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种深刻的幸福感

亲爱的,收到你的信。你的信和许多人不一样,你的信无关爱情,也和学业事业没有具体的联系。于是第一次要聊一聊人生的处境。

你25岁,一切顺利。这一年未发生什么大事,未失业、未失恋、还健康,一切都按着轨道运转着。

真好,大多数人都这样生活吧,我想。想象中每天九点的上班号角响起,都市丛林里奋力奔跑的人群中一定有一个是你。

可你说你有焦虑。你说你在重复着22岁毕业之后的生活状态,有点厌倦。曾经可以获得骄傲和满足感的事情,现在再也不能让你获得激情,你说你用许多新的有形式感的东西来化解,新的发型,去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旅行,消费了许多梦寐以求的奢侈品,可每一次获得之后,满足感毫不长久,你仿佛面对更多的欲望,更深的空虚。你对自己失望,觉得自己变得不可爱不纯朴不那么有坚持。你想知道那“焦虑与忧郁背后隐藏着的最深刻的秘密”。

看到你的信,我有种感动。许多的人任凭生活中的焦虑支配着自己,他们中有人用华美炫目层出不穷的物质来满足自己,有人用奋力却盲目不停歇的工作来麻痹自己,有人在消极被动的电玩或电视剧的娱乐消费中忘却自己。你却不,你觉得生活里有些不对劲,你在追问为什么。这个凡事只求轻易得到不求意义的年代里,这种追问是难得的甚至是奢侈的。

可我相信这个追问会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出现,或早或晚。

在我的人生中第一次知道这个追问是在一堂哲学课上,老先生在夏日的午后激情澎湃地说着一个叫做康德的哲学家向自己和人类提出的几个问题:“我可以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期望什么?”还有“人是什么。”

我必须承认那个下午这些追问对我的意义不过是笔记本上的几行字而已,这些追问仅仅以知识的形式出现的时候,对人的心灵是毫无作用的。只有当这些追问以生活的方式让我们直面的时候,我们才会从内心发出和康德一样的追问。尽管这显得十分不合时宜,可是寻找一种深刻的幸福感是每个具有心灵的人一种本能。

你现在的生活不能给予你这种深刻的幸福感,于是你不满。你消除不满的方式是占有和消费,是对世界进行的某种征服。这种征服的效果,是在欲望的伤口上洒糖,甜蜜但使得伤口更加恶化和扩大。每一种不满常常表现为某种渴求和欲望,它们需要被好好地和正确地理解。一如压力之下的暴饮暴食或者,发工资之后超常的购物热情,考试前拿着课本却一直一直看电视的越紧张越逃避的心理。不能好好理解自己的欲望的人,就只能任凭这种欲望支配着自己。他们乐此不疲,他们甚至上瘾,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的心、自己的处境、自己真正的需求。

这不能责怪你,我们的教育,使得我们对待世界的方式历来都是简单甚至粗暴的:占有和消费。我们的目标历来明确:考试,得高分,考名校,找好工作。每一步都是目标明确,每个抵达目标的过程都像是一场战争。我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只看结果的。可是你也因此遗忘了享受过程,渐渐变得只看重最后是不是达到效果。这可能是你不快乐的原因之一。

享受旅行享受奢侈品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你对这些事情的结果似乎看的太重,有时候你获得的是更深的不满,享受简直就成为了对自己的惩罚。放下这种额外的期待是让这些享受还原为享受的唯一方法。和谈恋爱一样,你满怀期待地和一个心仪已久的男生一起约会,他一定会让你多多少少失望,因为他肯定和你想的不一样。你现在对这些享受的厌倦,就像相恋五年的男友送你一束玫瑰,你的感觉和五年前最初收到玫瑰的时候肯定不一样。那些曾经带给你激情的事物换了一个心境和情境,多多少少会失效。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人生本来如此。刻意的重复并不能带来预期的激情。只有好好分辨清楚自己当下真正的需求,才能让自己感到快乐。

