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男朋友的第一标准是什么

近来,很多朋友们问我,找男朋友的第一标准是什么?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脾性。

脾性?朋友们对这个词有些陌生,问我什么意思。

我说,脾性就是脾气和习性啊。

如果说看对眼决定了在不在一起,那么脾气则决定了在一起多久,习性则决定了能不能一起生活下去,能不能结婚走一辈子。

学妹小雪哭着给我打电话,我急忙赶到了她们寝室,小雪一直哭个不停,那场景,真活脱脱像孟姜女哭长城那么撕心裂肺,我一边拿着抽着面纸递给小雪,一边问她怎么了,因为她的脸颊上有一块伤口。她却只顾着哭,什么话也不说,就在我耐心快要用完的时候,她的舍友看不下去了,跟我讲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学妹和男朋友小唐闹口角,本来两个人只是拌拌嘴,后来,两个人吵架各有各的理,各不甘示弱,学妹不知道说了什么后,小唐忽的站起来,猛敲了一下桌子,把凳子踹开,气呼呼地走了,教室的门也是被小唐甩上的。因为小唐的力气比较大,凳子木头的,凳子撞到墙飞出来的木屑蹭到了学妹的脸。学妹惊叫了一声,却还是没阻挡住小唐离开的脚步。

学妹就哭哭啼啼地回来了,舍友帮她把伤口处理了一下。我纳闷了,到底是什么大事让小唐这么生气,还把凳子都摔了,这也太过分了吧。

学妹好不容易平静下来,我才听到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学妹因为在忙没看到小唐的电话,小唐去找她的时候看到学妹在跟同一部门的一个男生在讲话,火就上来了。

我问,小唐的脾气一直都这么火爆吗?

小雪唯唯诺诺不说话,她的舍友说,是的,以前也有过小吵,小唐经常吼小雪,都是小雪主动去找小唐和好,撒娇,两个人就又重修旧好了。

我勒个去,有个脾气这么差的男朋友,真是为难脾气这么好的小雪了,竟然能够忍耐多久。我看着小雪唯唯诺诺的样子,突然就觉得可怜又可恨,可怜的是被吓成这样,可恨的是小雪的无能,为了这样一个脾气差的渣男屡次放下自尊去主动求好,真是……

这种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拍桌子摔凳子甩门的渣男,早该下地狱了好么。

我说,分手吧,再不分手,你信不信,以后你会过得更辛苦,脾气这么差,你的爱,根本不值得放在这样的男人身上。

一个男人,是应该有气度和胸怀的。为了一件小事,就动辄摔东西的男人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跟着这样的男人后面以后只会更受罪更受委屈更吃苦。

男朋友的脾气真的很重要。

如果有小唐这样的男朋友,你们的恋爱每天都是战战兢兢的,受尽委屈的。相反,恋爱本不该是这样,是应该让你感到幸福和快乐,你发个小脾气他会哄着你,他有什么不开心你也会哄着他。因为谁都有坏脾气,但是坏脾气也是有限度的。

脾气好的男朋友,他也一定是忍耐力很强的,忍耐力强,说明了他必定不焦躁不急躁,做事情很稳,会让你也觉得很舒适,甚至让你放下自己的小性子。

说完脾气的重要性,再说说习性的重要性。

表姐结婚前和表姐夫曾经同居过一段时间,那段时间,表姐总打电话给我,说心情很苦闷,她发现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后才发现表姐夫有很多生活习性她不能接受。

比如,生活在一起后,才发现表姐夫抽烟很厉害,也一点不顾忌表姐,抽烟很随意。

比如,表姐夫的袜子两三天换一次。

比如,因为表姐起来煮早餐,表姐夫后起来却从不叠被子,说晚上也会睡觉,叠被子有什么用。

这跟表姐的生活习性一点也不吻合。光是在床上抽烟这一项就能表姐很不舒服。

我问表姐,这些你都能接受和忍耐吗?

