样,试图从别人身上找到满足感,却频频遭遇失落和打击。

所以不要总是苛求对方要对你付出对你好,适当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去尝试,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因为当我们期待别人而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我们会沮丧失落,可是当我们去完成别人的期待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对方脸上的笑容和惊喜的时候,我们会由衷地开心和满足。

于是我们突然发现,原来期待所带来的满足感,最美好的,不是别人满足了自己的期待,而是我们满足了别人的期待。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然后那个人也刚好喜欢上了自己。我只是想在这个漫长和孤寂的夜里,告诉你,当我们还没遇到那个人的时候,先尽量让自己变得更符合自己的期待吧。

比如你期待自己以后的生活是周游列国,那么从现在起,就先尝试一个人出去旅行。

比如你期待自己以后的生活是有情趣而且小资文艺,那么从此刻开始,就努力先去学习一样自己感兴趣的玩意儿,让自己变得丰富而美好。

当你不再把所有期待丢给别人的时候,当你可以去完成别人的期待的时候,这世间所有的期待,就都不会只带来失望失落和伤心难过了。

不对任何人有所期待,你会过得更快乐。因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若有人能满足了你的期待,那是锦上添花,但不是雪中送炭。

我们都该学着筑起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屋,里面塞满了你的行李和生活,梦想和当下。你想要的期待,自己都能有,你所害怕的风雪,这个房屋都能为你抵挡。

而当他出现,在不经意完成了你的小部分期待的时候,你会知道,惊喜,和幸福快乐一样,往往都是突然降临的。

避免失望的最好方式是,不对任何人有所期待,并不是心冷,而是想对自己再多一些期待,也是想给自己再留多一些惊喜。

什么叫刚刚好的人

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个软妹子歪着头,困惑地对我说:“我见过很多优秀的男人和女人,他们把自己修炼得那么好,为什么找不到相爱的人一直单身呢?”

她的话让我想起我还是个软妹子的年代,遇到的那些优秀却单身的男女。

大学里,我们话剧社美女如云,最好看的学姐却一直单着,不是没人追的剩下,而是被一个在我们看来帅炸天的学长猛烈追求却自动屏蔽。学长不仅颜值高,穿衣还特别有品,不像同龄男生大多一副没长开的样子,他往女生宿舍楼前一站,很多姑娘的眼神就自带荧光棒,可是,送花送水折腾大半年,学姐依旧不为所动,学长只好偃旗息鼓。

有一次,排练完了,我好奇地问学姐:“你为什么不和那么帅的学长在一起?”

她一边换鞋一边不屑地说:“我最讨厌男生把时间都花在穿衣打扮上,头发梳得苍蝇拄着拐杖都爬不上去,有意思吗?我从来只喜欢学霸,不喜欢帅哥。”

我心里替学长哭半天,一腔热血用错人,如果他追求的是外貌党女生,对方早就感动得哭天抹泪投怀送抱了吧,可惜,在一个自己就很好看的人面前,美貌压根不是稀缺资源,他的优势打动不了她。

学姐后来的恋爱对象,是我们学校对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黄冈地区理科状元——黄冈的状元啊,那个年代谁没有被黄冈试卷折腾到想罢考的经历?所以,对方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样貌平淡无奇,标配了一幅眼镜,总是夹着一本书,来去匆匆沉默寡言。但学姐看他的眼神就像仰望男神,毕业后,两人双宿双栖去了德国,现在,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当我足够好,才会遇见你”是情感定律之一,却不是唯一。

还有一种感情叫:纵然你再好,也是我不要。

爱情是世界上最无法计算投入产出比的关系,也是最无法用条件“好”与“不好”来衡量的关系,每一对看上去不搭调却愉快生活的伴侣,心里都有不为人知的一杆秤,对方是唯一的、沉甸甸的秤砣;而每两个看上去和谐却无法靠近的男女,都有各自独立的评价体系,那个貌似正确的人在这个隐秘系统中总是拿不到高分。

你觉得郎才女貌,我却认为你的智商和我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你觉得门当户对,我偏偏喜欢不靠家底自己奋斗脱颖而出的男人;你觉得琴瑟和谐,我却不能忍受你爱摇滚我喜欢古典音乐;你觉得你是温柔暖女,抱歉,烫到我了,我只爱独立自强能照顾好自己的女人。

你给的,不是我想要的。

你有的,不是我需要的。

你的优秀和我需求不匹配。

蒋经国曾经爱上戏曲名伶顾正秋,为了追求她,他情愿做个超级粉丝,不仅在永乐戏院包下VIP专座,更是每出戏结束都会以款待剧院的名义设宴招待,甚至,他认真动了离婚娶她的念头,可是,顾正秋完全不为所动,她嫁给大自己17岁的台湾财政厅长任显群。