有时候我还蛮羡慕那些懵懂的小孩子,他们的快乐那样简单。怀疑人生和感到虚无是成长的标志,我甚至觉得这可能是人生的常态。

有时候我觉得童年的我们,好像是生活在了一个主题公园里。那里的规则清晰,建筑明朗,始终有阳光普照,不缺三餐,不缺玩伴。什么问题都有好像很明确的答案,所以也不会有什么深刻的焦虑。每个游戏都有一个终点,就像读了初中会有初中毕业,读了高中会以高考毕业,考得好去读大学,考得不好读大专。大学之后找工作,然后我们就突然身处在主题公园外面了。这个世界和主题公园不一样。它那样广阔寂寥,又拥挤不堪。

25岁的你,现在处在了从未经历过的迷雾里。你用你习惯的方式对待着周围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给你的回应和你期待的不一样。你失落,你找不到方向。

在人生和世界的森林里迷茫,我想这是人生经常发生的一种常态。这种时刻你才会发现生活的诗意和多样性,你会停下脚步,观看周围,观察自己,问自己的内心:“你到底想去哪里,你到底需要什么。”那些只听说某个前方有黄金矿藏然后就一路狂奔不止的人们,或许也有他们的快乐。可那些停下来感受自己的存在和仰望星空的时刻,是那么珍贵。亲爱的你,正在这个时刻里。

你究竟要去哪里,由你自己决定。重要的是,你要给自己做的事情赋予意义。你要给自己选择北斗星。

或许接下来你走的一路都会是迷雾,你要给自己选择的方向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那必须是你自己认可的意义。你的内心要有自己的标准。

你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必须明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代表一路都顺利,并且时刻有回报。我喜爱的一个建筑学家林缨说:“我做一些事情,因为它们对我是重要的。”不存功利心地做那些对你重要的事,它们给你的回报远远胜过功利。

你要懂得区分和你有关的事情和与你无关的事情。25岁的你经历得也已经很多,有趣的事物无穷无尽,好奇心之外,你要培养定力和判断力。我相信真正的交流和真正的创造让人获得深刻的幸福感。接下来的岁月里,保持好奇心,不要放弃享受美好的事物,但是要集中精力和能量在富有创造性的事情上。

在字面上追寻人生和生活的意义是永远得不到答案的。只有用生活才能回答生活的问题。亲爱的,先不要急,不要急着给自己下“不可爱不淳朴”这样的判断。你在进入一个新的状态,或许你不熟悉这个状态,但是不要用否定的方式去判断。

对当下的自己要心怀温柔,不要苛待她。放下额外的期望,耐心地看她需要什么。温柔开放地对待自己,你会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只要你仰望,会发现每片星空都很慷慨。那颗对你而言最明亮的启明星始终不曾被迷雾遮住。

我在一个夏日的晚上,去到德国的Schoenburg,直接翻译成中文,就是“漂亮堡”。那里的晚上静谧无比,连深呼吸都怕会惊动别人。银河清晰可见,低得就像在城堡的屋顶,伸手就可以触碰到。星空深邃美丽得让人着迷,让人痴痴望,不愿离去。星星越看越低,越看越多。

那时那刻我就想,宇宙真是如此美丽,没有任何事真的值得深深忧虑。

愿你在现时的迷雾中虽然迷茫但是可以安心耐心,愿你以后回眸现在的时光可以微笑也可以遗忘。

享受当时当下每一刻。迷惘的时刻也可以诗意。人生真正有深刻的幸福感,都是在你知道了自己要什么的时候,它才会一步一步地朝你走来。

借钱那点事儿

上个月,我的一个朋友因为出了点意外,急需点钱,当他打电话给我时,我感觉有一点奇怪,因为我们的关系仅仅只限于一般朋友,故此,就有了一点点犹豫。我说:一会儿我给你电话吧。

我考虑了十分钟,决定把这钱借给他。

上个星期,他把钱还给了我,之后请我喝茶。

他说:你答应借钱给我还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我问:为什么?

他回答:打你电话之前我已经打过9通电话,你是第10个。当你说“一会儿给你电话”时,我认为我需要打第11通电话了。我是按照亲疏关系打的这10通电话,越打到后面越没有信心,所以,打你电话已经是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了。

之后,就这个话题我们谈论了许多,他总结性地说了一句话:如果不是这次借钱,我还以为我有很多朋友,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我是这么孤独。

过后的几天我都在想这件事,然后,我决定了解一下自己到底是否也如我那个朋友一样那么孤独。在做这件事之前,我把想法打电话告诉了他,他笑了:我劝你还是别做这种游戏,这会让你感觉从天堂落入了地狱!

