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是最疯狂的传染病

闺蜜“仙人掌”是朋友圈里极有时尚感的大女人,因为性格耿直,为人泼辣,被我们送了个“仙人掌”的外号。

谁知道,生了孩子不过一年,便直接从辣妹跌入“事儿妈”的深渊。穿衣品味大不如从前就不说了,整个人的状态看起来也显得疲惫倦怠。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太敢和她聊天。因为一开口全是抱怨。

“我老公这个人太愚孝了,什么都听他妈妈的。”

“唉,我告诉你啊,婆婆,绝对是世界上最虚伪的人,婚前那个嘴甜,婚后那个嘴脸。”

“我都搞不明白,一个大男人,对事业一点上进心都没有,还有什么脸呆在家里,婚前,没发现他这么混啊。”

那个时候,我刚结婚没多久,本来也有点恐婚,听她这么念叨,我总觉得我已经一脚踏进地狱了。实在按捺不住那种恐慌,有一次吃饭时,我连连对“仙人掌”姑娘摆手:“对不起,我肚子痛,先回家了啊。”

落荒而逃的后果是,“仙人掌”姑娘一个人吃完了双人牛排加餐后水果,边打嗝边为这顿不快乐的午餐买了单。然后,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很长一段时间,“仙人掌”都没搭理我。也是嘛,本来想找个人大吐苦水,结果刚撩起袖子,准备大战一场,对方却怂了,只能硬生生咽下已到嗓子边的口水,要我,我也生气。

最后,还是“仙人掌”大气。在电话里把我大骂了一顿之后,又重归于好。这回我再恐慌,也不敢挂了她的电话。她在电话里家长里短地唠了大半天之后,突如其来地问了我一句:

“央央,我不是抱怨的太多了,我老公说我现在就像个怨妇。”

“某个人告诉我说,这是病,得治。”

她听后,哈哈大笑。

“那像我这样的重症患者,是不是要开颅换个脑子啊,央央,能不能给我找个手术刀很快的医生。”

我喜欢她这样的自嘲,懂得自嘲的姑娘,不会病到无药可医。

她还是找到了那个动手很快的医生,一刀病除。那个医生就是她自己,这世上,还有谁能比自己对自己下手更狠。

长时间的抱怨,仙人掌和老公之间渐渐有了距离。离得远了以后,她开始明白,其实,并非他婚前婚后相差甚远,而是生活焦虑的她,看什么都不顺眼。

她强迫自己调整心态,把之前用来吵架的多余时间,放在了健身读书、照顾熊孩子之上,因为瑜伽练得好,她又兼职当了瑜伽老师。不仅人看起来变得光芒四射,连钞票也大把大把地多了起来。孩儿妈的努力,让孩儿爸既感动又骄傲,只能更努力地跟上她的步伐。

就这样,仙人掌又从“事儿妈”升格成了“带刺的玫瑰”,妖娆美丽,爽利泼辣。现在,很少听到她再抱怨家庭矛盾了,她最常说的话是:“抱怨是种病,有种,你闭嘴啊。”

中国这么多考驾照的人,倒霉如我,又笨拙如我的,恐怕没有几个。第一次考科目二,等了大半天,车管所的网络出现问题,取消当天考试。第二次去考场,奇迹般地重演了第一幕。好不容易考过科二,到了科三的时候,我却因为自己忘打转向灯,挂科了。

出考场的那一刻,我有点欲哭无泪,对着来接我的某人,连珠炮般地抱怨了一大通。什么运气不好啦,监考官偏心啦,系统出错啦……他凝重地看了我一眼,非常严肃地告诉我:“抱怨是种病,你知道吗?”

我很郑重地点头,然后一脸认真地问他:“那你有药吗?”

我看到他嘴角抽搐了一下,那是想笑,又硬生生憋住笑的抽搐。我想他一定在心里骂了句:“傻X。”所以,我做好了被他“教训”的准备。然而,在我毫无防备的刹那,他坚定地说了声:“有。”

“有什么?”我问。

“有药啊。”

就这样,我被他塞到了车里,一路飞奔,来到了他们公司的地下停车场。停车场本来就大,又只对周边几个大公司的职工开放,加上是上班时间,所以很空旷。

他并没有把车停在相应的停车位里,而是开到地下二层,靠边停了下来,然后对我说:“下车。”我紧紧地用双臂抱紧自己,声音颤抖地问道:“你想干嘛?劫色没有,要命一条。”他无语地翻了个白眼:“你自己老公,用得着对你劫色吗?下来给我练车。”

慑于他的淫威,整个下午,我都在这个停车场里左转、右转、掉头,加速。不要以为跟自己的老公学车是一件甜蜜的事情,教练最多骂骂我,他却敢揍我。这个不对,揍!那个不对,揍!