新婚不久,任显群即被以“明知为匪谍而不告密”的理由判处有期徒刑七年,被囚禁期间,蒋经国派人把顾正秋“绑架”到饭桌上,她不着一语,不收任何礼物,甚至,这个台上风光无限的女人,变卖了华服首饰,沉默地过起幽居生活,只在每个探监的日子风雨无阻去监狱看望丈夫,除了为他送饭,几乎足不出户。

直到蒋经国失去打扰她的兴趣,直到丈夫出狱。

蒋经国的财富、地位和爱情,在顾正秋面前完全无效;戏子无情的定论中,她也是个异数。她并没有爱那个上去条件那么好、几乎可以给他一切的男人,而选择了她内心真正热爱的男人,那个人可以和她一起隐居田园,过悠游自在的日子,而不是日理万机,连陪爱人散个步吃顿饭都是奢侈。

我们总是固执地认为爱情中另外一个人可以被感化,用自以为是的方式亲近对方,对对方“好”,却忽略了对方真正的需求。

渴望陪伴的人,给ta住再好的房子银行卡里有再多的数字都不足以抚慰一个人的孤独;喜欢奢侈的人,给ta你全部的热情、关爱和疼惜,都抵不上别人一件名贵的礼物;向往自由的人,给ta最紧贴的拥抱和最密不透风的爱护,只会让ta像掌心里握得太紧的沙子一样迅速逃离;把事业视为生命的人,痴缠的要求和需要小心伺候的公主病,是ta永远担负不起的负担。

我们需要的,都是那个刚刚好的人。

Ta或许没有别人体贴,却给了我渴望的自由;ta或许没有别人富有,却给了我足够的爱与尊重;ta或许没有别人美貌,却给了我最踏实的拥抱;ta或许没有别人细腻,却给了我坚定的依靠。

爱情不完全是外在条件的一对一比较,更是内在心灵的一比一契合。

不仅仅是门当户对的出身,更是棋逢对手的智慧。

不局限于人无我有的稀缺,更在于你出现在最恰当的时候。

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爱一个人,比用你觉得正确的方式爱一个人,更有回应。

我对困惑的软妹子说:“优秀是个相对论,不是每一个优秀的人,都必须爱另外一个优秀的人,两个不在一个频道的男女,即便再优秀,也永远无法接受对方爱情的信号。”

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和姿势爱我们爱的人,让ta们顺利接收来自我们的爱情的信号,也是爱情真正的修炼。

什么是女人的小便宜和大智慧

你是爱“赠品”的姑娘吗

我工作的第一年就很幸运,年底公司超额完成业绩,老板给所有员工除了现金奖励,还有一项特别福利:每人一件男士衬衫,一套女士护肤基础礼盒,都是顶级品牌,分别送给员工和他们的伴侣,单身的送父母。

我是老板秘书,这事由我经办,选定产品按人数开好提货单封好利是包员工自己去商场提货,省去选尺码和发放的麻烦。

我很快选定了男士衬衫,这是基本款,“顶级品牌”就那几个,挑个认知度和品牌属性与我们所谓智力企业搭调的就好,但是,女士化妆品让我犯了难。

那段时间,我特别喜欢各类“赠品”,商场超市的各种“买二赠一”或者“满399立减199”的促销,我觉得这样买回来的东西更划算,所以,选化妆品时,我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为数不多的几个顶级品牌都没有赠品,或者赠品少得可怜,因为贵嘛;但是比她们低一个水准的品牌年底买赠力度都很大,几乎送了全套小样,出差用很方便,而我们的女员工经常出差。

我打算选一个略弱的品牌。

我在汇报另外一项工作时顺口把这个福利执行方案告诉我老板,他考虑了几秒钟,问:以我的了解,你选择的这个不是化妆品中的顶级品牌,可我的要求是“顶级”,为什么?

我说明了赠品和出差便携的理由,他沉默了一会,继续说:

请你听听我的逻辑。

我并不是非“名牌”不用的人,但是这次要求“顶级”品牌的原因是希望提升员工体验,虽然他们都有不错的收入,可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花钱买品牌与服务,于是,公司在年底提供给大家一次或许平时舍不得的机会,我相信一个人虽然不需要处处奢侈,但他用过的好东西见过的场景会潜移默化融入他的气质,他会有自豪感,自豪感对一个企业很重要,尤其今年我们大比例超额完成业绩。

而你是怎么差点把这件事搞砸的呢?

用你局限的“赠品”意识。

很多女性都不自觉地的有这种想法,比如,两件产品中选赠品多的,可是那件产品才是你真正的需要,“赠品”不过是附加值,根据“赠品”选“产品”和捡芝麻丢西瓜有什么区别?两份工作中选离家近的,可工作的核心是成长和发展,距离远近是最关键的因素吗?两件衣服里挑便宜的,可衣服最重要不是穿了好看吗,为什么要放弃这个焦点呢?