我把现在身边自认为的好朋友的名字挑了出来,这些人都在本地,外地的暂不列入,他们和我从来没有金钱上的借贷关系,也和我的工作没有任何牵连,我们经常在一起,要不吃饭,要不喝茶,要不泡酒吧,相互之间我帮他们的一点小忙的时候居多,属于纯粹意义上的朋友,有9个人,而且他们的经济实力借个几万块肯定是没很大的问题的。

我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条内容差不多的短信:

我现在遇到点麻烦,需要问你借X万块钱,一个月之内归还。如行的话给我电话,不行就发个信息吧,也不要紧,我等你答复。

我是昨天下午发的,晚饭时间未到,收到了7条信息,2通电话。信息基本回的都很快,全没超过一个小时,其中一通电话是信息发出后20分钟左右来的,还有一通是信息发出后2个半小时左右打来的。7条信息内容如下:(除了我的名字用xx代替,别人的名字用Y代替,信息内容一字未改)

陈:真对不起!我目前有点困难,真的,要不然你的事情肯定没话说的,你问问YYY吧,不好意思!(注:YYY是我们一起认识的朋友)

乔:XX,上个星期我小舅子刚问我借了20万,下个月还有点可能,真对不起!

唐:这段时间我自己都很困难,前一段打麻将输了好多钱,XX,不好意思,我要情况好的话绝对没问题的。

王:真不好意思了,我的钱都在股票里,对不起!

陈:XX,你怎么会要借钱哦,我昨天才借给人家10万,是放息的,你又不早说,不好意思,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咯。

陆:对不起,最近我的股票都套牢了,手里没有现金,不好意思呵!

章:XX,我儿子开学就要转到浦东的YY中学去(这里校名省略),那是寄宿学校,开学就要交5万,真的没办法帮你,请原谅!

电话是姓王和姓张的朋友打来的。

第一通电话:

王:喂,XX吗?

我:你好,是我!

王:搞什么搞,怎么这么点钱还要借啊?你出什么事儿了?

我:没出什么事儿,我钱放在市场里,一时半会儿出不来,我弟弟有点事儿,急用的。

王:没出事儿就好。你在公司啊?

我:啊,是啊!

王:我儿子上学被人家自行车给撞了,小腿骨折,我几天都没出门了。

我:啊?你儿子骨折怎么没听你说啊?要帮忙吗?

王:我请了一星期假,我老公那个该死的公司又请不到假,我准备下个星期让我妈过来帮着照顾,你别管了!你把银行卡的卡号告诉我,我让我老公明天上班给你打过去。

……………………………………

第二通电话:

张:喂,XX啊,我是张Y哦,你现在在哪里?

我:我在公司啊!

张:哦,我刚到店里,钱已经准备好了,是我送过去还是你过来拿?

我:怎么好意思让你送过来啊,这样吧,我一会儿去你那儿给你写张借条,钱到时就打到我卡上吧。

张:那你把卡号给我,我现在就帮你打过去,什么行啊?工行还是建行?

我:随便,哪个行你方便?

张:我店对面就是工行,你把工行卡号给我吧。

…………………………

昨晚,魏某和我又一起去了咖吧,又各自发了一番感慨。我告诉他,借钱给我的这2个朋友平时从来没有麻烦过我替他们解决任何事情,其它的朋友倒是时不时地要麻烦我,一会儿是电脑的问题,一会儿是股票的问题,一会儿是投资的问题……

他问我:借你钱的朋友你准备告诉他们实情吗?

我说:除非我今晚开始神经了!

他笑了,很落寞地说:从现在开始,你只有这2个朋友了。

我不记得曾经看过一本什么书,似乎有过这样一句话:帮助过你的人永远都会帮助你,但你帮过的人就不一定。我也笑了,看着眼前袅袅升起的烟雾,淡淡地说:心里明白,嘴上不说,也没什么不好。这样以后真的遇到困难,就知道该找谁帮忙了,省得求一些靠不住的人,自己心里难受,别人心里尴尬,还耽误了事情。知道什么样的朋友是可以一起玩的,知道什么样的朋友是可以依靠的。对于那些可以一起玩的朋友,就平时一起娱乐,不要用事情去麻烦他们;对于那些可以依靠的,就要好好对待他们,别看我有很多朋友,真正靠得住的只有这廖廖数人。爱惜自己靠得住的朋友,努力使自己成为别人靠得住的朋友,这样,你才能在这个城市里扎下根来。

