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深刻感悟

  倘若没有朋友,世界就会变得不可爱。交友固然很重要,但是绝不能乱交朋友。乱交朋友的结果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滥交朋友的原因多是由于不懂得交友的原则和方法。所以以下与你分享一些交友的原则和方法。

  【友多不一定就好】

  常言道:多个朋友多条路。意即朋友交得越多越好,其实这种说法也有欠妥当的地方。因为:一、品行不良的朋友,越交得多就会越坏,会使你的道路越走越少。二、交往可以产生朋友,也可产生敌人。

  【交友要门当户对】

  这里说的门当户对指的是:志同道合、人格平等。因为,等量才能交换,平等才能交往。不平等的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其“友谊”也是不能长久的。没有共同的追求,很难有共同的语言。只有真正的志同道合,才有真正的欣赏、理解、关心和支持。理解是相互的,不理解也是相互的。臭味相投的人,是把臭闻成了香,他们其实也是门当户对。

  【交友基本原则】

  玻透透人喜,人真诚人爱。物洁人喜,人纯人爱。只有心诚,才能友多。用人先看忠,交友先看德。路滑路难行,人滑人难信。无人愿住危险的房,无人愿交奸猾的友。买物重质量,交友重品德。夫妻贵在忠贞,朋友贵在忠诚。把最诚的心给予无心之人,把最深的情给予无情之人,是人生最大的悔恨。交一个品德不良的朋友,等于在身边埋了一颗定时炸弹。因此,我们交友时,切记以品德为重中之重。这是交友的基本原则。词知义才敢活用,人知德才敢深交。宁愿无友,也绝不要交无德之友。

  【不卑不亢原则】

  不卑不亢是做人的原则,也是交友的原则。我们需要友情,但我们不能低头哈腰地去乞求友情,也不能为维持友情而卑躬屈膝。当然,也不能以老大哥自居,居高临下。真正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兄弟,无尊无卑、无贵无贱。强扭的瓜不甜,强交的友危险。强做的生意易赔本,强交的朋友易受骗。

  【用心看人】

  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人心。人心是人的本质。一般事物的本质就难以发现,何况人的本质呢?关于本质的认识是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获得需要的是感官,理性认识的获得需要的是聪明的大脑、心智。

  【交友在交心】

  只有心近,才有身近。心近近眼前,心远远天边。交友就是为了交心。真正的朋友主要的是心灵的相交,若心灵不能相交,其他方面的交往是不会有强大的粘合力的,所谓的友谊也是不会长久的。

  【大事见人心】

  小事见人面,大事见人心。有的朋友不经大事你是看不清他的真面目的。因为,一般的小事,他都能表现得很好,一遇到大事需担责任、担风险时,他就会当缩头乌龟。这样的朋友,其实不叫朋友,或叫“二般”朋友。所以说,大事是验证真假朋友的“试金石”。

  【日久见人心】

  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要想看得清必须站得近。物不用不知优劣,果不吃不知苦甜,人不交不知好坏。书不读不解,人不交不知。但是,真正地了解一个人,不是短期的交往就能完成的。书解需要百编读,人知需要百次交。书越读越明,人越交越清。我们的先哲早就教导我们: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交友在平时】

  无往就无来,无交就无情。不支就不会有收,不往就不会有来。别怨他人今天不来,只怨自己昨天不往。商品买在必用时,朋友交在不用时。平时不修路,行时无路走。

  【珍爱友谊】

  友谊之线不敢轻易割断,别说不易接上,就是再接上也是会留下“结”的。伤口易愈,疤痕难平。爱情的花朵需时时用爱意去浇灌,友情的小草需时时用友谊去滋润。所以我们要精心地珍爱友谊这枝娇嫩的花朵。怎样珍爱呢?请注意以下几点:

  一、看重情义。宁愿失钱不失情,宁愿失财不失义。夫妻重在恩爱,朋友重在情义。以诚才能换诚,以信才能得信。树怕伤根,人怕伤心。情重于金,义重于银。朋友之间只有把情义看得很重要,才能不伤对方的心,才能维持永久的朋友关系。

  二、多怨自己。非常合脚的鞋难买,非常合意的友难找。事要多看好处,人要多看优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反省自己,多看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是解决一切矛盾的灵丹妙药。

  三、早除误解。朋友的反目成仇,大多是由于误解。误解之结不早早解开,只能是越拉越紧,越不易解。为误解反目成仇多不值得呀!