商业的基本规律是盈利,省钱的事情一定多花时间或者降低品质,极少有便宜占全的事,大多数女人的选择障碍症来自于看重细节不重主流,细节很多,主流却只有一个。

你记住,生意、生活、生命,永远是抓大放小。

贪小便宜,从来都不是大智慧。

后来,我们选了“顶级品牌”给男女员工,没有人因为赠品少怪我,大家都觉得东西好最重要。

但是,我很感谢老板给我传递了“非赠品”的价值观,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尽量控制自己的“赠品”意识,去选我真正需要的东西,去做真正为我带来价值的事情,抓主要矛盾,不在“赠品”上浪费时间,不为无用的问题纠结。

结婚时优选男人最重要的品性

刚工作那会儿,我喜欢帅哥,最好还有点能力和钱,可以不要过得很辛苦。

一天午间休息,女员工闲聊结婚时男人什么品性最重要,我的男老板正好走出来,悄悄听了一会讨论,突然说:

我是男人,我觉得爱情和婚姻里男人最基础的品质是人好,可是,太多的女人放弃了这个“重要”,去追求其他的“次要”,比如:所谓的“能力”,很多女人眼里男人的“能力”等同于挣钱能力;有没有房和车;是不是凤凰男;长得帅不帅。

实际上,“人好”是“1”,其他项目是“0”,别的再好,品性不好,一切归0。就像挣钱能力,有些男人确实能挣钱,可是他未必愿意把钱分享给女人花呀,甚至,由于能力强,他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不让你知道他究竟挣多少钱。

还有“帅”,帅而不坏是偶像,又帅又坏你们叫人家渣男,真遇上,几个女人能摆得平。

品行好的男人未必大富大贵,但他一辈子都不忍心伤害你,他有多少都愿意分享给你,你和他在一起安心。

爱情是动心,但婚姻是动心之后的安心。

你们说,女人是不是该把男人的“品性”放在第一位呢?

他balabala狂吸了一通粉,留下一个很酷的背影。

而我真正理解男人“品行好”的重要是在30岁左右,经历了一些美满与伤害,希望与破灭,揪心的爱与锥心的痛,我越来越认同“动心”之后的“安心”,犹如最初我们渴望的是“不凡”,最终却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平凡”。

女人有多少大智慧

在《美女都是狠角色》那本书里,我写过一段话:

我欣赏这么一类女人,当生活需要她们付出代价的时候,哪怕是非常高昂的成本,也不皱眉头,不缩头不叹气不算计,坦然支付。她们清楚有些事情的成本非常昂贵,而纠结是最没用的;她们明白青春、多情和美丽不会永驻,不去无谓的伤春悲秋,有能力维持想要的生活,也不排斥别人的帮助,她们豁达和自如的底气是:首先,足够自立;其次,足够有钱;然后,足够自知。

生活不是赠品,它是主流,最划算的从来不是那些细枝末节,而是亲情、职业、爱情、友情中真正的大目标,到达这些目标会经历很多选择和辛苦,不要被枝枝枒枒迷了眼,不要被不重要的杂音干扰,小便宜不值得占。

有所得,往往是建立在选择正确的基础上,选了西瓜丢掉芝麻。

能抓大放小,愿赌服输,翻盘重来,是女人的大智慧。

而很多智慧,不过是“多么痛的领悟”吧。

愿你永远都不用发朋友圈

我发朋友圈,我老公从来不点赞,这让人很郁闷。

我们是什么关系啊,我有什么动态,你为啥不第一时间赶来捧场呢。

我提醒过他几次,未果,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可是有一次,差点儿真生气。

我在单位头一次接手装订工作,笨手笨脚的被锥子扎破了手掌心,血汩汩流了几秒,我忍住疼,第一时间拍了照片,发了朋友圈。

马上,评论里就问候声、心疼声一片,当然点赞的更多。

独独缺我老宫的,我知道他上午有个会议,肯定在玩手机,没看到我的动态不可能啊。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彻底失望了,他老婆受伤了他还是无动于衷,视而不见,他到底爱不爱我?!

亏我经常自夸我老宫是暖男,屁咧。

正在我陷入没人爱没人疼的可怜状态,手机响了,我老宫温和的在手机里说:“快下楼,给你买了创可贴和西瓜。”(我们俩单位离的很近)

惊喜和感动万分的我依然板着脸:“你就先不能给我发个微信再来?我还以为你视而不见呢?”

我老宫依旧温和:“你能不能别再用朋友圈考验我了,我就在离你五分钟车程的单位里,你打个电话多好,你这样发个圈儿,万一我正好没看见,你又生闷气。你看,我晚了一个小时吧,估计你都用卫生纸包扎过了吧。”

这人,这时候还能讽刺我,但我还是很开心,假装生气说:“可是别人的老公都是第一时间点赞啊。”

我老宫很无奈:“你手掌划破了,你让我点赞?!”