感言:就算你人缘再好,能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你的还是只有那么寥寥数人,狂欢,不过是一群人的孤单。真正的朋友,是能够伴你度过寂寞、孤独以及沉默的那个人。

其实,我以前读过这句话,貌似是出自一个犹太商人求助的故事,我也认为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到底什么是朋友呢,我觉得以下这几个定义可以很好的阐述这一点

1、好朋友在一起不是有说不完的话,而是就算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

2、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还愿意和你在一起的人。

3、朋友就是不为任何理由来看你的人。

我们今年二十三四岁

我们今年二十三四岁,每天起床的时间从中午12点变成早上7点,睡觉的时间从凌晨2点变成了晚上11点。

我们今年二十三四岁,开始工作,开始接触形形色色的人。

我们今年二十三四岁,下班路过学校,看见学校放学,我们会怀念我们上学的时候。

我们今年二十三四岁,见到亲戚朋友,他们不再问你考试考了几分,更多的是问现在一个月的工资多少啊?

我们今年二十三四岁,聊天的话题从各种网络游戏变成了汽车房子,吃饭的时候讨论的往往是他准备结婚了,她哪年结婚。

我们今年二十三四岁,每天不再感叹,学校有多少作业做不完,开始感叹油价房价涨的有多快。

我们今年二十三四岁,不再乱买东西,月底开始算计这个月还了信用卡,还了房贷,还剩下多少钱。

我们今年二十三四岁,渐渐的讨厌了酒吧,KTV,喜欢亲近自然,喜欢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今年二十三四岁,偶尔会寂寞,偶尔会挂念一个人。

我们今年二十三四岁,我们开始追逐梦想,不会轻易流泪,不会再为了一点挫折而放弃。

我们今年二十三四岁,没有了年少的轻狂,把遇到的挫折困难都当成一种人生的阅历试着去包容,试着去忍耐。

我们今年二十三四岁,回想起曾经,我们做过了太多的错事,走过了太多的弯路,我们总在后悔,可是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那个曾经纯真的年代了,当我们被社会上无形的压力压的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们渴望曾经的那份爱,渴望每天下班了能有个人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我们需要一个人来为我们分担些东西。我们在一条伟大的航路上,我们需要有人为我们鼓励。也许我们偶尔累倒会想放弃,可是,当我们想到身边还有一个让我们牵挂的人,深吸一口气,继续向前走,我相信总有一个能够停靠的彼岸。

我们今年二十三四岁,明明很想哭,却还在笑。明明很在乎,却装作无所谓。明明很想留下,却坚定的说要离开。明明很痛苦,却偏偏说自己很幸福。明明忘不掉,却说已经忘了。明明放不下,却说他是他,我是我。明明舍不得,却说我已经受够了。明明说的是违心的假话,却说那是自己的真心话。明明眼泪都快溢出眼眶,却高昂着头。明明已经无法挽回,却依旧执着。明明知道自己很受伤,却说你不必觉得欠我的。明明这样“伪装”着很累,却还得依旧……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莫名地心情不好,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发呆,怀念着逝去的人和事。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突然觉得心情烦躁,看什么都觉得不舒服,心里闷得发慌,拼命想寻找一个出口。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发现身边的人都不了解自己,面对着身边的人,突然觉得说不出话。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你曾经一直坚持的东西一夜之间面目全非。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突然很想逃离现在的生活,想不顾一切收拾自己简单的行李去远方流浪。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别人突然对你说:我觉得你变了。然后,开始自己百感交集起来。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突然希望时间为你停下来,就这样一直和喜欢的人地老天荒。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在自己脆弱的时候,想一个人躲起来,不愿别人看到自己的伤口。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突然很想哭,却难过地哭不出来。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觉得寂寞深入骨髓。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走过熟悉的街角,看到熟悉的背影,突然就想起一个人的脸。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明明自己心里有很多想要说的话,却不知道该怎样表达。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心中有一股无名的火,很想找个人发泄,很想大声喊出来。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明明自己身边很多朋友,却依然觉得孤单。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很想放纵自己,希望自己彻彻底底地醉一次。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自己的梦想很多,却力不从心。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突然找不到自己,把自己弄丢了。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心里突然冒出一种“厌倦”的情绪,觉得自己很累很累。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听到一首老歌,就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希望能找个人好好疼爱自己,渴望一种安全感。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常常在回忆里挣扎,有很多过去无法释怀。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渴望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很想去做一些疯狂的事。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渴望被人理解,渴望别人的关怀,渴望一份简单的快乐。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自己却无能为力。

