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般配的爱情,往往都是彼此独立

一个大学同学最近分手了。

分手之后她说,我突然发现,我没有朋友。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的眼里只有他,我的世界都围着他转,可是突然分手了,我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回想大学的时候,她每天都和男朋友在一起,两个人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去旅行,总之时时刻刻都要黏在一起,如胶似漆。

她之前有很多朋友,但是自从恋爱之后,这些朋友都变透明人了。

朋友们去聚餐,她说我不去了,我要和男朋友去看电影。

朋友们看电影,她说我不去了,我要和男朋友去爬山。

朋友们去爬山,她说我不去了,我要和男朋友去海边。

朋友们去海边,她说我不去了,我要和男朋友去吃饭。

总是如此循环,她总是把男朋友放在第一位,她说既然恋爱了,两个人就是要时时刻刻甜甜蜜蜜地在一起。

不是朋友们要做的事他们已经做过了,而是她总想着把所有好玩的时间都与男朋友分享。就连原本答应朋友的事,只要男朋友一声令下,说你为什么不陪着我,她就纷纷都推掉,变身男朋友身边的乖宝宝。

时间久了,朋友们只好都识相地退下,再也不来打扰她了。

很多恋人都喜欢用这样的理由去束缚对方,难道你的朋友比我还重要吗?难道我不比两页书好看吗?

可是为什么她和朋友聚会时,你不能去看一部自己很早以前就想看的电影?为什么他去图书馆刷书单时,你不能去上一次自己一直期待的绘画课?

一个人在恋爱里,总是容易过度地依赖一个人,去对方身上寻找安全感,尤其是女孩,不仅不给对方自由空间,连自己的空间也要用爱情塞满。

我的同学她回忆自己的大学时光,发现,除了恋爱,真的没有再交到什么真心朋友,也没用仅存的理智提升自己。

我们很多人都把最好的年华专心修了恋爱学,可最后还是挂科。

当我们再一次把目光放在朋友身上时,朋友们已经有了新朋友,甚至新朋友都已经变成老朋友。而我们连失恋的难过都不知道跟谁说。

其实最好的恋爱,不是时时刻刻做连体婴儿。因为凡是最登对的,必定各独立。

跳舞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姐姐,她从新加坡工作归来学习舞蹈,男朋友去美国修读MBA。俩人打着越洋电话,不亲腻却亲密。

我问她,你们隔这么远,你不想他吗。

她说当然想啊,但是我们的恋爱,他教会我最多的就是如何在恋爱里保持独立。

比如我们一起去过很多国家,每到一个国家,除了两个人都喜欢的地方要一起去,有纪念意义的地方要一起去,剩下的时间就分开行动。

不然好好的旅程被爱绑架,总有一个人会有牺牲的自我陶醉感,认为自己在恋爱里是付出更多的一方。

周末和空余时间,我们一般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会要求对方必须做什么,不会说你必须陪我去逛街,你必须陪我去应酬。不过我也偶尔任性,会提出一点点过分的要求。

这次我说要回国学一年舞蹈,他想要去美国读书,也没什么,我们早就习惯了这一点。不是不想在一起,也不是不想念,可能我们都比较奇葩,觉得让对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是恋爱的一部分。

我们的恋爱不是简单的相互取暖,而是在各自独立的状态里享受爱情。

我们在爱情里,也十分享受让对方做自己。

爱情不是一味的忍让牺牲和奉献啊,最好的爱情,是两个人都独立,是两个人都努力把自己变成更好的人。

可是这并不会影响两个人相爱,独立是一种精神状态,是爱情里的自信和给对方的信任。抱得越紧,才越容易觉得孤独。

尤其是女人,温柔和独立从来都不对立。而对男人来说,爱不是控制与占有欲,而是我给你360度全方位呵护,但是我尊重你的自由。

就像《蔷薇岛屿》里有说:

最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彼此做个伴。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占有,不要渴望从对方身上挖掘到意义,那是注定要落空的事情。而应该是,我们两个人,并排站在一起,看看这个落寞的人间。

