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恰如其分的友情是什么样

友情,和所有关系一样,它的维系需要双方的努力和妥协。建立起一段相互信任、有爱的关系,需要许多事情的积累,可是毁掉一段感情,可能一句话就够了。

刚认识曦小姐时,是十来岁的年纪,我和她臭味相投。才刚认识第二天,便“出双入对”,天天腻在一起,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上厕所。男生常常无法理解女孩子的交情,怎么能好到连上厕所也要一起?那时,所有的人习惯于看到我们两个在一起,如果有一个不见了,旁人必然会问另一个去哪了。我们也戏言,我的左手只牵你的右手。

然而,可能一年半载后,忘记是发生什么小事,两个人闹得很不开心。又陆陆续续吵了几次。慢慢地,我们不再是“黄金拍档”,开始分开和其他人去玩。两个个性太强的人,又不能有一方镇住另一方时,便会像两只刺猬,一个不小心就划过界,剑拔弩张。有趣的是,当不再腻在一起后,我们的关系反而变得更好,本就互相欣赏的两个人,隔着距离,缺点就没那么明显了。

对此,我们俩人的官方解释是,当时太年轻,没有给彼此空间,一下子靠得太近,缺点暴露得太快,所以一刺就“惊天动地”。很多朋友都笑说,我们俩人说得好像谈恋爱。谁说不是呢,友情也可以是见到你心生欢喜,而且都付诸真心实意,也想得到你的独家宠爱。年少的友情,特别是女孩子之间的感情,可能比爱情还要自私。

后来,我们考上不同城市的不同学校,遇见不同的人,经历不一样的事。但每一次见面时,却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总能在彼此身上发现新的亮点。更感动的是,尽管际遇不同,成长的步调却基本一致,能够了解当下对方的心境和困惑,因为自己也正经历或有过同样的困境。或许,这是我和曦小姐的感情,能够历久弥新的原因吧。

而身边却有更多朋友,却只能相伴一程。月姑娘,是我曾经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在分隔异地求学时,还每周一封信的频率地聊,而且每封信几乎都要讲三四张信纸。我们聊最近看了什么书,想象未来的梦想是怎么样,聊喜欢的那个人今天和自己说了什么话。后来,却因各种原因,可能是太忙,有点不知道从何说起,结果圈子越来越不同,也就再难说起多少。

有一次晚上正在公司里赶项目,月姑娘打来了电话,唠叨男朋友的不贴心和要去见家长的担忧,我正加班加到焦头烂额,也顾不上她小女生的心思,随意安慰了几句就挂了电话,也算是某种程度的敷衍吧。如今,月姑娘只会偶尔和我说带孩子、公婆相处的事,我却难以和已是家庭主妇的她讲工作的压力。每次面对她的郁闷,只能简单宽慰几句。不仅是生活轨迹太不相同,而是生活重心也不一样,难以感同身受。这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吧。曾经以为会好一辈子的人,原来还是会变的。

这几年,很害怕看到久未联系的朋友突然问起,“最近过得怎样”这类问题。如果曾经只是泛泛之交,回应下还好也过得去。但若是曾经的好朋友,这个问题却太过宏大。在分开后,我们缺席彼此生命中某些重要的时刻,也未能及时分享。如回你“还好”、“可以”,都觉得太过敷衍,太对不起当初的情谊,若要认真回复,却真不知从何说起。

我想,可能很多朋友就像相交线,在某个时刻,相交出灿烂的回忆,一起快乐和伤心,之后就分开,朝向各自方向,各自成长。以后也难是同路人。而最恰如其分的友情,应该是如平行线。我们不需要交集得多么轰轰烈烈,只求留一点距离感给彼此,多一些尊重与欣赏。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道上,变化、前进,然而我们却是同样的平行线,不过分疏离,也不过分靠近,保持各自的个性,却又是同一类的人。

有一次在网上看到琦殿的话,“最难得的朋友是什么样的。即使在分别后各自经历人生,再重逢时,发现彼此依然是熟悉的。这份熟悉感不来自于怎样相似的经历,而是你们已经在不同的生活里变成了更好的人,而且永远是同一种人。成长即是默契。”最恰如其分的友情,应该就是这样吧:有默契地各自成长,并能在不同的环境里,共享同样的心境和感受。

爱,就是跟你说很多无关紧要的话

爱,有很多山盟海誓和唯美浪漫的词语来诠释。也许你要的爱,是朝夕的陪伴,是精神的匹配,又或者是无伤大碍的凑合着过日子。但我想,最平凡的爱,便是能跟你说好多好多无关紧要的话。