彼时,表姐因为和表姐夫已经双方家长见过面了,两个人的事基本上也定下来了。表姐沉默了会,说,叠被子和袜子我都能接受,大不了我催促他多换袜子,早上起来我再去叠被子,在一起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可能生活习性都是一样的,总要忍耐一些,尝试着去接受一些,可是在抽烟这件事我真的很受不了,闻到烟味我很不舒服。

我了然,我说,表姐,那你可以和表姐夫商量下,我觉得你们都快结婚了,而且表姐夫也不是那么不讲理的人,他也一定会体谅你的。

实在接受不了的,不要委屈自己忍耐。

因为你们以后是要结婚过一辈子的,你能忍的了一时,不能忍一世吧,以后结婚了到了你忍不了的时候到时候婚姻出现裂痕,就已经晚了。生活美不美妙,习性很重要。

表姐说她知道了,后来她也确实跟表姐夫谈过一次。

表姐夫爽快地接受了表姐的建议,也跟表姐道歉说,在床上抽烟确实不好,还让表姐吸了二手烟,这点他忽视了,以后一定会注意的。

表姐夫再也没有在床上抽烟,也再没有当着表姐的面抽烟,总是一个人在院子里抽完烟再进房间,表姐很欣慰,也愿意为他忍受其他一些习性,两个人过得很幸福。

说到底,能不能走的更远,就是看双方能不能互相磨合双方的习性。

脾气和习性统称为脾性。那男朋友脾性到底有多重要?

脾性不好的男朋友,你就像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一样,喘不过气;脾性不好的男朋友,会让你伤心难过流泪委屈;脾性不好的男朋友,会让你无法忍受跟他一起生活,随着争吵越来越多,两个人也会越来越远,会让你在爱情里卑微地跟尘土一般。

脾性好的男朋友,会给你他应有的宽容,大度和体贴;脾性好的男朋友,会给你该有的忍让,会愿意与你去磨合,去解决每一次争吵和分歧;脾性好的男朋友,不会让你太过迁就他,不会让你太过委屈自己,会让你舒适地跟他一起过日子,甚至愿意让你跟他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

所以,有个脾性好的男朋友真的很重要。

所有的坚持不下来,都是因为不够爱

我是个天生运动盲。从上学起,体育课除了仰卧起坐其它一概不及格。军训站军姿每天必晕,800米测试勉强跑下来,轻则眼前发黑天旋地转,重则虚脱倒地动弹不得。闺蜜阿华曾极度不解:“你那两条大长腿,一步顶人家两步,怎么可能跑不快呢?”

直到后来一次课间操,我俩结伴去厕所,她几个箭步就把我甩出两条街,回头看我吭哧吭哧地追,她大呼:“你那两条腿是在原地打井吗?都快被你跺出坑了,你倒是往前跑啊!”

我委屈:“我已经很努力地往前挪了…”

天生体弱,又是懒病重度患者。我空喊运动已喊了几年,毫无起色。各种装备置办齐全净成摆设。办了健身卡舞蹈卡瑜伽卡,统统打了水漂。

公司同事在去年自发成立了一个“跑团”,成员有男有女,每周固定时间晨跑夜跑,坚持训练,还组团参加了9月份长岛的半程马拉松。

跑团的发起人,是我们公司有名的长腿欧巴,曾是一名专业运动员。所有懒病患者,都特别会给自己找台阶下。我也不例外。

以前看他QQ签名“凌波步伐,恒跑无限”,我就宽慰自己:“人家是专业选手,体能、耐力、技巧,岂是我等凡人能比。”然后纵容自己继续懒下去。

直到今年一次出差途中聊天,我说:“真羡慕你们这些天生爱跑的人。”

他瞪眼:“啥?你可知道我之前的十年训练都是痛苦和摧残。”

那一次,我才了解这个跑男的成长史:10岁成为体育生,直到20岁,一直接受中长跑专业训练。那十年,他一听训练计划就头疼,鞋都不愿意穿,一想跑步就痛不欲生度日如年。直到停训,终于彻底摆脱了集训的折磨,告别了被迫比赛、拿名次的压力,便再也没跑过。人闲散下来,开始沉迷于打游戏、打牌、钓鱼、踢球、抽烟,一转眼,曾经的追风少年已近不惑。

我说:“原来你这么不靠谱啊!我原本还想写写你的光荣事迹呢!”