你是你,我是我,我们两个人是不同的两个个体,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也尊重每一分冷暖自知的独立状态。

因为凡是登对的,必定各自独立。

男人送女人多少钱礼物,才算得上珍贵

节日当前,有个朋友问我:“好纠结,被两个男人同时追,为了方便,就叫土豪A和屌丝B吧,土豪A的礼物是块比较贵重的手表,屌丝B的礼物很有创意,是张授权说明,上面写着我对他有随叫随到的使用特权,你说,哪个礼物更珍贵呢?我既喜欢A的多金也着迷B的多情,最好同时兼具,姐姐你别骂我。”

亲爱的姑娘,我怎么会骂你呢,多金和多情,谁不爱这两样啊,真是说到女人心坎上。只是,我觉得你的两样礼物都谈不上珍贵。

土豪愿意花很多钱砸你,和屌丝愿意花很多时间砸你,本质上是一样的,那就是——都没拿最好的东西给你。

最重的礼物,是他送给你他自己最稀缺的东西——比如成功男人的时间与草根男人的金钱,都是昂贵的馈赠——这里的“成功”和“草根”仅仅是关于状态的形容词,不带有任何情感意义,千万别敏感,上面的两样礼物如果倒个个儿,土豪随叫随到,屌丝一掷身家,倒真的更用心。

而好的礼物,至少是你想要的,或者是你需要的,平时无意透露,对方便知情达意的送了,才是心心相惜。

你瞧,熟女的讨厌之处就是不再藏着掖着,费力气说好听的假话,我更愿意节省时间和精力成本,直截了当表达观点,把那份客套的力气花在更值得和有趣的事情上。

男人送女人多少钱的礼物才算得上珍贵?

这还真是个技术活。

我听说过的最珍贵的心意,来自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

圣诞节前,妻子德拉一个多月才攒了1美元87美分,即便时光倒流一百年,这也是微不足道的金额,距离一份体面的礼物太遥远。

而德拉有一头天赐的好头发,褐色瀑布般闪耀,为了给深爱的丈夫吉姆挑选一份珍贵的礼物,她犹豫再三把头发剪掉卖了,揣着卖头发的20美元幸福地在店铺间搜寻,为吉姆最重视的饰品祖传怀表配了条白金表链,在此之前,这块古董表一直用寒碜的旧皮带拴着,男主人甚至不好意思掏出来看时间。

德拉回家后把凌乱短发烫成了一头淘气小卷,忐忑等待丈夫下班。

果然,吉姆回家后惊呆了,震惊的原因不是妻子不美,而是——他从大衣口袋取出自己的圣诞礼物,“一套完整的发梳,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色彩正好同她失去的美发相匹配”。

德拉捧着发梳闪着眼泪:“我的头发长得飞快,可是,不送你一份别致的礼物我根本没法过圣诞!快把你的金表拿来,我搜遍全城才找到这个,我要看看它配在表上的样子。”

她把白金表链捧在手心,他却平静微笑:“亲爱的,我卖了金表给你买了梳子,现在,我们做肉排吧。”

一对清寒的夫妻,住在每周租金8美元的公寓,从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铺老板那儿省出一个个美分,却买了两份变成废物的礼物。

可是,还有比这更珍贵和有爱的废物吗?

作为与契诃夫、莫泊桑齐名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经典不是我粗糙的复述所能表达,可是,这的确是我认为最珍贵的礼物。

女人为什么渴盼在每一个特别的日子——生日、情人节、圣诞节、结婚纪念日等等,收到各式各样的礼物,不是她多么拜金,而是,她在意他心里有她的情谊。

不过,既然爱收礼,就要明白收礼的规则,这个规则可不像礼物本身看起来那么堂皇和有爱。

收礼军规第一条:喜欢贵重礼物的姑娘,请接受在经济上被物化以及情感上被边缘化的可能。

土豪愿意砸你昂贵的礼物,很可能是因为他们重视自己的时间成本,并且拿你当作商品消费,他用金钱缩短交流的距离,他并不在乎和你之间真正的理解与互动。

当然,如果你渴望的是别人给予的优越生活,这显然是个不错的机会,只是,收礼之后不要再跟人家谈感情,指望对方真心陪伴,得了便宜还卖乖难免遭人嫌弃,活在当下享受礼物也是聪明选择。

