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他和她要结婚了

霍建华要和林心如结婚了,微博上出现这一消息的时候。

我不禁感慨: 爱情果然需要等,等到爱情的时机刚刚好,对的人来的刚刚好,谁说结果不重要?

其实林心如和霍建华一直是好朋友,两个人认识了十年,却只是在今年林心如过生日的时候才密切联系了起来。然后,距离更加近,相知相恋,现在决定相守。

谁说爱情不需要等,谁说爱情没有合适的时机。

我想在他们刚认识的时候,也没想到十年后会彼此牵起对方的手。不过还好,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十年的时间,却在今年开花结果,这是命中注定的因缘。

很多人纳闷,既然相识这么久,为什么不早点牵起手?

其实,爱情到来的时机和认识多久并没有多大关系。

也许一开始,只是朋友,爱情的时机来的晚了些而已,可是,那又怎样呢?结果才重要。

也或许,如果刚认识就牵起手,或许还没这么幸福。毕竟,我们在遇到真爱之前也总会有几段让我们成长的恋情。

作为霍建华唯一承认的女友,陈乔恩和霍建华的相识在2003年。当时在剧中饰演护花使者的他,戏外也是如此。两人的分手原因让公众猜测不已,后来霍建华说,只是因为陈乔恩要的太多,而他只要事业,两人认知不同,戏拍完,感情也走到尽头。

也许,很多人在各自经历过更多情感体验之后,对幸福和爱情有了同样的认知,有了同样的定义。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出现在了你身边,然后加深了解,发现彼此的想法那么契合。

所以啊,爱情的时机刚刚好,谁说结果不重要,牵起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就是最终目标啦。

在最近热播的网络剧《最好的我们》里,最喜欢的不是耿耿和余淮这对情侣,而是洛枳和盛淮南。洛枳喜欢盛淮南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她安暗恋了他那么多年,甚至跟他在同一所大学后也是大三之后才说上话。

而这个时候,盛淮南也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对爱情有了新的认知,时机刚好,洛枳闯进了他的世界,两个人的世界终于不再是平行线。从“洛枳爱盛淮南谁也不知道”到“盛淮南爱洛枳,全世界都知道”。

正因为有了两个人错过的时光,才有了更好的,更成熟的,更优秀的彼此在合适的时机遇见,相恋,最终一起走向幸福的方向。

在洛枳跟盛淮南回校拍结婚照的时候,洛枳对着耿耿说:谁说结果不重要?

是啊,就是如此,谁说结果不重要。

只要爱情来的时机刚刚好,之前经历过的暗恋的苦,之前为他掉的泪水,还好现在都被幸福填满。

在我心里,我也一直觉得爱情这种东西确实蛮神秘的。因为我们都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到来,却一直对它心存期待。

所以,无论等待爱情的过程多么漫长,只要结果是美满的就好。

霍建华和林心如错过了十年,却彼此变得更加的好,洛枳爱了盛淮南那么多年,不还是一起拍了婚纱照?

爱情的时机很重要,来了,就来的刚刚好。

真正的自信,是不惊扰别人

你若自信,何须比较

许多人喜欢比较,比身上是不是穿名牌的服装,开的车子是不是BMW,或是捷豹:也有人是比精神方面的,最近上了谁的课,看了哪一本书。听起来是不同的比较,精神的比较好像比物质的比较还高尚,其实不一定。作者认为,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

物化

一味跟他人比,迟早会走向“物化”。

人有时候也很奇怪,会倚靠外在的东西,让自己有信心。

譬如说我小时候,大部分的孩子经济条件不好,营养也不好。但有一个同学长得特别高大、壮硕,他走起路来就虎虎生风,特别有信心。

人类的文明很有趣,慢慢发展下来,你会发现,人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式使自己有信心,但前提是要有一个比较成熟。比较丰富的文化支持。

譬如说我虽然很矮,可是我在另一方面很高大,可能是在心灵方面,或者精神方面,或者有某一方面特殊技能。我很期盼有这样的一种社会,这样的文化出现,让每一个人有他自己不同的价值。

我们的社会的确已经在走向多元,举例来说,现在有很多地方都要求“无障碍空间”的设计。我小时候哪里有这种东西?残废就残废嘛。可是我们现在也不用这样的称呼了,因为他并没有废。