他说:“你千万别写什么‘跑步锻炼了意志、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多么多么荣耀、通过不懈努力实现目标’之类的鬼话。那全是瞎扯蛋,全是给运动会投稿的废话。我现在重新跑步,再也不用为了拿名次、得第一而跑,就是享受这个过程,享受跑步本身带来的快感”。

2015年,停训近二十年之后,他重新踏上跑步的征程。经过6个月的锻炼,可以轻松完成半程马拉松,并已在积极准备2016年的马拉松全程。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同事加入跑团。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影响,即使在寒风呼啸的三九天,坚持从暖被窝里爬出来,去繁星点点的操场上、车少人稀的马路上,享受无以伦比的畅快。

“我体验过滚滚热浪裹袭或是寒风扑面融入骨血的感觉,见证过繁星点点夜昼更替,聆听过风吹树叶沙沙作响,目睹过林荫大道山水相逢。跑步让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让身体与精神融为一体,这种融合是运动体验的最高境界。

我多年前认识的英语老师Lerry,原本在政府做秘书。对于年轻女孩,这是一份文雅、体面又轻松的工作,被万人艳羡。而两年后她断然辞职离开了体制,打算自己开办英语培训班。

父母不支持,朋友不理解,身边人都笑她傻。

“一个女孩子,又不是长得多美,不安稳上班想干什么?”

“放着铁饭碗不要,不知道多少人挤破头想进来”

“给人教英语有什么出息?能赚几个钱?将来找对象都成问题”

但Lerry很坚定:我不想成天跟一堆枯燥的文件打交道,我喜欢英语,我就要做英语教育。

Lerry是科班出身,有很棒的英文底子。但要靠一己之力开办培训班,没有资金、人脉和资源,绝非易事。她先给中学生做家教,一年内她教过的二十多个孩子,不但成绩直线上升,并且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被家长逼迫,变为主动自发地学习。Lerry的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当年年底,她终于在租来的一间十五平米的储藏室里,开办了第一个英语培训班。

Lerry不是美女,北方姑娘的高大身材,小眼睛,单眼皮,大脸盘,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很多。天生没有弱柳扶风我见犹怜之态。她风风火火地印宣传单,起早贪黑地备课,研究教学方法,查找国外教材,联系外教老师。她不化妆,不追剧,不逛街,甚至顾不上谈恋爱,把全部精力倾注到这份小小事业上。

当23岁的我坐在Lerry的办公桌前,做完入学前水平测试,交完三个级别课程的费用时,她已年近三十。她的培训班,已从简陋的居民区储藏室,搬到了一栋小办公楼的一楼。她租了一层的一半面积,两间做教室,一间做办公室。她聘请了两名英国外教,三名英语专业的高材生。

我崇拜地看着她:Lerry,你真厉害,这么多年自己坚持下来。

她笑着眯起眼睛:小李,当你真的喜欢一件事,再难也能坚持。

十年过去,我早已离开原来的城市,林结了婚,生了孩子,扩大了培训场地,引进了远程学习设备,已成为当地最知名的培训机构。每次我出差回去,路过林的办公楼,都能看到门口写着“国际语言学校”的牌子。

小时候的语文课讲达芬奇画蛋,我颇不以为然,嗤之以鼻。

少年懵懂,不明白有人全力以赴登上山顶,并不是为了世俗的成功,而是为了这一程的全部美景。步入中年我才懂得,你愿意用时间、精力甚至生命去认真对待的,就是你真正最爱的。