收礼军规第二条:男人能够陪伴你的时间,通常与礼物的贵重程度成反比;每件礼物都送得恰到好处的男人,往往情感经验异常丰富。

除了特殊行业与富X代,极少有男人能相对容易地成功,多金的背后往往是更多的勤奋与付出,一个在事业上升期全情投入的男人,不太可能有充裕时间陪伴左右。

而男人无论多么富有,只要他的钱不是轻松得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赚的,他本能对财富有先天的敏感和敬畏,不会用暴殄天物的方式对待金钱。

男人第一次见面就为你不惜重金地花钱,照料无微不至,这个人最好不要作为结婚对象发展,甚至连朋友名单都删除——首先,他肯定见识过很多女人;其次,他觉得金钱可以搞定一切;最后,他拿你当作一个用钱可以砸下来的女人。

同样,大多所谓的成功男人不管多么喜欢美女,可是,真到娶老婆的临门一脚,最终选择的往往还是具备很强传统美德的女子,或者白手打拼,或者勤俭持家,绝不是眼睛盯在名牌店花钱如流水天天要礼物的姑娘——所以,即便是你看到的所谓网红,背后都有一串励志故事,并且自己的兜里都揣满了自己挣的钱。

收礼军规第三条:出来混都是要还的,收礼也要回礼。

任何领域,包括感情,不想吃亏的最好办法,就是别想着去占人家便宜——礼物并不总是让人愉快的馈赠,也可能变成一项无法摆脱的负累,所以,接受的礼物至少不能超过一个女人所能担负的范围,有些礼物需要以时间、情感、自由、独立、身体等等去交换,代价太大,未必值得要。

我还记得身边的一位姑娘美滋滋地说起和男友分居两地的某年圣诞,在机场依依不舍送别,登机前,对方突然塞了张方片在她手里,耳边嘀咕:上飞机再看。

打开,才发现是块口香糖,上面写着:不让你一个人走。

那个男人后来成了她的丈夫。

她说起这个故事,笑得幸福又甜蜜,虽然一块口香糖简直算不上礼物,更和金钱没多大关系。

一个女人的幸福,和金钱有关却也无关。

亲爱的姑娘们,愿大家在这个平安夜和圣诞节,都收到送到自己心坎上的礼物。

请尊重一个男人爱你的方式

莉莉又一次在半夜11点打电话给我,说她想结婚了。这是她今年的第N次跟我说想结婚,我说:跟我说没用,跟C先生说去。

莉莉跟她的C先生在一起已经三年了,关系一直都很好,是公认的一对模范情侣,结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莉莉是我的大学同学,人长得漂亮、自立又善良,过去,追求她的人不计其数,不过,她都没动过心。C先生条件一般,追了莉莉将近一年,做了莉莉365天准时的早安、晚安和天气预报,最终牵手成功。

我问莉莉,你觉得C先生爱你么?你愿意跟他生活一辈子么?

莉莉很笃定地说,当然啊,我们在一起之后,就从没想过要分开。我肯定会嫁给他的呀。

我反问,那就是C先生现在还不想结婚咯?

莉莉说,不是,他也想结婚。

我说,既然都想结婚了,那就去领证呀?耗着干嘛,等别人来拆墙么?

