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道理我都懂,那又怎样

《后会无期》里,王珞丹说过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确实,你一定也听过很多道理,长辈的,朋友的,还有烂大街的鸡汤鸡血文,好像懂了许多道理就是掌握了一项至高的武林秘笈,从此能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上正确光明的大道。

嘿,那些道理到底是什么道理啊?我查了下,常说的“道理”的含义应该是指事物的规律、事情或论点的根据。其实不用说得那么麻烦,道理无非有两种,一是被听的,二是主动听的。

被听的,也有“一定要听我的”,和“不一定要听我的”之别。但不管怎么样,反正这道理就是被塞进耳朵或被踢进眼睛里。比如逢年过节时,最害怕遇到旧亲故友,没有聊几句,对方开始和你聊真正幸福成功的人应该是怎么样,诸如考个公务员才是稳定、又有好处的职业,例如早点结婚成家才是幸福的,单身可不好。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无可厚非,可怕的是,有些人偏偏爱以自己的一点经历并引为人生真谛,殊不知于己是,于他人则未必。就好像你现在看的这篇文章,也不排除我有强加道理的潜意识在作怪,如果你不喜欢可以停下,如果你想知道这个人他要加什么鬼道理,我偏要听听看他有多自以为是,嘿嘿,那咱继续。

有一次,我大谈特谈有多不认同某个人对事情的处理方式,但一旁的朋友听完后说,不要以你自身的经历去评价他人。我说,我没有,这只是看法。朋友说,任何观点都是有标杆在,你评论他错的前提是你认为你自己是对的。我想了想,这话竟好有道理,我无以反驳。原来我内心的小人正在张牙舞爪地宣告他的主见,却还扛着人生大道理的红旗。

凡是告诉他人道理者,必是心中先有一杆秤。人心中有秤,无对错,但若对他人,或许就叫强加。被听者,大多不屑于他人强加的道理,因为大家各自有秤,若相同,引为同道中人,若不同还要被说服,还是直接拜拜干脆。这些道理叫频道不对,怎么都不能共振。那你的那么多道理,就算我懂,那又怎样?我也不会接受的。

而主动听的,也有很多种。有一种最为常见,例如自己遇事不顺,失落难过,这时惶惶然不知所寄,只好寻求他人的一点倾听和建议。前阵子,某君失恋,恨不得日日饮醉,夜夜化身诗人写下留传千古的诗篇。确实,低谷是灵感的爆发期。后来,他跑来问我自己应该怎么办。我噼哩啪啦讲了一大通,结果他回了我一句,“你说的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我顿时想抄起手上的杯子扔过去,那你还找我问什么问!稍稍冷静下后,我只得说,“做不到就不算懂,不能接受的道理谈什么懂?”

你看,就算是主动听的道理,也有不买账的时候。听过道理和接受道理是两码事。但我们常常混为一谈。主动去听者,可能只是在水中想抓住根草,没想到你给了他根木头,他说我也知道木头能让我浮起来,但我现在还挺享受沉浸在水中的感觉。所以,这些不合听的道理,多是时候未到。有时自己也会去寻求道理,例如去阅读,去从他人故事中看别人的做法,希望能找到符合自己的道理。但那些故事多半就是给你打个鸡血,撑几天漂亮场面。没有入心的话终究不算灵丹妙药。

朋友小园之前找工作颇不顺利,内心忐忑,又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力不足,做了错误的决定,最后上升到质疑人生,甚至想先要把自己要什么这个问题想明白再找工作。那时候每个人和她说的话,告诉她你只是找工作不顺利也可能是这个季度不好,提醒她出色的地方,劝她想开不要钻牛角尖,可是这些话通通都没用,她缩在自己建的小壳里,拒绝外界所有善意的理解与劝说。后来大家索性也不理她,直到有一天,小园约我吃饭,告诉我她已经找到工作了。

我问她,“那你当时那些想不明白的问题,想明白啦?你知道你自己要什么了吗?”