办公室的王哥,每次接到她太太的电话,永远的第一句就是:直接说你想要干什么?潜台词就是废话少说,直奔主题。他总是嫌弃她太啰嗦麻烦,他对待她的态度就跟工作一样,一丝不苟,坚决不出一个错,坚决在有限时间做重要的事情,坚决不说一句废话。

出差的时候,他太太也会打电话关心,吃饭没有,天气怎么样,等等。他总是不耐烦的答到,我现在特别忙,就算没吃饭,你能立刻给我送来吗?然后电话那头就断了线。

世界上重要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多到跟重要的人说一句废话的时间都没有。

五姨突发疾病,做了一个大手术,每天姨父都会24小时不离身的照顾,一个多星期都是他一个人在医院守着姨妈。侄儿侄女实在不忍心,就提出轮流照顾姨妈。可是姨妈和姨父都不同意,非要说姨父照顾起来比较方便。可是在这所医院,吃穿住行都很便捷。

有一天,姨父去医院总台缴费,就姨妈跟我在病房,她告诉我,你姨父在这里,其实我也知道他很累,可是我最情愿麻烦他,尤其晚上伤口痛的失眠时,跟他说说话,聊聊家常。

我随口回到,哪有这么多的话题说呀?姨妈说,你们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跟手机在谈恋爱,玩游戏,看电影,不像我们那个年代,没手机没电脑没wifi,两个人有说不完的话,从天上聊到地下,从过去聊到以后,甚至是哪天的星月出其的明亮,也能当做一个话题,聊很久很久。

爱,不是每天听你说,海角天涯,白头偕老,生死相依。而是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跟你聊聊琐事,小事,无关紧要的事。

每天清晨6点20分,车站的“专车”就会准时来接我。这么早到成都的人还真不多,大多数人还在甜甜的睡梦中。每个月的22号我都能遇见一个大概70多岁的老大爷,看着他蹒跚的步伐多走几步都气喘呼呼的,于是每次我主动要求帮他去买票。

大概有半年时间我没做客车去上班,一次去坐车,刚好是22号,他跟旁边的老婆婆很远,就招呼了我,妹妹,好久没有看到你了?我才反应过来,还是他们。老大爷之前告诉过我,老伴儿得了慢性癌症,必须每个月去一趟省医院开药,一次只能开一个月。

可是这次,那位婆婆也一起去了。我问到,婆婆你身体不好,就不用每次跟着老大爷一起上医院了。她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我就想着他一个人太孤单了,路上我还能跟他说说话,解解闷。可是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就在他们后排座位旁,听他们聊的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今天的白菜又涨了五角钱,隔壁家王二的馒头蒸的越来越小,集会上买的中草药还真能治白内障,等等。

跟你聊大生意的人,可能是你的合作者,也可能是朋友,但不一定是爱你的人。跟你共同决策招投标底价的人,可能是你的上司,也可能是你的下属,但不一定是爱你的人。而能跟聊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的人,一定会是爱你的人。那个愿意跟你聊小事的人,一定也是爱你的人。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打扰一个怕麻烦的人,也没有一个人真的有那么多时间,听你每日重复无数次的杂碎小事。

B:在吗?

A:有事吗?

B:我没什么事,就是想你。

大概很多人,都熟悉这个桥段。找你,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吗?我想你,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一辈子这么长,除了那些特别重要的大事,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由零零碎碎的小事组成。能跟你谈大事的人可以有很多,因为有利益和功利的牵扯,任何人都可能是你的伙伴。但能跟你在平凡的生活中,聊小事的人,也许并不多。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拉上一个陌生人,问她吃饭没有,感冒好些没有,雨天有伞吗?你住的城市还好吗?

虽然我们知道,即便你问了,也一点用处也没有,但人生,但爱,不是拿来用的,而是来到体会和分享的。请珍惜那个能随时都有空,陪你聊天的人,也请珍惜,那个即便不能马上将温暖的饭菜送到你嘴边,但依旧挂念着你的人。