你有多热爱,就有多努力。

你有多发自肺腑地想做,就有多锲而不舍的执着。

你有多少忐忑怀疑,就有多少退却的理由。

你有多少迟疑犹豫,就有多少放弃的借口。

这些年,我有过太多虎头蛇尾的计划。

比如跑步——天太冷,夜太黑,今天下雨,明天刮风,最终放任自己眼一闭心一横,继续缩在被窝里见周公。

比如跳舞——办了舞蹈卡,买了练功服,又抱怨年龄太大,骨骼太硬,下腰太累,劈腿太疼。

比如学英语——上班太忙,中午犯困,晚上太累。单词记不住,语法分不清,口语听不懂。多年过去,一无所成。

比如赴西藏——怕体力不支,怕高原反应,担心晒伤皮肤,担心各种准备不足。

时间就在拖沓纠结中蹉跎而逝。

激情就在瞻前顾后里消耗怠尽。

原来大多数时候,我口口声声的喜欢,其实喜欢的只是新鲜。

我信誓旦旦的决心,只是一时热血的冲动。

我所谓的热爱,不过是浅尝辄止的肤浅。

一再对自己妥协,任何一丝微小的困难和障碍,都成为拦在面前的高山大海,跨不过去,迈不过来。最后不了了之,心安理得地放弃,再开始另一段自欺。

公号写了整整一年,不觉间竟然积累了十几万字。几次被读者问:你要上班,要带孩子,要出差,要加班,哪来的时间看书写字?

我静下心来审视自己。原来,只要想做的事,再忙再累也能挤出时间,而你从前所谓的没时间,其实都是不想干。

前几天,毕业十几年的大学同学发来微信:真没想到你和刘同学能结婚。当时咱全班都认定你俩一毕业肯定玩儿完。没想到这么多年的异地恋,你们竟然坚持下来了。

一份事业,一个习惯,一段情感。

在艰难中坚持做一件事,都像一场异地恋。

所有的坚持不下来,都是因为不够爱。

萤囊映雪,凿壁偷光,闻鸡起舞,牛角挂书。从前我只知这是励志故事。现在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境界,一种热爱的高度。

只要够爱,就足以跨过深渊大河,持之以恒乐在其中。

只要够爱,就可以为其拼尽全力,穷尽自己一切可能。

婚姻里的断舍离

每年,我会从婚姻中逃离15天,是一种近于完全的逃离,每天只剩下一个问候的电话。

宝宝刚断奶的那次出逃格外艰难。纠结很久,我还是踏出家门。提心吊胆地在外面呆了5天,却发现家里一切都好,包括刚断奶的宝宝,她对于母亲的短暂离开表现出超然的淡定。

我失落地发现,并非他们断不了对我的依恋,而是我自己断不了对他们的挂念。

总听到太太抱怨家庭占去自己太多时间,不能与朋友一起,不能一个人旅行,连买东西,都由逛街变成了网购,一只眼睛盯着孩子,一只眼睛盯着屏幕。抱怨是最容易的选择,却很少有人去想,究竟是生活将我们推到了背负重担的境地,还是自己断不了做婚姻主人的执念?

一边抱怨负担很重,一边抓得更紧,太多女性需要在婚姻中来一场断舍离的革命。

断,是断了做永恒女一号的执念

丈夫离不开自己,孩子离不开自己,家离不开自己,你果真那么重要,还是缘于内心的不安全感,而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于宇宙中心的位置? 如果你习惯性站在家人角度想问题,现在请摘掉远视眼镜,站在自己的角度做一次选择。

如果你想要逃离,就真的逃离一次。一天也好,一周也罢,完全站在你自己的角度,考虑自己的需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你会发现,家人并没有因为你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喜欢你,就世界坍塌,生活一如既往,之前的担心原来只是你的一厢情愿。在你不做太阳的日子,床单的确一周没换,马桶确实脏了一点,每天晚餐都是凑合, 然而他们过得很好,父亲带孩子尝试了不一样的活动,孩子的脸上有不一样的阳光。

家人并非每时每刻都需要你,过去,让你感到压力巨大的并不是他们,而是你自己心中关于“家人每时每刻都需要我”的执念。

舍,是舍弃多余的东西

什么是婚姻中多余的东西? 关于婚姻的所有完美主义的期待与想法。

林语堂说过,婚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是一加一的民主,一对一的自由。

婚姻是底线之上,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艺术,如果你希望他每天说“我爱你”,不如你先亲口对他说“我爱你”,婚姻不是改造一个人,而是容忍一个人。