这不只是一个名称的改变,而是人们重新思考,过去所做的判断对不对?过去的残就是废,就是没有用的人,但现在发现他不是,他可能有其他很强的能力可以发展出来。

我想这就是多元社会一个最大的基础,人不是被制化的。

制化,就是用英文分数、数学分数就决定这个学生好或不好。不把人制化,才能让人身上的其他元素有机会被发现,丰富他的自信。

我们的社会是慢慢地往这一个方向在走,但同时有一些干扰,例如重商主义、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又会让多元趋向单一。单一化之后,就会出现这样的声音:“考上大学有什么用,歌手接一个广告就有数百万入口袋,那才实在。”

所以,价值的单一化,是我们所担心的。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每一个角色都有他自已的定位,有他不同的定位过程,每个人都能够满足于他所扮演的角色。这个观念在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他们长期以来重视生命的价值,所以他们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与别人的比较上。

“够了”的快乐哲学

很多人比衣服、比车子、比房子,比生活中的各种东西。但我认为,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已。

就像宗教或哲学里所谓的“圆满自足”,无欲无贪,充分地活在快乐的满足中。

这和“禁欲”不一样。好比宗教有成熟的和不成熟的宗教,不成熟的宗教就是在很快、很急促的时间内,要人做到“无欲无贪”,所以提倡禁欲。成熟的宗教反而是让你在欲望里面,了解什么是欲望,然后你会得到释然,觉得自在,就会有新的快乐出来,这叫做圆满自足。

西方的工业革命比我们早,科技发展比我们快,所以他们已经过了那个比较、欲求的阶段,反而回来很安分地做自己。他不会觉得赚的钱少就是不好,或是比别人低贱,也不会一窝蜂地模仿别人,复制别人的经验。

在巴黎从来不会同时出现四千多家蛋塔店,这是不可能会发生的事。可是,你会在城市的某一个小角落,闻到一股很特别的香味,是咖啡店主人自己调出来的味道。二十年前,你在那里喝咖啡,二十年后,你还是会在那里喝咖啡,看着店主人慢慢变老,却还是很快乐地在那里调制咖啡。

这里面一定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满足感吧!

我觉得每一次重回巴黎最大的快乐,就是可以找回这么多人的自信。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个人的自信,而且安安静静的,不想去惊扰别人似的。

譬如冰淇淋店的老板,他卖没有牛奶的冰淇淋,几十年来店门前总是大排长龙。但他永远不会想说多开几家分店。他好像有一种“够了”的感觉,那个“够了”是一个很难的哲学:我就是做这件事情,很开心,每一个吃到我冰淇淋的人也都很快乐,所以,够了。

这种快乐是我一直希望学到的。

你的伴侣决定你的人生层次

春节期间,一位初中男同学在微信里莫名其妙地拉黑了我,令我的玻璃心有些受伤。

归根到底这本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因为年少的我曾真心真意地帮助过他,他也表示不曾忘怀。

可前一秒对你满口感恩的人,下一秒就拉黑了你,这样的反转实在是令人招架不住。

后来从同学的闲言闲语中得知,该男同学有个善妒拈酸的老婆,不允许他与其他女人多说半句话。但没想到,就在前天,我的这位同学又突然在微信上主动与我说话了。

“好久不见了,老同学!”他向我热情洋溢地打招呼,还加了四五个呲牙笑的表情。我有些蒙,直截了当地问他:“之前你是不是把我拉黑了?”

“嗯嗯,是我媳妇拉黑的!所有女网友全删!”

他的言语之中没有半分惭愧羞赧和尴尬,仿佛删除拉黑别人是件特别光荣的事情。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将这愚蠢的对话进行下去。

接着他又说道:“但是现在没事了,我在外面出差,可以聊天!”