我知道莉莉外表很单纯,内心其实有一点公主病,因为害怕受伤,所以哪怕碰到心动的人,不表白也不接受,她希望这一辈子谈一场恋爱就好,结一次婚就好,希望爱她的那个人比她更爱自己,爱她的美丽、单纯,也爱她的无理取闹、小情绪。

她希望她哭的时候,有人逗她笑,她寂寞的时候,有人陪她玩。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挫折,那个人也会为他挡风遮雨。她希望她的MR.Right心里只有她一个人,愿意为她做一切的事情。

C先生又恰好是这样的一个人,C先生在莉莉的面前就像一个不倒翁,又像一个弥勒佛,无论莉莉怎么朝他撒气都微笑着,无论受了什么挫折都挺立着,跟C先生在一起,有安全感,有占有欲。

而莉莉更像是一个被惯坏的小公主,偶尔想到C先生要出差,虽然饮食、起居、娱乐、消遣等等C先生都会给莉莉做详尽的建议参考,但莉莉仍旧会忍不住想哭……认识C先生之前,莉莉的生活是吃饭和旅行,和C先生在一起后,莉莉的生活是爱情和婚姻。

莉莉说,其实,我就是想要一个求婚!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最重要的决定,所以一定要让世人来作证明,证明彼此爱的忠贞和执手的信念。莉莉梦想着有一个王子骑着白马在她的面前说爱她,更希望有一天这个王子站在城墙上对这个世界宣布“你是我这辈子唯一的女人”!

我对莉莉说,求婚这并不难呀,回头我提醒一下C先生。

莉莉说,我不想要只是两个人、两枚戒指的求婚,我想要一个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求婚,不管多少年以后想起来都会心动的求婚。

是不是只有当众表白的爱情才是真爱?是不是只有当众下跪的求婚才是誓言?我想我了解莉莉的心,就像很多女孩渴望在情人节、生日的时候收到一大束的玫瑰,而不是一顿晚餐、一场电影,在她们的眼里,有一种爱情是就想让别人羡慕和忌妒的爱情。

有多少女孩梦寐以求一场别开生面、永生难忘的求婚,所以有了电影院求婚、快闪求婚等五花八门的形式,往往被求婚的主角在众人“嫁给他”“答应他”的起哄声中陷入了短暂意识空白,而旁观者也在众人“嫁给他”“答应他”的起哄声中陷入了自导自演的幻想。可是,这些求婚的爱人们,最后都幸福了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的方式,并非所有的男人都喜欢在外人面前高调对你示爱,他们的爱是你无聊时的开心事、生病时的避风港、受伤时的出气筒以及24小时的客服电话。

他们不一定会在朋友圈里晒恩爱、在公共场所秀亲昵,也不会走街串巷收集1000个陌生人的祝福来表达真心,不是不够深情,他们只是需要你懂就好,并不需要让更多的人来定义他的深情。

敢在所有人面前说爱你的人,并不一定真的爱你,但是真的爱你的人肯定敢在所有人面前说爱你。

如果你爱一个男人,请尊重他爱的方式,别强求他公开地示爱或者求婚,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冷暖自知,并不需要外人或祝福、或看衰的见证,如果现世安稳、佳偶天成,这样,哪怕耄耋之年,你还可以初心地说:老头,你还欠我一个求婚!

联系他之前,忍五分钟

当然,这句话主要是针对不爱你的人而言。

不爱你的人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曾经爱过你,后来不爱了;另一种是自始至终都没爱过你;而最坏的那种,是从来没有爱过你,却让你以为他曾爱过。

爱情原本就是人生中最疯的一部分,而在结束时,最让人发疯的一部分是,可能你还满心喜悦地计划着有他的未来,他却欠欠身,撤了,甚至都没有给你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对男人来说,清楚地分手是个艰难的任务,很多人只是长久地不再联系你,当你联系他时他表现出冷淡,经常说很忙,然后就以为你已经明白了。

不管怎样,至少我们已经明确了一点,他不爱你,也不准备跟你在一起。

如果爱有一个按钮就好了。按一下“on”,电源打开,按一下“off”,一切结束。

也许有很多人也这么想过吧。

可是,他爱过你(或他让你以为他爱过你),他单方面撤出的时候,你还在爱着他的惯性里。

你还习惯夏天的时候为他选最甜的西瓜,做最冰的果汁,吃饭的时候习惯迁就他去最辣的川菜馆,习惯闻着他身上淡淡的烟草味道入眠,习惯看见适合他的衣服就掏钱包。

或者,他从未表示过爱你,但也从未明确拒绝过你。你约他吃饭,他有时候也会来;你约他夜里出来玩,他也会赴约,只是从来不单独跟你在一起。你觉得,他的态度总是“道是无晴却有晴”,好像,自己还有可以进步的余地,也许有一天,他会接受你。