爱,就是和一个你爱的人,在任何一个雷电交加,风雨如晦,满辰星月,柳绿花红的日子里,聊聊无关紧要的小事。

套路用得少,幸福来得早

一直在想,爱得太重,为什么那么多苦。

就好像你。

第一次喜欢一个人,就几乎把一辈子的眼泪都流了个干净,眼泪里少不了患得患失和疑神疑鬼。

男生忙事情没接你电话,你哭着不停打。脑海里颠来倒去都是他和陌生女孩拥抱接吻的场景,手机寂寞地躺在一边兀自震动。

和你说话的音调不小心重了点,你泪水便在眼眶里打转。思忖自己是哪里惹他不高兴,还是他对你的爱意又消磨了些。

趁他洗澡的时候,你偷偷摸摸翻他手机,挨个检阅微信短信通讯记录。彼时心里像路过一百个鼓手,在胸膛轰然作响。

生日纪念日没准备礼物,你从日出作到日落,争执时能找到一万种他不爱自己的证明。

你那么喜欢他,疼到骨子里去了。但这段感情,两个人都不太快乐。

因为你爱得用力,他不堪重负。

你留言给情感专家,说自己颠三倒四的困境,一团乱麻的感情。

她会教你:

想他的时候别打电话,要欲擒故纵;接电话的时候要响过三声,表示你没有在等;约你的时候要沉吟半响,免得看上去太积极;见面的时候要克制表情,太雀跃他就洞察到你的爱意。

专家说, 爱情就是场聪明人之间的拉锯战。谁更爱,谁就输。此消彼长,你要忍耐。

你心下了然,决定波澜不惊。但装模作样总是东施效颦。

他和别的姑娘暧昧互动,你能忍住不质问,但你下拉的嘴角和波动的眼神会出卖你。

他不接你电话、不回你电话,你能忍住不逼问,但他回消息时你上扬的眉眼不会骗人。

不管你再怎么忍,他轻轻一撩,你就瞬间破功。

在《太阳的后裔》里,宋仲基和宋慧乔这对CP不就像传染病?你开心,我就跟着咯咯笑。你流泪,我也忍不住心下酸楚。

爱情就这样啊。在你面前,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你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我都魂牵梦萦。

许多被感情困扰的姑娘都会得到这样的建议:

你要赢。就得欲擒故纵,若即若离。要熟记战术,才能玩弄对方于鼓掌之中。

是。公式操作,你会赢。但这样的相处,未免太恶毒、不诚恳。

如果连爱都要计较得失,互相戒备。那相爱不就成了一场战争?

小橘子和男友恋爱十年,分手三年。理由是在一起太轰轰烈烈。十年里俩人相爱相杀,能想起来的回忆都是偶像剧般的狗血情节。

因为爱得深,所以总容易互相伤害。好的时候两个人恨不得揉成一个,争吵时却用刀一般的语言去割裂,从对方痛苦的脸中得到爱的证明。多年来,这段爱相处得血淋淋。

分手后,她谈过三个男友。每一任之后提起她,言语中都是难以忘怀。因为在这三段感情中,她克己复礼。不胡闹、不骄纵,懂事体贴,进退有节,是每个人心中“梦寐以求”的女朋友。但最后却都以分手告终。

“ 他们觉得我完美,只是因为我心里的火苗已经熄灭了。”她说,“这个年纪的女人,大多不成熟。能作天作地,都是因为爱得太狠。好多年轻姑娘懂事,大多就是不那么爱。面对很喜欢的人,怎么会永远忍住不失态?战术什么的,只有不那么喜欢才能做到。”

好多男生永远都不懂。如果姑娘对你依赖、胡闹、情绪外露不加掩饰,那是因为她太爱你。人永远只会对最亲近的人,展现出最不美妙的一面。她的脆弱和软肋,她的阴暗与眼泪,她的嫉妒和醋意,只会给最信任的人看。

一旦陷进去了,每个女孩也仿佛一头嗅觉灵敏的猎犬,或者洞察秋毫的福尔摩斯。患得患失,都是因为害怕失去你。

人,不会对不在乎的人情绪波动。

一旦爱上了,再心如止水的和尚,也可能变成贪嗔痴疯、歇斯底里的傻瓜啊。

所以真爱呐,实际上就是情绪的表达。不是像写在书上的感情战术,白纸黑字没有温度,全是在压抑人的本能。

玩心眼,讲战术什么的。我不是做不到,但我不想做到啊。

因为爱一个人就是放肆就是不想忍,就是无论如何也想对ta好,把所有的一切包括心都捧给你,哪怕处于下风也罢。对方一笑,你的全世界都开花。

也是不开心就想作,想哭想闹想打滚。明知道这样不理智,你的一切却还是被情绪主导。

我知道你打来的电话不能急着接,但想听到你的声音让我一秒钟都等不了;我知道应该吊着你不能每天约会,但看不见你的日子里,生活好像都黯然失色;也知道你和别的女孩说话谈笑时,我态度应该云淡风轻,但无论如何我也抑制不了自己翻涌的醋意,和抓耳挠腮的心。

所以爱情这东西,说到底就是:我曾看过许多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一场逝去的感情需要多久去祭奠

你是如何告别恋人的?短信、电话、还是相见,急于通知分手,还是尊重握别?