原来如此,一个是善妒得将全天下所有女性都视为婚姻假想敌的女人,一个是人前低眉顺眼背后寻机各种约聊打发时间的男人。

这两个人,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我与阿芳是发小,她的人生厄运在18岁之后接踵而来。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她的丈夫偷电缆入狱并抛弃了她、儿子被诊断为天生脑瘫……

如此多的悲伤在几年内如潮水般向她奔涌而来,那般的澒洞浩瀚,令人猝不及防。

阿芳有段时间很是自卑,躲在屋子里不愿见人,边流泪边发呆,不仅无心打扮,连纺织厂的工作都荒芜了。庆幸的是,在她最寥落的时候有一个男人走进了她的生活。他是个汽修厂的工人,善良而乐观。

他为阿芳报了蛋糕培训班,鼓励她学门手艺,又将自己的母亲从外地接了过来,专程照顾孩子,免了阿芳的后顾之忧,他每天笑呵呵地为她讲笑话,精心准备着一日三餐。

在他的呵护下,阿芳渐渐走出了生活的阴影,重拾欢笑与信心,和他走到了一起。

如今,不幸却又幸运的阿芳在镇上开了一家蛋糕房,店面虽不大,却干净整洁客源不断。来过的客人都说这里有个笑靥如花的老板娘,可谁能想到这个别人眼中的“蛋糕西施”,一年前还是个身陷苦海无法自拔的悲惨女人呢。

阿芳说,如果不是遇到他,自己的人生或许依旧如枯井般毫无生气,曾经她被一段不幸的婚姻摧毁,而今却又被另一段良缘拯救。

生活总是充满了反转悲欢,她的良人让她变成了一个自强、自立、自爱的女人,她与他一起成长,一起筑起爱巢。是他的美好与鼓励,令她重拾信心,并且有了面对俗世的底气。

有时候,一段好的婚姻对于女人来说,就是一次重生。这种重生是格局的提高,是性情的改善,是层次的升华。虽然每个人都应该有自我完善的能力,但是你的枕边人,更能促进你的人生成长。

在婚姻里,男女双方都应该用明亮的光芒去温暖照耀自己的枕边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比伴侣的影响力更深远。

有的夫妻,在一起的岁月久了,举手投足间便会不经意地沾染彼此的痕迹。

她爱干净,他便不会乱扔拖鞋;他爱吃甜食,她做菜便不由自主地多加一勺糖;她爱读书写字看报,他便会在不知不觉之间也学会诗意的词句。

夫妻是一座天平,任何一方的倾斜都会导致婚姻的变故。就像文学家的爱人鲜少目不识丁,企业家的伴侣大多通达人情世故一样。

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都需要双方势均力敌,若你跟不上对方的脚步,那就只能渐行渐远。

有诗云:“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夫妻关系,是婚姻家庭里的核心关系,却也是世界上最亲近和最疏远的关系。

说它亲近,是因为婚姻双方同吃同睡同在一个屋檐下,身体相依气息相连,如同连理枝比翼鸟;说它疏远,是因为两个人又是各自独立的个体,生长自风格迥异的原生家庭,彼此的性情习惯各不相同,需要年月的打磨才能得以相容。

所以,因这婚姻内核中的趋同性,大多数情况下,你的枕边人,就代表着你的人生层次与精神高度。

就如同我的初中同学,他的伴侣因为过分的妒忌而清理他的朋友圈,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毁掉了他的交际圈。

如今,他在同学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不仅女同学对他避之不及,男同学也经常在茶余饭后把他的糗事引为笑谈。如此,他便被禁锢在自己的一方狭小天地中,再难扩宽自己的未来之路。

而我的朋友阿芳,却因为得遇良人而有了一方崭新的天地,从此柳暗花明,山高水阔,如今,她已然成为大家眼中最幸运最有魅力的女子。

如果今生能遇到这样自带光芒的良人,万万不要错过这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与幸运。

因为,那个优秀的TA,不仅能为你带来爱情的甜蜜、家庭的温暖,还能升格你的人生、提高你的层次啊。

不墨迹才是时间管理的最大利器

1、不墨迹,是时间管理的最大利器

很多人问,你究竟是怎么做时间管理的?其实对于时间管理来讲,任何的技巧和方法都比不上三个字:不!墨!迹!不墨迹的意思,就是做事不拖拖拉拉,想到事情立刻去做立刻去做。比如说想要去学车,赶紧找驾校马上报名,最快一个月就能拿到驾照(我用了十天)。想报个培训班,在网上寻找一下大概对比一下,看看网评,就去预约试听课现场考察,用不了三天就能选择完毕。很多人会在这些事情上来来回回的墨迹,一会儿考虑距离远,一会儿考虑交钱多,一会儿问东问西看看别人的评价如何,大家你说一句我再推荐一个,几个回合下来三四个月过去了,而自己还是原地踏步,什么进步都没有,只剩下垂足顿胸,唉声叹气。