很多故事和电影里表现过,一个女人不顾一切地对一个男人好,他一开始不明白,但历经波折之后,终于明白,这个女人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而自己早就不知不觉爱上她了。于是,happy ending驾着七彩祥云,来了。

只是,现实生活大多没有为你准备好这么多的波折。你很难有机会去跟一个人出生入死,生死不渝。为了救他,带上小青去昆仑山千里盗仙草?陪他跟天下所有门派对抗,之后隐遁江湖?在危急时刻救他一命?

不不不,实际上我们能做到的,不过是给一点关心和支持。甚至,如果你并不是那个已经要跟他共度一生的人,你能给的关心和支持都是有限的。他崩溃的时候你不能抱着他入睡,不能展现你所有的温柔和体贴,因为,他会找的第一个人,不是你。

而从根本上来说,一个心疼你、爱着你的人,是舍不得让你做这么多的。

如果我们爱一个人,就会凡事为他着想,不论是选见面的地点、吃饭的口味,或者他想做的任何事。跟我们一样,男人也是这样爱一个女人的。

他们舍不得你走太多路,尤其是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会选你最爱吃的菜系,自己陪着甘之如饴(好吧,当热恋的激情褪去后,至少还可以选两人都喜欢的馆子而不是只迁就一方)……

相信我,大多数男人比女人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跟谁在一起。

如果对方说了已经不爱你,相信他。

如果对方从未表态过接受你,相信他,他真的不准备接受你。

如果这个时候,你还在爱着他的惯性里,就先告诉自己,联系他之前,忍五分钟。

不管是准备打电话、发短信,还是准备QQ或微信。

停住你准备点向他名字的手。

这五分钟,你可以看一篇短小的文章,它为你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可以吃一颗苹果,它为你提供维C和健康。

可以敷上一张面膜,它帮你保持肌肤鲜嫩。

如果在办公室,你甚至可以处理完一个订单,这个订单也许会为你带来一份不错的收入,甚至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

五分钟后,可能你就不那么想跟他说话了。

其实,通常跟这样的男人,你也并没有多少要说的。

对已经决定放手的人,恐怕要说的话都不那么令人愉快。讲述幸福的过去?它正在消失。谴责对方的负心?那只会带来尴尬。勾画美好的未来?相信我,如果有这个打算,他不会离开你。

而那些跟你从未开始过的男人,恐怕一直也不会有太多话可说。经过一段时间,两人都不能在一起,足证至少到目前,你们都没在一个频率上。换言之,也就是没在一个世界里。

而你生命中宝贵的五分钟,可以用来做多少美好的事啊。

女人的见识比美貌更重要

张爱玲说,女人是同行,以“同事”的眼光看,女人为了美丽真是不遗余力。

身边有个女友,和男友步入感情平淡期后,就陷入了惴惴不安之中。男友在设计院上班,每日工作超过18小时,而她待业在家,闲到发慌。

因为无聊,她不时会打电话给男友,东拉西扯,最后的关键问话是:“你爱我吗?”男友的回答越来越敷衍,她就越不安,情急之下,想到了整容。先是偷偷的,做激光、冻结脂肪、除毛……最后终于发展到,趁男友出差,去医院开了眼角。

但这努力并没有让男友“回心转意”,相反的,每日疲于生计的男友,觉得只会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她,荒谬又无趣,纵然眉眼修整得精巧,却也无法激起他的爱慕。他们最终分手。