每天说我爱你,每天一个亲吻,每天在你的朋友圈留言十条以上,要求他对你始终保持恋爱时的热度…… 这不是经营情感,而是公主梦。如果舍不了公主梦,就不会有平和的婚姻。爱情是点心,婚姻是正餐,点心可以极尽华美,正餐却是粗茶淡饭最健康。

离,脱离对幸福婚姻的执着

每个人走入婚姻,都是为了白头偕老,一生幸福,然而,婚姻就像爬山,爬得慢的人,难免遇到崎岖的山路甚至雷雨、狂风、泥石流,而爬得快的人也并不幸运,当他们站在山巅,环顾前后左右,无论哪一条都是下坡路。

婚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它面前,幸福这个词显得过于单薄、武断。

当你想说话的时候,有一只耳朵可以倾听,当你生病的时候,有一个身影给你勇气,至于他是不是真的理解你,重要,却也并不重要。我们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活在自己的偏见里,这才是我们感觉孤单的原因。

如果你不再问自己“我幸福吗”,你就是幸福的。你的眼睛应放在每一天的生活,快乐地照顾花草,欣赏孩子微小的进步,感恩丈夫提醒你带钥匙,感谢办公室,它为你提供婚姻避难所。

每一天,都有许多值得感恩、欣喜的事情,而倘若你总想将朋友圈里看到的所有恩爱品种,全部“穿”在自己身上,你不仅今天得不到幸福,并且永远得不到幸福。

我会爱你多久

我第一次听到《How long will I love you》(我会爱你多久)这首歌,是在看电影《About Time》(时空恋旅人)时,相爱的两个人一起乘地铁去上班,在地铁通道里,卖唱的艺人欢乐地对着他们唱着这首歌。那一瞬间,似乎空气都是闪闪发亮的。然后,我就再也没有忘记那首歌。

在爱情里,人们常常会问对方是,你会爱我多久?但是,我们好像很少问自己,我会爱Ta多久呢?很有意思的是,这两个问题似乎透露出,相比付出爱,人们更期待得到长久的爱。这让我想起“博弈”这个词。

“爱情是一场博弈”这句话,很多人一定听过并且同意。在以前不成熟的年纪谈恋爱,我也这么觉得。博弈什么呢?爱与被爱的比例,付出和得到的比例。可现在,我却深不以为然。

因为,认为爱情是一场博弈的人,大多是内心没有给自己足够安全感的。就像内心有个洞,需要对方许诺爱你天长地久的誓言、需要一次次确认对方爱自己,去填补内心那个洞。遗憾的是,这样的填补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很难爱得享受和愉悦,而常常活在患得患失中。所以,会有那么多人的爱情和婚姻亮红灯,会有那么多人在夜晚因爱伤神流泪,一遍遍看手机等对方的微信,不顾及自尊而做出伤人伤己的事情……

记得我和J先生去领结婚证时,在颁证仪式上,有这样一段宣誓:我们自愿结为夫妻,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肩负婚姻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谅互让,相濡以沫,钟爱一生!今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无论青春还是年老,我们都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同甘共苦,成为终生的伴侣。

我很喜欢这段誓言。在我宣誓完的时候,我相信自己愿意以最大的能力去实现它,也相信J先生如此。可是,我不会去强求他一定要做到,因为做好自己已不容易,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剩下的一切,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办法。

闺蜜看了我婚后的一些照片,惊叹道:“我怎么觉得你结婚后比以前更漂亮更有光彩了?”我想,那是因为我爱得平静。

每天我会过好自己的生活,想他了,就拿起手机给他发消息告诉他,然后放下手机接着做自己的事,并不会守在那方小小屏幕,等待他一句“我也想你”;我看见他可能会喜欢的东西,买下来送给他,并不会期待他同样回送我礼物;我给他打电话,如果他没有接到,我也不会胡思乱想再连续拨号,而是做自己的事,他看到自然会回给我;我爱他,会每天睡前对他说“我爱你”,但并不会一定要他也回我一句“我爱你”,因为爱都体现在平日生活的一点一滴里,我有用心体会到……