  【学会看人】

  朋友按远近可分几种,知己是最近的朋友,其次就是一般的朋友,这种朋友占绝大多数。不远不近,不易矛盾。对待一般的朋友,不要交往得太深,太深了易产生矛盾。保持一定的交往距离,而更有利于维持良好的一般朋友关系。

  知心者交心,相识者交口。相识不一定是朋友,朋友不一定是知己。朋友易得,知己难得。把知心的话说给不知心的人听,只能让人偷心,让己伤心。人最难得到的是真情,人最难遇到的是知己。无话不谈的朋友是相互的,不是只有你对人家无话不谈。

  不讲原则的友情不是真正的友情,而是纵容。真正的朋友不只是欣赏,还有关心的监督、善意的批评、及时的提醒等,而不是你好我也好。迁就自己自己败,迁就朋友朋友坏。迁就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之所为。

  真正的朋友,你有就是我有。一方举起了奖杯,一方应该去拥抱握手。绝不应是不理不问,绝不应是低就走。几十年的老同学、老朋友,看到了对方在某些方面好于自己,就嫉妒羡慕恨,是不应该的。嫉妒,犹如在朋友之间燃起了一堆大火,烘烤着别人也烘烤着自己。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就应该是:对方高兴也手舞,对方悲伤也泪流。

  愿各位,都能交到:好朋友,真朋友,永远的朋友。

朋友,爱人

  我的一个朋友说,找朋友要找聪明的,有义气和傻气的。她解释:“跟聪明的人做朋友,自己才会进步。有义气的朋友可以信任。有三分傻气的朋友,不会斤斤计较。”
  我笑笑说:“找爱人不也是这样吗?”
  谁会爱上一个笨蛋?或者说,谁会明知道某人是笨蛋而仍然爱上他?
  跟一个聪明的人谈恋爱,不管将来有什么结果,不管是他伤害了你,还是你伤害了他,毕竟比较值得。起码,在你那张爱情履历表上,你爱过一个聪明人,而不是一个没让你进步的笨蛋。
  爱情是一所最好的私人补习社,你爱的那个人越聪明,你也会变得越聪明。人生能爱几回?要是可以选择,要是你有这样的福气,当然要选聪明的那个人。
  聪明却薄情,那很可怕。所以,要爱一个聪明又有义气的人,男女之义酷似朋友之义,不过,男女之义更深情和温柔就是了。即使有一天分开了,当你需要他,他还是会全力以赴。只有这种爱人,才不枉你爱过一场。
  聪明,有义气,最好也有几分傻气吧?他会陪你做那些孩子气的事。你的笑话他听得懂。他说的笑话常常让你莞尔一笑。他的幽默感是你永远不会觉得日子沉闷。
  然而,同样的三个条件,爱人终究是比朋友难找的。说到底,我们并不介意朋友没那么聪明。
  一个男孩子爱上了一个已经有男朋友的女孩子。他向女孩表白,女孩答应跟他做朋友。故事的结局,大家也许都猜到了。他们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男孩很关心女孩,可是,两个人都知道,有一个障碍是跨不过去的——女孩不会放弃一起多年的男朋友。
  于是,这个男孩毅然放手,心里却舍不得。见不到女孩的日子,他依然忘不了她的身影,没法不去想她。男孩幽幽地告诉我,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放弃也是一种美,虽然有时它令人心碎,但面对崇高时我不得不收起心中的思念,因此,尽管我满含热泪,还是会真诚地往后退。”
  没法不放弃的东西,总是美丽的,尤其是没法不放弃的爱情,仿佛都在身后闪烁着一道星河。
  在爱情面前,崇高的往往不是理想,而是成全。
  为了成全她跟另一个男人,为了成全她的幸福,只好孤独地往后退,装出一副潇洒的模样转身离去,暗暗欣赏自己的崇高,却又禁不住几番回首依依,暗恨自己的崇高。
  要是可以选择,谁又愿意孤独地崇高?
  有时候,真诚地后退,只是因为没有被选上。
  可是,何时才可以收起心中对你的思念?
  思念却总是愈想收愈是泛滥成湖。
  他多么想不负责任的告诉她,其实,跟他一起,她是会比较幸福的。