这故事让人心生感慨。女人为了美貌吃尽百般苦头,但别忘了,倘若光有肌肤眉眼之美,没有智识和能力的支撑,那皮囊很容易在岁月的刮毁下,摇摇欲坠,逐渐坍塌。

你看同样是香港娱乐圈鼎盛时期的女神们,钟楚红和林青霞就保养得宜、气质出众,细看去,她们都比年轻时有了稍稍的发福,面容也不免攀爬一些皱纹,但因为她们始终都有对世界的好奇心——林青霞写书,钟楚红摄影,她们不躺在从前的黄金时代上黯然神伤,而是努力填充自我,丰富内心,所以展现出来的,也是带有岁月感的雍容和美丽。

相比之下,脸庞紧致得有些怪异的关之琳,就显得不那么愉快,倒不是说离婚就是失败,而是她恃美行凶一辈子,忘了两个人相处,最重要的还是灵魂的契合,而非美貌和财力的两两相对。

如果没有足够的见地和智识来保护那美丽,那不仅容易被判为花瓶,还可能被觊觎、被伤害、被看轻。

很多女人总以为,一遇良人,就能从此高枕无忧,但其实从来没有良人和恶人这个对立的标准可言,当你足够强大时,能够随时从一段糟糕的关系里脱身时,就没有人能伤害得了你;相反的,如果你只是以弱者的身份存在,需要怜惜、需要保护,那么最初觉得你楚楚可怜的人,最终也会让你变成可怜的人。

这话说出来真残忍。可是这世上或许从没有良师益友般的爱人,没有人会拦腰抱你起来看世界,相反,他们会仗着你看不到事物的全貌,胡乱骗你。当强者面对弱者,嘴里说着爱,手上却总忍不住,趁火打劫。

亲爱的,只要对镜贴花黄的年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在当代,见地比美貌更靠谱。

我听过一个八卦,一个男人和妻子白手起家创业,几年后他们坐享上亿身家,此刻男人看自己的妻子,就看出了百般的瑕疵——皮肤太粗糙了,眉眼凶了些,噢还有,她为什么就不像公司里的职员那样,用崇拜的眼神看他呢?

于是男人心生倦意,不到半年,提出离婚,妻子走得很平静,她懂得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更懂“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的道理,她不哭不闹,清空了自己的衣柜。

男人也很顺理成章地,找了个娇媚的年轻女孩,起先一切都是妙不可言,女孩的软语温存,给了男人极大的慰藉和满足,但渐渐的,他们之间变得没话聊——女孩只关心这一季又流行什么包,头发该换成什么颜色最衬皮肤,而男人面临的问题则要艰难得多,商场倾轧、公司变动,这些沉重的话题,他不知该如何跟女孩说起。

偶尔提一两次,女孩也只是用嗲嗲的“不要紧啦”来回复,男人突然意识到,那莺声燕语并不能给他切实的支持,反而是前妻当时直率、朴实但一阵见血的讨论,更能帮助他解决问题。

男人终于懊悔万分。

这不是一个用智商让男人回头的故事,我们真正想说的是,和肌肤的莹洁、五官的精致、声音的温软相比,更能让你扎根于广阔大地的,是你的才华和见地。前者多少有些“娱人”的性质,而后者,则是悦己。

悦己是让自己活成一块海绵,随时准备像吸取水那样,吸收营养、丰富自我。

这样的女性,哪怕有朝一日老了,眉梢眼角也俱是智慧,一举一动皆是修养。美貌是跟岁月的一场必败的争夺战,再怎么小心维持,都是盛极必衰。

然而见地不同,它可以通过时间来沉淀,让你拥有谁也夺不走的优雅和风华。

早先有句俗谚,说女人是“头发长,见识短”,意指女性的百结愁肠,也不过是因为生活区域太窄,阅历太浅,读书太少。后来流行的又是职场白骨精——年轻骨感精英的女白领,一身潇洒的套装,和男性平起平坐在会议室,共同竞争于写字楼。

但能力的提升从不意味着美丽的放弃。人生从不是一道单选题,而是一道填空题,我们把梦想、事业、爱情、家庭这些选项,一格格尽力填充。这样的女人才愈显丰盈,这样的人生才够得上圆满。

我们既要宽阔的见识,也要乌黑如瀑的黑发。既要叱咤职场的自信,也要三口之家其乐融融的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