大多数人都在感情里跌跌撞撞过,患得患失过,哭过笑过,而如今我才知道,爱得平静是最舒服的一种状态。如走在森林的小路中,全身都在被清新的氧气滋养。

舒服在爱情里重要吗?当然重要。就如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在二十岁左右的年纪,都会迫不及待地换上高跟鞋。无论哪个大牌的高跟鞋,穿大半天下来,双脚都会累得不行。可是为了美丽,还是会有很多人对高跟鞋前赴后继。我和很多朋友一样,也曾买过很多高跟鞋,可是到后来高跟鞋都被束之高阁,除非一些活动或宴会场合需要,我才会拿出来穿。平日里,更爱穿让双脚舒服的平底鞋或者休闲鞋。走在英国街头,大衣配休闲鞋、连衣裙配平底鞋比比皆是。穿的人舒服,看的人也养眼。我们都是到了一定年纪,会发现与潮流和美丽相比,让自己舒服才更加重要。爱情也如是,跟少不更事时的反复折腾和无休止的在纠缠相比,爱得舒服才是王道。身体和内心的舒服能够带来稳定的情绪,所散发出来的能量也能正面影响到给身边的家人爱人朋友。

如果真正地爱一个人,首先学会的不是如何爱人,而是自爱。只有真正懂得自爱的人,才会逐步建立起内心的安全感,才会知道如何用对的方式去对待爱情和爱人。当你足够的爱自己,你的感情系统能够自给自足,你就不会再不断地向别人索取爱和关心,而是能够自在情愿地付出,且不因此为资本去向对方进行情感绑架。如此,才不会在每一份付出开始之时,就开启计较模式,希望着对方要同样甚至更多地回报自己。没有这般计较和希望,就不会有失望,也不会有由失望叠加而成的无望和绝望。

当你内心有安全感了,懂得自爱了,知道如何让自己过得舒服了,你就不用再问“你爱我吗,你会爱我多久,你会永远爱我吗”这样无聊的问题,不用把心思放在思考如何让对方更爱自己这件事上,也不用把时间浪费在研究那些御夫(妻)术上,更不用把精力浪费在纠结谁爱谁更多一点这件极其没有生产力的事情上。

最怕你不懂识人,却又固执己见

一位姑娘给我留言,说她和男朋友交往刚刚5个月,元旦带回家给父母看,结果却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男朋友走后,父母轮番上阵,希望说服她结束这段恋情,她觉得自己太不幸,太可怜了,也觉得父母太无情太霸道了,人家的父母都是通情达理的,自己的父母却横加干涉,她甚至萌生了要和男朋友一起离开这个城市的念头,但从内心上讲,她还是希望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她问我她该怎么说服父母接受自己的男朋友。

我问她父母为什么会强烈反对?如果只是因为经济上的暂时落后,而人品足够过硬的话,你完全可以坚持自己的意见,但如果父母反对的原因涉及到人品的话,最好冷静下来想想父母的话。

接着,她就详细讲述了这次见面。她说男朋友属于情商比较低的那种,所以见面之前,她已经把上女方家要带的见面礼准备好了,交给他叫他到时候送给自己的父母就行,男朋友答应了。

为了显示男朋友是多么重视自己的父母,她提前告诉父母说:“某某给你们买了什么什么,还说以后要好好孝敬你们呢!”

当时父母听了还挺高兴的,老两口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了土鸡和活鱼,打算好好招待未来女婿。

等到男朋友上门时,她发现之前给他准备的六样东西只剩了两样,父母看了,没说什么,但眼里的狐疑明明白白。

之后,她和妈妈在厨房里忙,爸爸和男朋友坐在客厅里聊天,男朋友时不时地拿出手机看朋友圈,对爸爸的问题比较敷衍,所以惹得爸爸对他的印象不好。到了吃饭时,妈妈做的是葱油鱼,男朋友夹了一筷子说有点腥,这种鱼应该红烧,妈妈脸上就不太好看了。

就因为这些小问题,父母就反对他们交往,我问她:你觉得你父母的反对毫无道理吗?