我保证,那一瞬间,我恨这个男人。然而很快,我发现,我开起车来,没那么手忙脚乱了。我问他:“这就是你的药?”他笑笑,不置可否。

没过多久,我通过了科三考试。其实,这一次,我遇到的路况并不比上一次简单,但因为练得多了,所以人也自信了点,对于很多情况,便也能从容应对了。教练说我这一次,心态好了很多。

其实不是。

所谓的好心态,不过是因为有充足的准备。所谓的不抱怨,不过是因为具备解决麻烦的能力。

没错,抱怨是种病,会摧毁你的生活系统,让小船说翻就翻。治愈这种病的药,是乐观的心态以及积极的行动。愿我们,不治愈,就自愈,和抱怨saygoodbye。

人活着就要活出精气神来

前段时间,我的iphone6手机电池不知怎地特别不耐用,常常使用一二个小时就没电了,这让我十分苦恼。正好工作的大厦二楼,有一家苹果手机维修店,于是我就进去蹓跶了一番。

店面在走廊的尽头,面积很小,成长方形状,目测不过几平米。我进去的时候,店主正在埋头给一个客户换摔坏的手机屏幕。他微笑的招呼我坐下稍等片刻。恰好这时手机没电处于关机状态。

我闲来无事,便四下张望,目光所及之处,正好有一本书搁置在台面上,便顺手翻来一看,竟是本文艺类好书,这让我挺惊讶的,要知道这方圆几里全是商城,人人忙着赚钱,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去阅读。想不到这店主竟是个文艺小青年,这一瞬间我仿佛找到了同类。

于是用眼睛的余光瞟了一下店主,小伙子生得眉清目秀,整个人朝气蓬勃,看起来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几分钟之后,他忙完了手中的活,就赶紧把我的手机拆开,取下旧电池,重新安装新的,手机便顺利开了机。那时正值下班时间,我便匆匆地离开了。

当天晚上回到家以后,我发现手机换了新电池,依旧不管用,估摸不是电池这块出了问题。次日一大早,我便再去了他店里,由于去的时间较早,他还没有开始营业。店里有小许零乱,灯光昏黄,他正在举着哑铃在锻炼,见我来了微笑示意让我等他一会,自己旁若无人般继续锻炼。我坐在一旁看书出神,忘了时间,再抬头时便发现他已在聚精会神练毛笔字。我轻轻的走近,站在一旁观看,白纸上的寥寥数字,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交谈之后,才发现他的兴趣爱好广泛,校园时代爱写文章,也曾投过稿,出来社会以后,爱上街头摄影和书画。哪怕工作再忙,每天早晚也会抽出时间锻炼身体,他的身材看似清瘦,实际上很有肌肉。我猜他不过二十一二岁,他哈哈大笑,当即掏出身份证让我瞧,额滴神啊!竟是三十有几,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许多中国男人一到中年,事业小成,不是头生华发开始谢顶,就是胡渣乱乱身体发福,早早被列入大叔级别。

我顿时对面前这个店主心生敬意。在他身上,我看到人活着那一股子精气神。有朝气,有目标,有奔头。

这一片利欲熏心的商业区,发现了一个异类,使我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我们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活着活着就成了蒋勋说的那种人:“很多人在还很年轻时就’老’了。’老’并不是生理机能的退化,而更是心理上的不长进,开始退缩在日复一日的单调重复中,不再对新事物有好奇,不再有梦想,不再愿意试探自己潜在的各种可能。”

纵观身边,确实有许多这样的人,小李就是其中的一个。十几年前就认识他,小伙长得不难看,那时候的他刚从老家出来,无一技之长,只能卖苦力做搬运。幸运如他,工作的环境男多女少,因此他一个搬运工身份也挺吃香,不停地游走在众女生之间,心无定性,常常甩人也被人甩,有时候还脚踏两只船,不仅如此,还经常对交往的女朋友使用暴力。

这样的渣男,口牌自然不好,十几年过去了,他还是单身一枚。干的依旧是搬运活,工资不高,入不敷出,无事做时不是打电脑游戏就是搓麻将。和他同期出来工作的人,都已结婚生子,家庭美满,有些还辉煌腾达了,只有他还在原地踏步,孑然一身,未老先衰,颓唐不堪。

同样是三十几的人,小李身上呈现的是一片暮气沉沉,看不到未来,甚至看不到任何希望,何其悲哀?