……

熟悉的或陌生的你,如果也有这样的时候,说明你在无奈中一天天成长了。在无奈中成长起来的,有你,也有我。

人生有三件事不可节省

无论世界变得如何奢华,我还是喜欢节省。这已经变得和金钱没有很密切的关系。只是一种习惯。我这样说,实在是因为俭省的机会其实很廉价,俯拾即是遍地滋生。比如不管牙膏管子多么丰满,但你只能在牙刷毛上挤出一点五到二厘米的膏体,而不是一尺长。因为你用不了那么多,你不能把自己的嘴巴变成螃蟹聚会的洞穴。再比如无论你坐拥多少橱柜的衣服,当暑气蒸人的时候,你只能穿一件纯棉的T恤衫。如果把貂皮大衣焐在身上,轻则长满红肿热痛的痱毒,重了就会中暑倒地一命呜呼。俭省比奢华要容易的多,是偷懒人的好伴侣,用最直接了当的方式和最小的花费直抵目标。

然而有三件事你不能节省。

第一件事是学习。学习是需要费用的,就算圣人孔子,答疑解惑也要收干肉为礼。学习费用支出的时候,和买卖其他货物略有不同。你不知道究竟能得到多少知识,这不单决定于老师的水平,也决定于你自己的状态。这在某种情况下就有点隔山买牛的味道,甚至比股票的风险还大。谁也不能保证你在付出了学费之后一定能考上大学,你只能先期投入。机遇是牵着婚纱的小童,如果你不学习,新娘就永远不会出现在你人生的殿堂里。

第二件事是旅游。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蝌蚪,长大了都变作井底之蛙。这不是你的过错,只是你的限制,但你要想办法来弥补。要了解世界,必须到远方去。旅游是需用要花钱的,谁都知道。旅游的好处却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常常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蓄积。有人以为旅游只是照一些照片,买一些小小的工艺品,其实不然。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色彩多变。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

第三件事是锻炼身体。古代的人没有专门锻炼身体的习惯,饥一顿饱一顿全无赘肉。生存的需要逼得他们不停地奔跑狩猎,闲暇的时候就装神弄鬼,在岩壁上凿画,在篝火边跳舞,都不是轻体力劳动。积攒不下多余的卡路里,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用不完的热量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负担。于是要人为的在机器上跋涉,在充满氯气的池子里浮沉,在人造的雪花和冰面上打滚,在矫揉造作的水泥壁上攀爬……这真是愚蠢的奢侈啊。可我们没有办法,只有不间断地投入金钱,操练贫瘠的肌肉和骨骼,以保持最起码的力量和最基本的敏捷。

有没有省钱的方法呢?其实也是有的。把人生当作课堂,向一切人学习。就省了上学的钱,徒步到远方去,就省了旅游的钱。不用任何健身器械,就在家里踢毽子高抬腿做广播体操……,就省了健身的钱。

然而,这也是破费,因为我们付出了时间。

打给爱情的电话

从我住进病房的那一刻起,对面床上的那对夫妻便一直小声地争吵着,女人想走,男人要留。

听护士讲,女人患的是胶质细胞瘤,脑瘤的一种,致癌率极高。

从他们断断续续的争吵中,一个农村家庭的影子渐渐在我面前清晰起来:女人46岁,有两个孩子,女儿去年刚考上大学,儿子念高一;十二亩地、六头猪、一头牛,是他们全部的家当。

医院的走廊里有一部插磁卡的电话,就安在病房门外三四米远处,由于手机的普及,已经很少有人用了。楼下的小卖部卖电话卡,几乎每个晚上,男人都要到走廊上去给家里打电话。

男人的声音很大,虽然每次他都刻意关上病房的门,可病房里还是听得清清楚楚。

每天,男人都在事无巨细地问儿子,牛和猪都喂饱了吧,院门都插好了吧,要不就嘱咐儿子别学得太晚影响了第二天上课,最后,千篇一律地以一句话“你妈妈的病没什么大碍,过几天我们就回去了”作为结尾。