闺蜜和EX七年恋情,从大一到研三毕业,我第一个知道他们相恋,也第一个知道他们分开,无限惋惜。

他们初识是专科班同学,一起专升本,一起考研,一起考公务员。EX也算人中龙凤,那年既是考研生中的专业第一,也在公务员大军中占得了一席之地,闺蜜和他却在同一场竞争中名落孙山。EX参加了工作,争取了在职研究生,闺蜜接受了调剂,去了另一座城市继续读研。去年,EX又考取了在职博士,闺蜜研究生毕业,大家以为他们终于修成正果,却败在当下。

分开的原因已经没有必要细究,无论是异地相恋,步伐不同,或者性格矛盾,固执倔强,还是浓情转淡,只道寻常,终归是散了。我相信,他们两人都有责任,没有共同维护好这段感情。

不得不说,一直以来对待闺蜜的EX,我印象很好,评价颇高。一个优秀上进的年轻人,谈吐不俗,温文尔雅,温柔浪漫,家教甚好。记得闺蜜最初介绍我们认识时就说,你俩肯定能谈得来,很多道理和分析你俩说的一模一样!我们去他所在的城市游玩,也极尽周到,令人感激。还有很多暖心的小细节,让我真心愿意把闺蜜托付与他。只是如今分手,空留余音。

但令人不忿的是分手的方式:男方提的,用短信,且只用短信。相隔两座城市,不见面,连电话也不接,一条短信,抹杀七年。

先说离开的人似乎更像是胜利者,剩下的人也的确更容易受困其中。

我不知道她是怎么熬过来的。即使她如常找我吃饭聊天,焦头烂额忙着找工作,应付家里催婚的七大姑八大姨,微信微博写写删删,没狠狠哭过,当然也没再开怀笑过。

偶尔,很偶尔的,她会问我,这是怎么回事呢,他怎么就那么狠心呢,7年啊,说放下就放下了吗。

我知道她记得他所有的好,欣赏他的努力进取,怀念他的温柔体贴,甚至连我都没忘曾经他宠溺的眼神和语气。可是又怎样呢?都过去了,过去了。

人家活得多姿多彩,既有了三年的公务员工作经验,也考上了在职博士生,既有心情到处游玩观景,也可以和朋友聊摄影侃足球。你呢?我讨厌你一味回绝别人牵线的好意,因为总是在拿他的条件和长处作比较;也心疼你妄自菲薄认为自己很差劲,明明素颜很漂亮却因为他不喜欢而时常焦虑,关键还在于,你们已经分手了。

他像是一个胜利者,云淡风轻;你像是一个失败者,深陷不已。

先学会放下过往,再重新接纳自己,最后就可以成熟的迎来一段崭新的关系。

转折在于半年后,闺蜜听烦了各种讽刺抱怨,诸如你看看你上了那么多年学有什么用,连个对象也没带回来;也厌倦了不断回绝别人介绍的各种相亲男,有的甚至加了微信打声招呼就淹没在芸芸人海,让她感到无语可笑。我俩正张牙舞爪的聊八卦吃火锅,一条微信进来,一张照片:

一身军装,正气凛然,白净高瘦,英气十足!

我立即变桃花眼,直呼太帅,闺蜜犹犹豫豫,我果断要求拿下!

……

在接受兵哥哥之前的那个晚上,我接到她的电话,抽抽泣泣直到呜呜咽咽,吐露了很多,我不敢说感同身受,但她说的没说的其实我都懂,真的懂。我很开心她终于卸下心防,哭了个痛快,因为之前几次我都怕她憋出病来。

我能劝慰她的还是陈词滥调:首先,别因为周围人的压力或者我的劝慰而随便接受任何人或者任何感情,相反地,在这个时候更要认真考量对方的情况和确认自己的感觉。比如,他在军校,又将是一段异地恋,而且时间跨度会更大,联系接触会更少,即使以后成家立业,女方也将担负更多的责任和压力;比如,你对他是否真的有继续了解的冲动和走下去的欲望。