再看看那苹果手机维修店店主,精神焕发,三十几岁长相仍旧青春逼人。不能不说,这人和人的差别,就在这精气神上。

何为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人们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一个人能否有作为,精气神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在离开母胎时,每个人能力并无明显差别。而在后天漫长岁月,距离逐渐被拉大,大部分活成了庸俗之人,他们把不成器,归结于时运不济或是祖上无基业,怨天尤人。只有一小撮人脱颖而出,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或为国家作出丰功伟绩,或为家庭作出巨大贡献,实现了自我价值最大化。

脱颖而出者,归根结底,是活出了精气神。他们有目标,并且有为之奋斗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用昂扬向上、乐观拼搏支撑着生命,这样的状态怎能不会使生命熠熠生辉?

反观那些没有追求目标的人,只是沉沦于肉体的享受,没有什么东西充实自己的精神,蝇营狗苟,没有眼界没有向善向上的心。他们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

成功不会是永远,失败也不会注定终生。人生在世,无论成功失败,无论悲喜,得之不骄,失败也不气馁。心存向上的心,有自己独有的精神世界,还怕活不出精彩人生吗?让我们顶天立地存在于人世间的,不靠外在的金钱权力,而是我们的丰盈饱满的内心世界,是我们的精气神。

一场逝去的感情需要多久去祭奠

你是如何告别恋人的?短信、电话、还是相见,急于通知分手,还是尊重握别?

闺蜜和EX七年恋情,从大一到研三毕业,我第一个知道他们相恋,也第一个知道他们分开,无限惋惜。

他们初识是专科班同学,一起专升本,一起考研,一起考公务员。EX也算人中龙凤,那年既是考研生中的专业第一,也在公务员大军中占得了一席之地,闺蜜和他却在同一场竞争中名落孙山。EX参加了工作,争取了在职研究生,闺蜜接受了调剂,去了另一座城市继续读研。去年,EX又考取了在职博士,闺蜜研究生毕业,大家以为他们终于修成正果,却败在当下。

分开的原因已经没有必要细究,无论是异地相恋,步伐不同,或者性格矛盾,固执倔强,还是浓情转淡,只道寻常,终归是散了。我相信,他们两人都有责任,没有共同维护好这段感情。

不得不说,一直以来对待闺蜜的EX,我印象很好,评价颇高。一个优秀上进的年轻人,谈吐不俗,温文尔雅,温柔浪漫,家教甚好。记得闺蜜最初介绍我们认识时就说,你俩肯定能谈得来,很多道理和分析你俩说的一模一样!我们去他所在的城市游玩,也极尽周到,令人感激。还有很多暖心的小细节,让我真心愿意把闺蜜托付与他。只是如今分手,空留余音。

但令人不忿的是分手的方式:男方提的,用短信,且只用短信。相隔两座城市,不见面,连电话也不接,一条短信,抹杀七年。

先说离开的人似乎更像是胜利者,剩下的人也的确更容易受困其中。

我不知道她是怎么熬过来的。即使她如常找我吃饭聊天,焦头烂额忙着找工作,应付家里催婚的七大姑八大姨,微信微博写写删删,没狠狠哭过,当然也没再开怀笑过。

偶尔,很偶尔的,她会问我,这是怎么回事呢,他怎么就那么狠心呢,7年啊,说放下就放下了吗。

我知道她记得他所有的好,欣赏他的努力进取,怀念他的温柔体贴,甚至连我都没忘曾经他宠溺的眼神和语气。可是又怎样呢?都过去了,过去了。

人家活得多姿多彩,既有了三年的公务员工作经验,也考上了在职博士生,既有心情到处游玩观景,也可以和朋友聊摄影侃足球。你呢?我讨厌你一味回绝别人牵线的好意,因为总是在拿他的条件和长处作比较;也心疼你妄自菲薄认为自己很差劲,明明素颜很漂亮却因为他不喜欢而时常焦虑,关键还在于,你们已经分手了。