2、不墨迹,还是是一种人生态度啊

你以为不墨迹仅仅是时间管理的问题吗?其实不墨迹更多的是一种性格,一种状态,一种人生态度。如果你是个凡事特别磨叽,干什么都来来回回畏首畏尾的,说实话,你的人生也就现在这样的,也不用幻想什么伟大的成功还是英雄般的人生了。我经常收到很多网友的来信,其实信中都没什么大事儿,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儿。比如说,同宿舍女生谁跟给我关系好谁关系不好该怎么办?同事下班没让我蹭她车回家是什么意思?也许这些事儿对你很重要,但如果你的时间精力都花费在这些鸡毛蒜皮还无解的小事儿上,你哪还有时间精力去做些更重要的事呢?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跟我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生活中都是一些很大,很重要的事情,可能我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那些小事儿。正式因为我们生活里没大事儿,才会在小事儿上叽叽歪歪。”这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人年轻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己拥有一腔宏伟报复,想要做大事儿,但为什么天永远都不降大任于自己呢与。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你都处理不好,就算天降大任到你身上,也只能砸死你,绝不会让你乱世成英雄。

3、不墨迹,让你能更加专注

不墨迹,就会让你有更多大脑空白的时间,也会让你做事更加专注。其实很多人时间规划不好的重要原因都是不专注。给孩子做饭的时候想着刚才那件衣服还没有买,到底该不该买呢?买东西的时候在考虑今天该不该去驾校给自己报个名?好不容易在驾校报了名,每天上课都在想,时间都用来练车了,家里一堆家务活儿还没干呢。如此下来,你的脑子每天都是思维涣散的,做A想B,做B担心C,结果没一件事做好,甚至还需要重新做。

4、如何改变墨迹的性格状态

那么你可能要问,如果自己的生活很平淡,确实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或者说自己就是个磨叽人,到底该如何锻炼自己或者改善自己的这种磨叽性格呢?我推荐的方法就是:阅读名人传记。每一本名人传记都能给你展现一个名人伟大的一生,你可以从中看到,当他们在人生中遇到困难,无论大事小事,都是如何思考,如何做决策,如何坚持,如何克服困难的?他们的人生中也曾有很多很多的失败和沮丧,有些很严重,比如进了监狱,被公众误会等等,这些巨大的困难,他们又是如何挺过来的呢?读读别人的故事,再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下自己的想法,你会发现自己生活中遇到那些事儿哪还算个什么事儿啊。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有点自命不凡的人,如果你觉得自己应该比现在过得更好一点,如果你觉得自己应该是个做大事的人,那么,读点名人传记,让自己具备点大将风范。每时每刻都要觉得,自己是要做大事的人,因此别老在小事上磨磨唧唧,别老在鸡毛蒜皮上没完没了。当你真的脱离了这种会拖延你时间和生活态度的心态,你才可能去专注做更多的事,也才可能开始取得一点点自己过去得不到的成就感。

否则,你的人生都会在无限蹉跎中慢慢度过,到头来时间空流水时间,你什么都没有得到。唉声叹气什么用的没有,你只能靠看一些励志文章聊以****,并眼睁睁的看着别人跑得越来越快,你连他们的脚后跟都看不见了。

你的弱点藏在你的朋友圈里

我是一个很喜欢发朋友圈的人。有时我会发自己看的一本书,有时会是上厕所时想到的一段鸡汤式的心灵感捂,有时是来大姨妈时心情烦燥得想要杀人的抓狂,当然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喜悦,总而言之,我就是我,烟花一样寂莫的逗B。

后来有一天,我觉得我应该出来找工作了,于是便加了一个兄弟单位的头的微信号。

对方是个很MAN的男人,我和他曾经在工作上打过交道。他也颇为认可我的能力,于是我便开口问他们现在招不招人。他说他们现在缺一个团队管理,他也知道我在行业内的经验,认为我比较适合他们的这个职位,让我把简历和薪水要求发过去,他拿去给老总签名。

于是我把简历发过去后,就翘起双脚等他通知我去上班了。

岂料,这一等便是一个月。

我按捺不住跑去问他:“咦,到底怎么一会事?我还在等你的上班通知呢。”

对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不好意啊,我们老总觉得你不适合我们公司。”

神马情况?我这七八年的行业经验,业绩也不算差,年纪也不算老,学历也不太低,人长得也不丑,怎么就不适合了呢?我强忍着泪水(怒火)问对方,到底什么原因?