其次,放下过往。不仅要忘记那些纠结、痛苦和不堪,也要适当学会收藏起曾经的美好和念想。我一直说,都过去了,无论是那个人还是那段事,就算经历了7年分开将会更久。从此以后,他是好是坏,都与你无关。世间好男儿有许多,请你坚信自己也绝不逊色。

最后,你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去幸福,不是要世俗的比较,住多大的房子,拎多贵的包包;不是要将你未来的他和EX对比,看学历量身高;而是你真切的感受幸福,让所有人都能从你洋溢甜蜜的脸上读到,在这段婚姻或者恋爱关系里,你,活得自在潇洒,而不是患得患失。

还有,你素颜真的美极了。会化妆的姑娘有很多,素颜漂亮的真没几个。如果你愿意尝试,学学化妆并无妨,但如果你不习惯,那么你该多庆幸,素颜的你仿佛清水出芙蓉,让我等倾羡不已。

故作姿态的那个不一定是假洒脱,谈恋爱的那个也不一定就是玷污者。

她接受了新恋情。

有人看到闺蜜公布恋爱的微博,似有意无意,也发了一条。大意是说:恋人之间多年感情,一夕分开,就另寻新欢,宝宝真是不相信爱情了呢。

这个议题我觉得颇有趣。

那么,一场已经逝去的恋情需要多久去祭奠?

几个月?看来在某些人眼中太少,还要一年,或者几年?是不是几十年或者从此无法自拔,孤独终老方可显用情至深,感天动地啊。

用什么方式呢?每天以泪洗面、写文悼念、纠缠前任、上吊割腕、从此独身、邋遢毒舌、抑郁狂躁?好了,就这些吧,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所以,一段感情结束之后还要有个续集,为了什么呢?为了展示我上一段感情的真实性、深刻性和怀念性。

宝宝相信爱情,但宝宝好累啊。谈个恋爱怎么还出来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了,写小说呢。

所以说,我亲爱的闺蜜因为最先开始或者说最先公布了新恋情,现在剧情反转占据了所谓上风吗?那个用一条短信结束感情,若无其事、谈笑风生的人反而成了7年感情中的坚守者?而被甩的姑娘,好不容易顶着压力回到家乡找到工作,在浑浑噩噩中走出阴影,轻声说一句:我要恋爱了。这就成为了感情的玷污者和背叛者了吗?

我们都要接受现实,分手了,过去了,就这样吧。谁先走的,谁的过错,谁又开始,谁更幸福,毫无意义。

别让回忆空停留,别让对的人等太久。

我想每个人在恋爱终结后都会需要一段休整期,有的人几天,有的人几年,有的人还身处其中就已经找到下家,有的人时隔经年依旧念念不忘,难以割舍。也无论这段感情是一天,还是几年,或者是一辈子的患难夫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步调,也有自己的恢复机制,或许和感情深浅无关,或许连我们自己都控制不了。

而我们在眼前看到的:有些人与之前无异,依旧是每天欢笑或者沉默,可能他受伤很深,独自舔舐,也可能他真的洒脱,毫不在意;有的人情绪失控,变化很大,可能他实觉委屈、悲愤不已,也可能只是假象,为了体现深情,少担骂名。

最重要的不是以上,而是我们要清醒的意识到,分手了,让该过去的都过去。

一场逝去的感情需要多久去祭奠?无所谓的。但请不要时间太长。怎么做?很简单:

第一步,忘掉过去,向前走;

第二步,找回自己,不回头;

第三步,寻觅真爱,莫强求。

我们已经在前路错过太多路口,别让回忆空停留,别让对的人等太久。

为什么你一开口就让人讨厌

我的一个同学小张,经常在别人聊起某件事时,发表评论:“这东西没意思的!”

男同学玩手机游戏玩得很开心,他就说:“这么弱智的游戏你也玩?完全没意思。”女同学最近在看韩剧,他就说:“韩剧最没意思,那么傻的剧情你也看?傻子才看韩剧。”

有朋友说公司最近去某地旅游,他就说:“那地方没意思,根本没什么好看的,去了也是浪费时间浪费钱。没脑子的才去那种地方。”

总之,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会打击别人说“这东西没意思”,然后讲出一连串理由来,仿佛他无所不知,同时别人错处多多,选的都是垃圾,同时还要加两句人身攻击的话。

但实际上不管他说得对不对,大家都不想听,以后也不想再跟他聊天,分享任何事情。他态度太傲慢,就喜欢贬低别人的爱好。在他看来,只有他喜欢的,才是“有意思的”,别人喜欢的都“没意思”。