他像是一个胜利者,云淡风轻;你像是一个失败者,深陷不已。

先学会放下过往,再重新接纳自己,最后就可以成熟的迎来一段崭新的关系。

转折在于半年后,闺蜜听烦了各种讽刺抱怨,诸如你看看你上了那么多年学有什么用,连个对象也没带回来;也厌倦了不断回绝别人介绍的各种相亲男,有的甚至加了微信打声招呼就淹没在芸芸人海,让她感到无语可笑。我俩正张牙舞爪的聊八卦吃火锅,一条微信进来,一张照片:

一身军装,正气凛然,白净高瘦,英气十足!

我立即变桃花眼,直呼太帅,闺蜜犹犹豫豫,我果断要求拿下!

……

在接受兵哥哥之前的那个晚上,我接到她的电话,抽抽泣泣直到呜呜咽咽,吐露了很多,我不敢说感同身受,但她说的没说的其实我都懂,真的懂。我很开心她终于卸下心防,哭了个痛快,因为之前几次我都怕她憋出病来。

我能劝慰她的还是陈词滥调:首先,别因为周围人的压力或者我的劝慰而随便接受任何人或者任何感情,相反地,在这个时候更要认真考量对方的情况和确认自己的感觉。比如,他在军校,又将是一段异地恋,而且时间跨度会更大,联系接触会更少,即使以后成家立业,女方也将担负更多的责任和压力;比如,你对他是否真的有继续了解的冲动和走下去的欲望。

其次,放下过往。不仅要忘记那些纠结、痛苦和不堪,也要适当学会收藏起曾经的美好和念想。我一直说,都过去了,无论是那个人还是那段事,就算经历了7年分开将会更久。从此以后,他是好是坏,都与你无关。世间好男儿有许多,请你坚信自己也绝不逊色。

最后,你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去幸福,不是要世俗的比较,住多大的房子,拎多贵的包包;不是要将你未来的他和EX对比,看学历量身高;而是你真切的感受幸福,让所有人都能从你洋溢甜蜜的脸上读到,在这段婚姻或者恋爱关系里,你,活得自在潇洒,而不是患得患失。

还有,你素颜真的美极了。会化妆的姑娘有很多,素颜漂亮的真没几个。如果你愿意尝试,学学化妆并无妨,但如果你不习惯,那么你该多庆幸,素颜的你仿佛清水出芙蓉,让我等倾羡不已。

故作姿态的那个不一定是假洒脱,谈恋爱的那个也不一定就是玷污者。

她接受了新恋情。

有人看到闺蜜公布恋爱的微博,似有意无意,也发了一条。大意是说:恋人之间多年感情,一夕分开,就另寻新欢,宝宝真是不相信爱情了呢。

这个议题我觉得颇有趣。

那么,一场已经逝去的恋情需要多久去祭奠?

几个月?看来在某些人眼中太少,还要一年,或者几年?是不是几十年或者从此无法自拔,孤独终老方可显用情至深,感天动地啊。

用什么方式呢?每天以泪洗面、写文悼念、纠缠前任、上吊割腕、从此独身、邋遢毒舌、抑郁狂躁?好了,就这些吧,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所以,一段感情结束之后还要有个续集,为了什么呢?为了展示我上一段感情的真实性、深刻性和怀念性。

宝宝相信爱情,但宝宝好累啊。谈个恋爱怎么还出来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了,写小说呢。

所以说,我亲爱的闺蜜因为最先开始或者说最先公布了新恋情,现在剧情反转占据了所谓上风吗?那个用一条短信结束感情,若无其事、谈笑风生的人反而成了7年感情中的坚守者?而被甩的姑娘,好不容易顶着压力回到家乡找到工作,在浑浑噩噩中走出阴影,轻声说一句:我要恋爱了。这就成为了感情的玷污者和背叛者了吗?