他说:“说出来你别怪我啊,那天我把你的简历递给老总之后,开始他是挺满意的,后来非要看你的朋友圈,说更想进一步了解你的为人。结果他看了之后,就说你太情绪化,可能不是那么适合担任管理的职位。”

What!不就是发个朋友圈吗?还上升到人性品格去了?

得知真相的我,整整蒙圈了一个星期。好吧,其实没那么夸张啦,最多不服气了一阵子,但后来我想了又想,觉得人家说的其实也挺有道理,像我这种一天发朋友圈超过三条的,并且与工作无关的,都是感性多于理性的人。而管理,虽然不是什么硬梆梆的机器,但确实需要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有个朋友,名校高材生,智商一百五,为人易相处,刚进单位一年就被提拔为中层干部,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

此君任职的部门是法务部,平日也是要应酬的。他也是一个很坦荡的君子,总是喜欢把应酬场合的照片发到朋友圈,时间常常还是在晚上十一二点后之后;他私底下也喜欢组织一高大上的聚会,单看他的朋友圈,你就会觉得他是一个忙到不得了、每天都有应酬人。

有一次我问他:“你这样是不是太高调了一点?让你们公司同事看到你发的朋友圈似乎不太好吧。”

朋友也承认,他的朋友圈确实惹得同事议论纷纷,都说他比老板还要忙。但他也懒得去屏蔽或者分组,认为自己身正不怕影斜,也没发什么反动消极的言论,没什么什么见不得光的。

可是,几个月之后,我却无意得知,他换单位了。

他之前所在的单位,在行业内是响当当的老大哥,论工次福利,舍它其谁,朋友升职也不过一年,按理来说,自动离职的可能性不大。

果然,跟朋友私聊的时候,他告诉我,他确实是被离职的,而罪居祸首就是他的朋友圈。领导对他的朋友圈非常不满,说的是,自己的下属居然比自己还要多应酬,要是份内的工作呢,证明他这个领导混得还不如自己的下属;要是工作之外的事呢,他这么多应酬,肯定有外面干别的事,分心太多,难免会疏忽自己的份内工作,长此以往,会在同事事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公司不得不把用了一个非常冠冕堂皇的借口把他劝退了。

老实说,我觉得我朋友这个亏吃得蛮冤的,不就是发个朋友圈吗?

其实朋友圈刚开始是很单纯的。人们纯粹把它当作自己一片小天地,那是真的跟朋友在分享自己的生活。

可是慢慢地,朋友圈就变味了。人们把它当成各种各样的工具,有卖东西的、有做公众号的、有推企业管理的,这些朋友圈,要的就是流量,于是他们开始不设限地加很多的陌生人,朋友圈一下子变得不再是朋友的圈了。

你会把自己的心思和私人生活毫无顾虑地抖给这些素不相识的“朋友”看吗?

可怕的是,据说现在的人都喜欢通地加微信来了解一个陌生人,加上对方微信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对方的微信,以此来确认对方的大致形象,是文艺青年还是接地气大叔,是矫情小姿女还是庸俗的妇女,是情感外露还是闷骚含蓄,看看对方的朋友圈,心里就有了数。

也因此,有部人选择少发或者什么也不发。

问他们为什么?有一个国企二把手的朋友说,因为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行踪,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在想什么啊,我圈里那么多同事、供应商,经常发微信不是把自己曝得光光的吗?

一个上司,如果想在下属面前树立起威信,还是与下属们保持距离的好,甚至同事之间这种纯粹是由利益关系连在一起的关系,让对方知道自己频繁发微信未免会让对方觉得你工作不够专心,也会让上司觉得你情绪不够稳定,久而久之,别说升职了,有时连工作也难保。

一句话,通过朋友圈,一个人可以假装他有如何高大上的生活,但往往也无法避免暴露自己的弱点。虽然只是发个朋友圈,但你有没有考虑过后果呢?

所以,我们都说,朋友圈已经变得越来越没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