我……:“可是,你买西瓜干什么,马上该吃午饭了。”

我老宫笑场:“免得你以划伤手掌为由,中午又吃俩猪蹄,等下晚上又发个‘胖了,是不是没人要了’考验我点不点赞……你说,我就在你身边,有话就说,有事就办,你发什么朋友圈,多此一举,真是脑子进水了。”

我觉得是时候给宫先生上一课了,你自己不知道从我的只言片语里猜测我的愿望,还怪我脑子进水了?

发朋友圈不是目的,要来你的关怀才是目的。

我特爱看好友H发的朋友圈,从各色美食到各种自拍,从晒情人节礼物到晒出国游景点,偶尔还穿插点生活感悟。

色香味一应俱全,看她的圈儿是一种享受。

有时候我会特意去翻她的朋友圈,看看她最近有什么新花样。

上一次翻是两个月前,居然没更新。这一次翻,还是没更新,我觉得很奇怪,就从微信里给她留言:“好久没有你的消息了,咋不发动态了。”

五分钟之后,我的电话就响起来了,是H打来的,寒暄了一阵子,她开心的告诉我说,之前暗恋的那个同事已经向她表白了。

两个人整天黏在一起,吃好吃的在一起,旅游在一起,就连每天她化好的妆,他也能第一时间看到。

H觉得,突然没什么发朋友圈的欲望了。因为她最想被点赞的那个人,现在已经天天在自己身边了。

其实你发朋友圈,想被谁看到并点赞评论,心里早已经划好了圈儿。

就像在我这里,别人再多字的评论也不如我老宫的一次点赞。

在H那里,整天上蹿下跳的打理朋友圈,还不就是为了引起心仪男生的注意。

其实,谁不知道呢。

你转发新闻大事是因为他喜欢看时事,你转发笑话大全是想逗他开怀一笑,你转发天气预报是不好意思主动开口说加衣,你发条“无聊”的动态是想告诉他你有空,你发条“饿了”的动态是暗示他可以约你,你发条“开心”的动态是想表达一下遇见他你觉得好幸运。

总之,你是在圈儿里向一个人抛出媚眼,等一个人反馈回应。

可是,如果那个对的人、懂你的人,已经成为你的男朋友,日日夜夜的陪伴在你的身边。

如果你在工作上招惹的不开心随时都有人开解,如果你吃过的见过的好东西都有人陪你讨论,如果你好看的难看的自拍都有一个人可以抛过去看。

那还发什么朋友圈?

我说:“那我们呢,我们还想通过朋友圈了解远在他乡的你呢。”

H说:“我们可以打电话啊,说实话毕业后,我们都习惯了聊微信,发朋友圈,一年都打不了一个电话,挺奇怪的。”

是呀,朋友圈到底是静止的,不如打个电话,听听彼此的声音和语气,来得真实。

H说:“但凡现在身边有知心朋友的人,谁还发圈儿啊,光应酬朋友都招架不过来啊。”

仔细想想好像的确如此。

我身边还有一位从来不发朋友圈的美女呢,她叫文文,外表很光鲜,而生活又太神秘,总有好奇的人偷偷翻看她的朋友圈,以求发现点儿“她其实不像看起来那么幸福“的蛛丝马迹。

可是抱歉,她的圈里啥也没有,隔上三五个月再去看,还是一道线。

她说没什么想发的,身边三五公里之内,总有一个电话就可以叫出来的人,或者闺蜜,或者老公,或者亲人。

她的香水美食,有一帮闺蜜亲自追到眼前,品头论足。

她的头疼闹热,有一位知冷知热的爱人就在一个回头的距离内,嘘寒问暖。

她的思想动态,有一串可以随手拨出去的电话号码,可沟通交流。

这样的日子,换做是我,也不需要什么朋友圈。

我老宫听闻我的逻辑,表示不能再同意了,说:“你终于开窍了,你看我从来不发圈儿,就是因为你在身边。要你,不要圈儿。”

“要你,不要圈儿”,这是我听过的最接地气的情话。

好像身边爱发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少了。

歌里说”越长大越孤单“,可孤单总是可以被填满的,如果懂你的人就在身边的话。

当告别十几二十岁的少女时代,挥手告别爱憎分明、喜形于色、五彩缤纷的朋友圈,迎接我们的是成熟、淡定和从容。

再也没有什么人需要我们去暗示,再也没有什么物品能激发我们的虚荣,再也没有什么事情能击溃我们的平静。

愿丰衣足食、现世安好。

愿你早日遇到真爱,遇到愿意和你分享生活的人,愿你永远都不用发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