我们都要接受现实,分手了,过去了,就这样吧。谁先走的,谁的过错,谁又开始,谁更幸福,毫无意义。

别让回忆空停留,别让对的人等太久。

我想每个人在恋爱终结后都会需要一段休整期,有的人几天,有的人几年,有的人还身处其中就已经找到下家,有的人时隔经年依旧念念不忘,难以割舍。也无论这段感情是一天,还是几年,或者是一辈子的患难夫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步调,也有自己的恢复机制,或许和感情深浅无关,或许连我们自己都控制不了。

而我们在眼前看到的:有些人与之前无异,依旧是每天欢笑或者沉默,可能他受伤很深,独自舔舐,也可能他真的洒脱,毫不在意;有的人情绪失控,变化很大,可能他实觉委屈、悲愤不已,也可能只是假象,为了体现深情,少担骂名。

最重要的不是以上,而是我们要清醒的意识到,分手了,让该过去的都过去。

一场逝去的感情需要多久去祭奠?无所谓的。但请不要时间太长。怎么做?很简单:

第一步,忘掉过去,向前走;

第二步,找回自己,不回头;

第三步,寻觅真爱,莫强求。

我们已经在前路错过太多路口,别让回忆空停留,别让对的人等太久。

为什么你一开口就让人讨厌

我的一个同学小张,经常在别人聊起某件事时,发表评论:“这东西没意思的!”

男同学玩手机游戏玩得很开心,他就说:“这么弱智的游戏你也玩?完全没意思。”女同学最近在看韩剧,他就说:“韩剧最没意思,那么傻的剧情你也看?傻子才看韩剧。”

有朋友说公司最近去某地旅游,他就说:“那地方没意思,根本没什么好看的,去了也是浪费时间浪费钱。没脑子的才去那种地方。”

总之,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会打击别人说“这东西没意思”,然后讲出一连串理由来,仿佛他无所不知,同时别人错处多多,选的都是垃圾,同时还要加两句人身攻击的话。

但实际上不管他说得对不对,大家都不想听,以后也不想再跟他聊天,分享任何事情。他态度太傲慢,就喜欢贬低别人的爱好。在他看来,只有他喜欢的,才是“有意思的”,别人喜欢的都“没意思”。

别人是来跟你分享一件事的,不是硬要跟你讨论什么大道理,你随口一句话,轻飘飘的,毫不负责,就把别人付出许多心血的爱好给打趴下了。这很不尊重人。

你觉得“没意思”不代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你们喜好不同,也不要随意贬低别人的喜好。兴趣爱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就算对方的喜好真的不好,也未必喜欢听你说教。

小张让人没办法接话的另一处是:别人跟他分享了一件事,他却要说出另一件事来跟别人比,一定要胜过别人,让别人尴尬。

有同学说:“今年公司年会花了好多钱。”他立刻说:“这算什么,某国际知名公司今年年会花掉几亿呢。”有同学说:“我前两天考某某证书,终于考上了。”他立刻说:“那个证书有个屁用,这年头许多人都考了。”

别人出于好意与你分享一件事,只是想告诉你,分享他的喜悦、激动、八卦,不是在跟你炫耀。这种动不动就要比试一下的心态,难怪没人要跟他做朋友。

谁要跟这种你分享了一件事,他立刻拿另一件事来压你的人讲话。好心情都没了。

人与人之间经常分享自己的生活,你恨不得告诉所有人你见过世面,要抢别人的话题,要暗示别人“你太落伍了,这不算什么”,相信没人会想再跟你分享任何东西。

有时候倾听就够了。谈论是正常的。但请不要高姿态,自以为是。别人未必不知道。

大家是在聊天、分享、八卦、说笑,不是在开会,更不是在竞赛,比谁的见识高。

与人交流切记第一要点:尊重别人。自以为很懂这一点,却处处言行相悖的,实在很有必要好好反省下。包括你我。

就算你真的很厉害,很聪明,也不要太显摆。待人宽和,是最基本的礼貌。

别人未必不喜欢你的聪明与出色,只是你“太过显摆”的态度叫人反感。有些人很聪明,瞧不起人,说什么话都透露着一股“别人都是废物”的味道,这就是智商高情商低,不懂得与人平等交流。

可惜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情况是:自己就是半吊子,偏偏还自命不凡,动辄口出狂言,贬低别人,简直就是没智商加没情商的典型例子。