别人是来跟你分享一件事的,不是硬要跟你讨论什么大道理,你随口一句话,轻飘飘的,毫不负责,就把别人付出许多心血的爱好给打趴下了。这很不尊重人。

你觉得“没意思”不代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你们喜好不同,也不要随意贬低别人的喜好。兴趣爱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就算对方的喜好真的不好,也未必喜欢听你说教。

小张让人没办法接话的另一处是:别人跟他分享了一件事,他却要说出另一件事来跟别人比,一定要胜过别人,让别人尴尬。

有同学说:“今年公司年会花了好多钱。”他立刻说:“这算什么,某国际知名公司今年年会花掉几亿呢。”有同学说:“我前两天考某某证书,终于考上了。”他立刻说:“那个证书有个屁用,这年头许多人都考了。”

别人出于好意与你分享一件事,只是想告诉你,分享他的喜悦、激动、八卦,不是在跟你炫耀。这种动不动就要比试一下的心态,难怪没人要跟他做朋友。

谁要跟这种你分享了一件事,他立刻拿另一件事来压你的人讲话。好心情都没了。

人与人之间经常分享自己的生活,你恨不得告诉所有人你见过世面,要抢别人的话题,要暗示别人“你太落伍了,这不算什么”,相信没人会想再跟你分享任何东西。

有时候倾听就够了。谈论是正常的。但请不要高姿态,自以为是。别人未必不知道。

大家是在聊天、分享、八卦、说笑,不是在开会,更不是在竞赛,比谁的见识高。

与人交流切记第一要点:尊重别人。自以为很懂这一点,却处处言行相悖的,实在很有必要好好反省下。包括你我。

就算你真的很厉害,很聪明,也不要太显摆。待人宽和,是最基本的礼貌。

别人未必不喜欢你的聪明与出色,只是你“太过显摆”的态度叫人反感。有些人很聪明,瞧不起人,说什么话都透露着一股“别人都是废物”的味道,这就是智商高情商低,不懂得与人平等交流。

可惜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情况是:自己就是半吊子,偏偏还自命不凡,动辄口出狂言,贬低别人,简直就是没智商加没情商的典型例子。

还是我那个同学小张的事。

时常别人分享了一件事,这件事别人做得不是很好,任何一个稍微懂得与人交流的人都知道,别人有不对,你告诉对方正确的方式就行了。

他偏要先加一些评论:“你怎么这么笨的”、“这么简单你都不会”、“这东西太简单了”、“这样……这样……不就行了”、“太容易了”、“完全不费事的”语调上扬,口气格外居高临下。

也许他真的很聪明,但说真的,没人愿意再跟他这种踩着别人的人继续交流。

人与人之间交流,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尊重对方。不谈让别人喜欢你,如果你不想让所有人讨厌你,与人交流中,一切行为都要基于尊重对方的基础上。

你没必要奉承、巴结、讨好别人,但一定要尊重别人。别人说话,你可以偶尔插一句打断,但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地开口就说:你这个想法有问题、你个傻子、这么简单的东西还要费这么长时间、太简单了、这样……不就行了。

是的,你聪明出色,对你来讲,某件事轻而易举就能完成。但这并不代表别人花很长时间做得没你好就是脑子有问题。

而你趾高气扬地说“这样……不就行了”,实打实地就是在彻底地否定别人的辛苦的同时,还给别人贴上了“脑子有问题”的标签。

也许你觉得自己是在开玩笑、娱乐气氛,但说真的,被你说这话的人,未必这样觉得。而且你养成习惯了,身边所有人都不会再想跟你分享任何事,招你羞辱。

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这话我们都会讲,但实在有必要反省平时是不是真的做到了。

别人有时候做得不好,你可以指出,谦逊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态度。尤其是当别人跟你没那么熟的时候。

另外,你要真是高智商也就罢了,最怕你是自以为是的小聪明。

我没跟小张说他这些人际交流问题,因为我之前跟他讲过别的问题,他很不屑,说:“这有什么,这根本不是问题”,还说我“脑子有问题”,语气跟“这个太简单了”、“这样不就行了”一样语气上扬。没办法,我只好尽量少跟他正面交流。

这种事,除非自我反省,别人讲了没用。所以我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反省:

有没有趾高气扬地显摆过自己,调侃、贬低别人,自以为是在调节气氛、开玩笑,对别人所做的努力大为不屑?不管有没有做错事情,都需要时常自省。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