吃一种心情

  好朋友去学做黑森林蛋糕,我当然必须“坐享其成”。
  一个蛋糕,我占半个。
  蛋糕有时候真的是罪恶的食物,每一口都是反式脂肪,吃多少进去,腰围就胖多少。可是,有时候就是很想吃蛋糕。
  吃蛋糕,吃的是一种心情,他是甜点中的桂冠,世上有很多比他好吃的甜点,却只有它能拿来庆生。我们都不会忘记自有记忆以来吃到的第一个生日蛋糕。我的那个生日蛋糕是粉红色的,蛋糕上面有两朵玫瑰花。我不记得那年我几岁?四岁?五岁?味道我也不记得了,只记得它的样子。
  其实不是生日蛋糕,吃蛋糕的心情也总是愉快的。它就像一瓶粉红的香槟,每一口都能让你把烦恼和悲伤暂时抛到脑后,明天的事明天再去想吧。
  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岂会事事尽如人意?我们总是沮丧地发现,自己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甚至并不是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却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我们往往有太多的欲望,要面对太多的诱惑,我们也有太多的理由去自怜和放纵。那么,吃一块蛋糕吧,或者喝一口酒,明天再清醒过来,告诉自己,香槟有时,蛋糕有时,烦恼有时,可惜,青春也有时。
  我们的生命容得下偶尔的自怜和放纵,却容不下这两样东西没有尽头。光阴弹指过,下次吃蛋糕的时候,也许已经花白了头发,掉光了牙齿,吃蛋糕的心情也永远不一样了。

熟人厌烦症

我是在11 路公交车上遇到菲利的,他是我的老同学,大学四年,我们是公认的铁哥们,连衣服都互相换着穿,所以,我们极其夸张地来了一次拥抱,煞是令旁人羡慕。

彼此问候,才知道我们都在墨西哥,他结了婚,我也有了家。所以,我竭尽全力地寻找关于工作、家人、小孩的话题,可惜,当初经常秉烛夜谈的我们似乎少了许多默契,只那么三言两语便结束了。

我有点尴尬,看菲利,他也不断地往窗外看,时不时向我挤出一丝刻意的笑容。这情景让我很难受,窗外挤满了抢道的出租车,死死地把我们堵在中央,好不容易爬进一段,刚好又遇上红灯。

时间很难熬,好几次挑起话题失败后,我只想赶紧下车,可是,前面还有一座很长的桥,而且,桥头还有个收费站,有一次为了交过桥费足足等了四十分钟,所以我很害怕,当然,不是因为公交车的堵塞,而是无法面对眼前的菲利。

在过桥前的最后一站,我霍然起身奔向门口,临下车那一刻,赶紧回头跟菲利打招呼,说先下了,以后常联系。他竟然站着,手里提着一大袋食品,爽朗地说,好,以后多聚聚。没想到菲利变化这么大,墨西哥真是磨炼人啊!明明没什么话说,他还说多聚聚。不过我不怪他,我说常联系也是客套话,在公交车上这么久,我们连联系方式都没留下,还怎么联系!

骄阳似火,虽然要步行过桥,但我心里轻松,走一段路总比两个人熬在车上强,再说了,过桥还要多收一块钱,我不亏。

难得步行看看桥上的风景,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曲,心里盘算着过桥后拿一块钱给儿子买根棒棒糖,那家伙一定会抱着我的脖子使劲亲吻,哈!我忍不住提高了音调,可我耳朵里听到的并不是自己的声音,桥对面走来一人也在使劲哼同样的小曲,我扶了下眼镜仔细一瞧,心里重重地“咯噔”了一下,那人竟然是菲利,他看见我,立马也呆了。

他竟然往回走,难怪我下车的时候他站起来了,他宁愿过桥后再回来也不愿与我一起下车再聊上一段。好不容易才缓过神来,我们互相笑笑,说真巧啊!家里孩子等着吃饭呢,回头见!说完便逃也似地往前走,谁都不愿问为什么走这么长一段。

和菲利擦肩而过那一刻,我分明看见他脸上多了一丝沧桑,一双眼睛老在躲闪。我知道,他不再是当年的他,可是,我还是当年的我吗?骄阳已躲进云层,我仍觉得全身发热,加快脚步,只想赶紧走完剩下这段桥,也不买棒棒糖了,直接回家,拿面镜子好好瞧瞧

真正想的人他们总是什么都不说

我们总是一边抱怨生活的无聊一边羡慕着那些行动者,每个白天浑浑噩噩,每到晚上又懊恼的恨不得登时死过去,并且咬牙发狠明天一定要怎样怎样。我想,每当我们说“我想怎样怎样”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真的想,而是想让别人看起来像是想怎样怎样。真正想的人,他们总是什么都不说,一扭头找人借个自行车,骑着就走了。

周六晚上回南京,在候车大厅看到一队自行车爱好者,穿着专业的衣裤鞋子,拎着自行车前轮,有说有笑,浩浩荡荡。

上了高铁后我和其中的一个女孩子攀谈,原来他们是从南京骑到镇江,然后坐火车返回。这只是他们周末的一个小旅行,他们还去过山东、河南、浙江、安徽。

我看着姑娘晒出斑点的脸颊和稍显壮硕的大腿,觉得羡慕,发出了“哇你们好厉害,真是羡慕!”的感叹。姑娘笑笑说:“这有什么难?你也可以!”