还是我那个同学小张的事。

时常别人分享了一件事,这件事别人做得不是很好,任何一个稍微懂得与人交流的人都知道,别人有不对,你告诉对方正确的方式就行了。

他偏要先加一些评论:“你怎么这么笨的”、“这么简单你都不会”、“这东西太简单了”、“这样……这样……不就行了”、“太容易了”、“完全不费事的”语调上扬,口气格外居高临下。

也许他真的很聪明,但说真的,没人愿意再跟他这种踩着别人的人继续交流。

人与人之间交流,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尊重对方。不谈让别人喜欢你,如果你不想让所有人讨厌你,与人交流中,一切行为都要基于尊重对方的基础上。

你没必要奉承、巴结、讨好别人,但一定要尊重别人。别人说话,你可以偶尔插一句打断,但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地开口就说:你这个想法有问题、你个傻子、这么简单的东西还要费这么长时间、太简单了、这样……不就行了。

是的,你聪明出色,对你来讲,某件事轻而易举就能完成。但这并不代表别人花很长时间做得没你好就是脑子有问题。

而你趾高气扬地说“这样……不就行了”,实打实地就是在彻底地否定别人的辛苦的同时,还给别人贴上了“脑子有问题”的标签。

也许你觉得自己是在开玩笑、娱乐气氛,但说真的,被你说这话的人,未必这样觉得。而且你养成习惯了,身边所有人都不会再想跟你分享任何事,招你羞辱。

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这话我们都会讲,但实在有必要反省平时是不是真的做到了。

别人有时候做得不好,你可以指出,谦逊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态度。尤其是当别人跟你没那么熟的时候。

另外,你要真是高智商也就罢了,最怕你是自以为是的小聪明。

我没跟小张说他这些人际交流问题,因为我之前跟他讲过别的问题,他很不屑,说:“这有什么,这根本不是问题”,还说我“脑子有问题”,语气跟“这个太简单了”、“这样不就行了”一样语气上扬。没办法,我只好尽量少跟他正面交流。

这种事,除非自我反省,别人讲了没用。所以我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反省:

有没有趾高气扬地显摆过自己,调侃、贬低别人,自以为是在调节气氛、开玩笑,对别人所做的努力大为不屑?不管有没有做错事情,都需要时常自省。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跨不过去是苟且,跨过去了是远方

曾经有朋友和我聊天。

她弟弟不顾家里人反对,坚持要放弃眼下公务员的工作,去追求当下一些文章中所描述的诗与远方。

我说挺好的啊,我们这代人有自己的未来规划,不以上一辈的思维与价值观来局限自己的人生。

她说好什么,他现在整天嚷嚷着要做一名背包客,正东挪西凑地借钱准备去旅游。

最后在她的威逼利诱下,我和她弟弟聊上了。我问他为什么辞职?

他说他感觉生活极其无趣,每天朝九晚五,三点一线,一眼就可以望到死,提前过上了养老生活。人就一辈子,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

那你辞职后有什么打算?

当一个背包客,去旅游。

旅游回来后呢?

他没有接着回答,而是说,其实我蛮羡慕你们的,什么时候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哭笑不得,说我们大部分作者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下班后还要抽时间码字写文,哪来时间天天旅游?

他说那你们所谓的诗和远方都是骗人的呗。

我说没骗人啊。至少于我而言,工作是现实,也不觉得苟且。而写字,却是我的诗与远方。

我建议他在工作之余多去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好说歹说总算把他的想法暂时摁了下去。

所有人都厌倦千篇一律的枯燥生活。很多人习惯将自己正经历的生活当成苟且,近乎偏执的认为远方存在着诗一般的生活,殊不知你所谓的诗与远方可能正是别人眼前的苟且。

而真正诗一般的生活,从来都是在当下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出美好,将平凡的日子过得不平淡。

大学一师兄,研究生毕业后经导师推荐进了全国有名的设计院。

该院是本专业全国“八大院”之一,所以无论是对专业技能的提升,还是个人的发展前景来说,都非常不错。

可去年六月份,入职不到一年的师兄突然辞职了,我们都倍感疑惑,后来经一个和他关系要好的师姐讲述,众人才恍然大悟。

入职后,师兄发现抛开职场前辈不谈,单就他们那些新人,清华大学毕业的就好几个,其它河海、武大这些学校毕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

在那样的顶级设计院,卧虎藏龙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这对于一直习惯了成绩鹤立鸡群的他来说,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一下子适应不过来,甚至陷入了极度的恐慌,最后都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