女人住进来的第四天,医院安排了开颅手术。那天早晨,女人的病床前多了一男一女,看样子是那女人的哥哥和妹妹。女人握着妹妹的手,眼睛却一刻也不离开男人的脸。

麻醉前,女人突然抓住了男人的胳膊说:“他爸,我要是下不了手术台,用被卧把我包起来埋在房后的林子里就行了。咱不办事儿,不花那个冤枉钱,你这回一定要听我的啊!”女人的声音颤抖着,泪,也唰唰地流了下来。

男人说:“嗯,你就甭操那心了。”

晶亮的液体一点点地注入了女人的静脉。随着女人的眼皮渐渐垂下,男人脸上的肌肉一条条地僵硬起来。

护士推走了女人,男人和两个亲戚跟了出去。

只过了一会儿,男人便被妻子的哥哥扯了回来。妻子的哥哥把男人按在床上,男人坐下,又站了起来,又坐下,一只手不停地捻着床头的被角。

“大哥,你说,淑珍这手术应该没事儿吧?”男人定定地瞅着妻子的哥哥,脸上的神情像个无助的孩子。

妻子的哥哥安慰着男人说:“医生说了没事就应该没事儿的,放心吧!”

二十分钟后,男人又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又被妻子的哥哥扯了回来。如此反复了五六次,终于,女人在大家的簇拥下被推了回来。

女人头上缠着雪白的纱布,脸色有些苍白,眼睛微微地闭着,像是睡着了。

手忙脚乱地安排好了女人,男人又出去了,回来时,手里拎了一包东西。一向都是三个馒头几片榨菜便打发了一顿饭的男人,这次破天荒地买回来了一兜包子。

男人不停地劝妻子的哥哥和妻子的妹妹多吃点儿,自己却只吃了两个,便端起了水杯。

那个晚上,不知是忘了还是其他原因,男人没有给家里打电话。

晚上,病房里的灯一直亮着。半夜,我起来去厕所,看到男人坐在女人的床头,像一尊雕塑般一动不动地瞅着女人的脸。

第二天上午,女人醒了,虽不能说话,却微笑着瞅着男人。男人高兴地搓着手,跑到楼下买了许多糖,送到了医生办公室,送到了护士台,还给了我和邻床的山西老奶奶每人一把。

女人看上去精神还不错,摘掉氧气罩的第一天,便又开始闹着要回家。男人无奈,只得像哄孩子似的不停地给女人讲各种看来的、听来的新鲜事儿,打发时间。

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每天晚上,男人又开始站到楼道里的磁卡电话旁,喋喋不休地嘱咐起了儿子。还是那么大的嗓门儿,还是那些琐碎的事儿,千篇一律的内容我都能背出来了。

一天晚上,我从水房出来,男人正站在电话旁边大声唠叨着:“牛,一天喂两回就行,冬天又不干活儿,饿着点没事儿,猪你可得给我喂好了啊,养足了膘儿,年根儿能卖个好价钱。你妈恢复得挺好的,医生说再巩固几天就能出院了……”

男人自顾自地说着,一边的我看得目瞪口呆。那一刻,我惊奇地发现,电话机上,根本没插磁卡!

撂了电话,男人下意识地抬头,看到我脸上错愕的表情。

我指了指电话,男人这才意识到,自己忘了往电话上面插磁卡了。

“嘘——”男人的食指放在嘴边,示意我别出声。

“赵大哥,这会儿你不担心你家的猪和牛了?”我一脸疑惑地瞅着男人,小声问了一句。

男人低低地回答:“猪和牛早托俺妻子他哥都卖掉凑手术费了!”随即冲我做了个鬼脸儿,用手指了指病房的门。

我恍然大悟,原来,男人的电话不是打给家中儿子的,而是故意给病床上的妻子听的!

那一刻,我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为这个男人,为这个女人,为他们的爱情。

原来,尘世间还有如此让人动容的真情。没有玫瑰的浪漫和海誓山盟的矫情,他们的爱,早已被细细密密的岁月用针脚缝合成一件贴身的衣服,体己、暖身,相依为命。那份细腻而隽永的感情让我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