姑娘说:我知道我男朋友有些缺点,但是人谁没缺点呢?他只不过是情商低一点,人直一点,大毛病是没有的。为什么我父母就不肯包容他呢?

我多想告诉她:姑娘啊!你父母怎么可能包容将来有可能对你不好的男人呢!如果是我,我也不认为这个男人未来会好好对你啊,这几乎是一场可以遇见的悲剧,作为你的父母,又怎可能做到袖手旁观呢?

我问她:你男朋友走后,你父母有问你见面礼的事吗?

姑娘说问了,而且她也偷偷问过男朋友了,为什么六样东西只剩了两样,男朋友说头天晚上有朋友来,就把那烟和酒都开了,还有两盒贵重水果也拆了。

姑娘为男朋友解释道:他有朋友来也没办法嘛,见面礼就是个心意,多和少有什么关系呢?我爸妈就是太古板了,现在的年轻人,随性一点,喜欢刷刷朋友圈,谁不是这样的呢!

听着她不住地指责父母,为男朋友开脱,我除了感慨爱情使人盲目,也为她的父母觉得悲哀。

她要我告诉她该怎么说服自己的父母。

我却忍不住发了另外一段话给她:

首先,我并不认为你父母的意见毫无可取之处,因为在我看来,这个男人也不是你的良配。没错,他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也没有大是大非的问题。但是,未来他对你不好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第一,一个爱你的男人,第一次上门应该主动准备好见面礼,这是对你和对你父母的重视,但他没有。

你爱他,所以事先帮他做了,这也没什么,但是他朋友来,就把这些东西都拆了,事有突发,朋友来了先应下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第二天他应该去补买,但他没有,就拎着这两样东西去你家了,他完全不重视你们家对他的印象,他之所以敢有这些嚣张的举动,正是因为他吃准了你跟定了他的心理。

第二,对于现代人而言,刷刷朋友圈确实很正常,包括我也会,但是作为成年人应该分清场合,在第一次去女方家里,面对未来的岳父,随便敷衍应付,毫无应有的尊重,面对未来的岳母,当面批评,足见一个人的情商之低,一个不知轻重,不分场合的人,在未来的生活和事业上也会越走越窄。

所以未来他的事业很可能不怎么样,反过来会成为一个充满抱怨和戾气的人,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对爱人很耐心很有爱的。所以我认为,你应该慎重考虑你父母的意见。

姑娘听完我的话,很生气,觉得不但没有得到她想要的办法,还让我把她男朋友数落了一顿,最后,她发给我的消息是这样的:我知道有很多人说他不好,但真爱可以包容一切,我相信他很爱我,虽然我在咨询你们的意见,但是我知道,做人最重要的还是听从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判断。

我很清楚,处于爱情中的姑娘,是很难听得进别人的意见的,尤其是不好的意见。

事实上,我是比较喜欢姑娘们能够自己判断,自己做主的。但是,这有一个大前提:当你有足够的智慧促使你作出正确的判断,当你有足够的识人能力时,你当然应该听从自己的意见。但是如果你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和智慧,却听不进别人的建议,那就是悲剧了。

有很多姑娘的恋请都遭遇过父母的反对,当然,小伙子遇到父母阻力的也不在少数,很多人都很苦恼:一边是恋人,一边是父母,我到底该怎么办啊?

如果父母反对只是因为嫌贫爱富,只是因为急功近利,甚至是故意各种刁难,当然可以不听。但如果父母反对的原因是因为对方的人品处事,并且有理有据,那又另当别论了,这时候完全听不进父母的话,一头限进爱情里,往往下场都很惨。

说实话,我并不赞同做父母的干涉子女的恋爱,可是换位思考,作为父母,以自己的阅人经验,很明显就可以看到子女将来的悲剧,干涉几乎是必然的,只是方式方法上可能太激烈了些。

经常听到很多父母反对后坚决结婚,却又不幸福的人感慨:当初如果听了我爸妈的话,我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其实,造成你今天悲剧的并不是没听爸妈的话,而是你不懂识人,却又固执己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