他觉得自己应该寻找一个逃离的豁口,便向领导申请调休长假,在遭到领导的拒绝后干脆直接辞职,背着背囊就一路向西,在大西北晃荡一大圈后,最后干脆驻留在了拉萨一家青年旅馆。

我们一度以为师兄就要因此顿悟,过上了他诗一般的生活。

可在呆了三个月后,师兄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并且立马找到一家普通设计公司就职,过上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

接着他又一次性报了几个证件的考试,甚至将目标瞄向了一个我们望而却步的证件,岩土工程师。

这也算是恢复了从前对待学习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可前后两家单位的巨大差距还是让我们为他甚觉可惜。

后来在一次偶聚的时候说起这件事。

他说遗憾是有,但也不是完全没意义,至少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生活在别处,而此处和别处,咫尺天涯,天涯咫尺,跨不过去是天涯,跨过去了就是咫尺。

毕业第二年,我遇到了入职以后最大的挑战。

那时候公司接了一个水坝除险加固项目,我被临时顶上了一个项目负责人的位置,听起来是加官升职,可实质是因为公司人手不够,因而被赶鸭子上架。

总工派了两个应届实习生给我,可他们两人对我工作的分担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甚至有时候反而会拖慢我工作的进度。

去项目现场做记录,画个草图都不知道怎么入手。回到公司正式工作,又连CAD、excel这些基本的办公应用也经常要问。

甲方项目催得急,所以足足半个月时间,我没有双休,没有正常上下班时间,几乎每天都是工作到晚上十二点,然后第二天又顶着黑眼圈准时打卡上班。

可就在我把项目交上去后,甲方那边又出现了重大变更,看着那些被退回的资料,我的心真的跌入到了谷底,除了失落外,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愤怒。

我心想我受够了,坚决不伺候了。

下班回住所的路上,那时候夕阳刚好,我突然感性了起来,一个念头猛地出现在了我脑海:我要辞职。

当这个念头出现在脑海后,瞬间就像被魔鬼上了身,回到住所便整理衣物,背着行囊就出发了,甚至都没想过先辞职这种事。

可在去车站的路上,每走一步就气竭一点。给一个大学好友打电话,他在听了我的讲述后,只说了一句,你忘了去年那次吗?

我自然知道他说的什么,那是刚毕业的时候,我们两人在一秒内作出了一个辞职旅游的决定,在外游荡了一个月,但并没有找到想象中的诗与远方,而是回来后啃着馒头重新找工作。

这个电话让我彻底失去了一开始的冲动,背着背包又默默地走了回去。第二天我便沉下心来,带着两个实习生仔细核验修改。

其实心态真的很重要,当你摒弃了各种浮躁的想法,明白了自身的处境,并知晓除了面对别无选择的时候,那种力量可以让你的工作效率几何倍增。一个星期不到,我便将变更修改后的资料交了上去。

那天下午,在回住所的路上,还是那个火红的夕阳,却足以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另一种美好。

很多时候,当自己的心被牢牢捆绑,而你又一意躲闪不愿面对,那逃离再远也是徒劳,因为你总有一天会回归到生活原本的轨迹。

谁都不想让机械般的生活吞噬自己,谁也不想在人生前行的路上苟延残喘。

我们都在寻找一种精神上更高级别的生活方式,可很多时候却也因此而忘记了脚下的路,将憧憬和美好寄托在了未知的远方。

这是心灵的依托,却也是逃避的借口。

如果你都不能面对眼下的生活,那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终你一生也无法踏尽。

人生是一场修行,生活更是需要一份智慧与定力。同样的事情,相同的境遇,有些人将生活过成了苟且。可同样,也有很多人将生活过成了诗与远方。

你觉得当下的生活枯燥平淡?跨过去,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灵魂产生共振的兴趣爱好。

你觉得前方的道路黯淡无光?跨过去,努力掌握各种能够提升个人价值的专业与技能。

你觉得眼前的困境让你心力交瘁?跨过去,既然无法逃避,那就静下心来坦然面对。

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终极奥义。

跨不过去,哪怕远赴天涯,但是灵魂却仍被牢牢地困锁在原地,心系苟且。

跨过去了,即便身处闹市,仍然可以寻得内心的皈依,享受自己独有的诗与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