我说:“我没有自行车。”

她指指另一个高个子男孩说:“你看他,大伟,他也没钱买车,都是借别人的车骑。”

我说:“啊?这样也行?”

她就笑了:“为什么不行!我们每次骑行不是所有人都会去,他就借那些不去的人的车。一辆好车几千块钱,他还是个大学生,正自己偷偷攒钱呢!”

我说:“我没经过专业的训练,坚持不下来!”

她说:“我们今天出发的时候是二十几个人,中途有几个坐巴士回去了。坚持骑到镇江的有十几个,还有几个骑行回南京,我们觉得体力不够的就坐火车。现在公路交通很方便,坚持不住就坐车回去呗。”

听她这么一说,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有个朋友,家是苏北农村的,北漂,拿着一个月6000元的工资,每早在地铁里看电子书,晚上吃着泡面打dota,再过4年就30了。他常常跟我抱怨,说到最后就一句话:“他妈的混个屌北京,还不如回农村。家里两层的小洋楼,至少吃的新鲜住的舒服!”

我就说:“那就回去啊!”

他就说:“怎么可能!”

我说:“怎么不可能?明天递个辞职报告,然后买张火车票,不就回去了吗?”

而他总说:“得了别闹了。”

我哪里闹了?辞个职,买张火车票,这很像开玩笑吗?

我大学室友,她某天在一本旅游杂志上看到了一张照片,是一个女画家在巴黎街道边的小咖啡馆里给路人画肖像的工作照,喜欢的不得了,剪下来贴在床头,每天都和我们说她要去法国当画家。

我们当然都笑她,说她在做梦。我们不断告诉她那些她比我们更清楚地事实:你父母是工薪阶层,出国要花很多钱;你根本没有画画基础;法语很难学,你甚至不会发小舌音;就算去了法国也不一定能留在那里,搞不好还是要回来……她不理会我们,在我们都忙着拍摄毕业作品不可开交的时候,她报名学法语。

有一次我和她在图书馆熬通宵,我写分镜头,她在啃法语书。我熬的两眼发直,一抬头看到对面的她:左手边是一只大大的书包,高中生才会用的那种双肩背包,右手边是一个学校跳蚤市场上淘来的电子词典,面前堆着两三本字典和法语书,她一边念念有词一边写写画画,眉头微微的皱着,佝偻着腰。那一刻我被她感动得一塌糊涂,觉得她一定会成功。

去年她赶回来参加我的婚礼,并送给我一副她画的小画。席间我们出来吹风,她烫着大波浪的长发过腰,染成大红色的指间夹着一支长长的女士香烟,竟然一点都看不出当年书海里啃字典的小女生模样。

她说:“你记不记得有一次我们两个在图书馆熬夜啃书?我觉得你认真画分镜头的样子真好看,我差点动摇,想留下来和你们混中国的影视圈,哈哈!幸亏……”我接下去:“幸亏你坚持住了!”

她说她现在是一名摄影师,偶尔也在广场上给人画肖像,她说欧洲经济不景气准备回国,她说她还是没学会小舌音,她说你看你们都结婚了就我还混呢……她临走前我们俩都哭了,她说她很想回来,果然被当年的我们说中了。

而我知道,她不会真的回来,因为,如果她真的想回来,那么一定是上网查最近的机票,就和当年她二话不说,把室友的钱借了个遍去报法语班一样。她的人生和我们是真的不同。

我们总是一边抱怨生活的无聊一边羡慕着那些行动者,每个白天浑浑噩噩,一天当中做出的最大的努力就是思考中午该吃西红柿炒蛋盖饭呢还是炒米线呢,而每到晚上夜深人静扪心自问,又懊恼的恨不得登时死过去,并且咬牙发狠明天一定要怎样怎样。

我想,每当我们说“我想怎样怎样”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真的想,而是想让别人看起来像是想怎样怎样。真正想的人,他们总是什么都不说,一扭头找人借个自行车,骑着就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