她说,“嗯,没有全想明白,但是窝在家里也想不出来。自己要什么,我还不是很确定,但过得开心倒是能确定的。”

停顿了下,她说,“其实你们说的道理我都懂,但当时我就是不想听。那些话都是对的,但时候未到就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承认。”

我俩相视一笑。

是啊,这么多道理还听得少吗,可是有几个是你自己的?你说的道理我都懂,那又怎样?成为你自己的,都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就好像有一天,突然有一句,无意间轻飘进脑海,你突然就觉得脑子那么一热,好像有人拿个大锣在你耳边大力地一捶,“轰”的一声。原来如此,一直混沌的自己,突然一瞬间灵台清明。

不过,就算真的听懂很多道理,也不能保证就能过好此生。道理多是有前人印证过,而生活多是你自己的,经常都是新的难题。所以你说的道理我都懂,那又怎样?还不如多认真生活,少谈点道理。该懂的自然会懂,不想懂的就过了吧,不用急。

好的爱情以对方为荣

她是一名报社记者,做了很多年,也算是个资深媒体人。前阵子她交了一个男朋友,据说是个十分高傲、目空一切的人,在她面前总是一副“主子”姿态,霸道得不要不要的。

她以前从未交往过这样的男生,可能是出于新鲜感,她一下子就爱上他了。

坠入爱河之后,她参加朋友聚会的次数骤减。而且只要她一出席,肯定三句话不离她的“霸道总裁”,津津有味地向大伙儿阐述他的“大男子气概”:“昨天我过马路没注意到车,他把我一把拽回来,然后特别生气特别严厉地冲我吼,骂我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可我竟然一点儿都没生气,觉得他那么在意我,简直MAN极了”“去看电影时他把钱包扔给我,指挥我去排队买票和爆米花,他就翘着腿坐在等待区的沙发上,我扭头看他,他也不理我,酷酷的”“我们去看话剧,每隔一会儿他就发出一声‘切’的声音,然后冷冷地跟我说,这排得忒烂了,简直太后悔了,票钱就当作资助那群小演员的学费了,改天带我去上海看一位话剧大师的场子,那是他朋友,让我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话剧艺术——说完他就带我提前退场了,只看了不到十分钟……虽然有些可惜,但感觉他好有品位”“他总给我讲他的经历,别人嫉妒他陷害他,最后都混不下去了没有好下场,连上司都敬他三分——还教我怎么在职场中站稳脚跟,说一定要有真本事,干出别人无法企及的成绩,别的小角色都不必放在眼里”“他学识特别渊博,完全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论我们碰见什么,他都能说出一堆名词,连‘电线杆主要构件的受力分析’他都知道……他对历史和国际形势也特别有见解,能说出一大堆我没听说过的人名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你们说,他那到底是什么脑袋啊?我真好奇里面是什么构造,简直就是一本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啊!他还说他长这么大,唯独只佩服毛泽东,再无第二个人”……

结果可想而知,小伙伴们纷纷表示不屑,白眼都快翻到后脑勺了,并忍不住吐槽:“天了噜,这狂的,他咋不上天呢”“我告诉你,这种装×犯我见多了”“太拽了吧,你确定他当时就是那么说的?原话?额……好恶心”“这男的自我感觉也太好了吧,换做是我,我可受不了”……

嗯,可无论大伙儿怎么说,她都不为所动,反而维护起男朋友的光辉形象来:“去去去,懒得跟你们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就是羡慕嫉妒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我‘男神’当然是我自己最了解,在我眼里他就是好,就算他狂他傲,也有狂的底气、傲的资本!”

唔……大伙儿只好又开玩笑似的为自己方才的“失言”致歉,为她的“伟人之恋”献上祝福,并出奇一致地纷纷表示:只要你开心就好。

他们的恋情平稳发展,虽然浪漫不足,但相处也还算挺有质量。每次约会,他总是巴拉巴拉地说很多她不知道的见闻,她也总是十分配合地投以崇拜的目光,并不时发出赞叹——虽然他讲的绝大多数东西她都记不住,也觉得没必要去记住。

可,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知识女青年,即便她愿意在相处中为对方让出“舞台”,她也还是有表现欲的啊。时间一长,她越来越觉得每次约会更像是来参加一对一的“家教辅导课”,对方总是不顾她的兴趣,自我陶醉般抛给她大量信息。而她几乎插不上话,在旁边就像个白痴一样……

为了制造互动,让对方知道自己“也不逊色”,她开始尝试参与话题,在某天下午对方提到“朦胧诗派”时脱口而出:“啊,这个我知道!海子、北岛、舒婷、徐志摩、顾城……还有食指!他们都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以细腻的情感和华美的措辞营造意境,唤醒了新诗的现代化意识,为当时的文坛送来一阵清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取向,我最喜欢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致橡树》!”

说完,她摆出一副认真、兴奋,又略带骄傲的表情,等着对方露出惊喜的神色。

可事与愿违。男朋友瞪着眼睛看了她两秒,然后眉头一皱,没好气地说:“屁,才不对,徐志摩是新月派的。而且朦胧诗派的出现简直是促使华语文学走向衰败的主因之一,他们简直是在糟蹋诗歌——你知道个屁,以后不明白就别瞎说,跟个文盲似的,也就我吧不笑话你,要是跟外人说,还不得把人家大牙笑掉了!”

然后他摇摇头,发出一声冷笑,双手背腰一转身,继续往前走,结束了这个话题。

她当时觉得羞愧难当,像被他一连抽了好几个耳光,又有些委屈,有些气恼,恨不得立马甩头走掉。可他又回过头用那种不屑的眼神瞄了她一眼,叫她别矗在那里,赶紧跟上。

这样的事还发生过一次,他又以权威般的口吻打断她的发言,并再次笑她是“文盲”。看见她明显不高兴了,他也不哄,反而责怪她“没文化还不虚心,多大个人了还闹小孩子脾气”。她仔细想想他说的话,又觉得有几分道理,便不恼了,也从此放弃了参与话题的“雄心壮志”,继续在他高谈阔论时充当“绝对听众”。

她以为,既然选择了这样霸道、强势、自我的男朋友,那这些让自己感到“不适”的细节,就是她需要去适应和习惯的部分。为了感情,她宁愿在他面前乖乖做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笨蛋”。只要他能开心。

可她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她心爱的“霸道总裁”,对她的打压绝不仅仅止步于“不让她插话”,而是又开始向她的专业领域“进攻”了……

有一天他正赶去跟她约会,路过报刊亭,心血来潮买了一份她们报社的报纸,随便翻了两下,找到了一篇她撰写的新闻稿。在咖啡厅见面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把报纸扔在桌子上,然后十分严肃地说:“我刚才看了下第三版上你的一篇稿,刚读完一段,就发现两处错误,”说着,他把报纸展开翻到那个版面,指给正在喝东西的她看,“你这句话完全没有主语,太奇怪了,不信你自己再读两遍。”他夺过她手里的咖啡杯,放在一边,又把报纸推向她,以便让她看得更清楚。

“还有,这句话里的这个词用得不对,你不是文学系毕业的吗?怎么还能犯这种低级错误?真让我不敢相信——版面责编是谁……噢,是这个名字,水平也很一般,这么严重的错误也没发现。可见你们报社的办报水平也不怎么样。”

她简直觉得他有些莫名其妙,但他的目光和语气是如此认真,令她不得不耐着性子看向他指着的地方。她刚想解释,他立马摆出“停”的手势,然后用长辈的口吻说:“别给自己找借口。错了就是错了,基本功不扎实就是不扎实。我这也是为了你好,别人也未必会这么用心地给你指出错误,帮助你进步——你要知道,能得到我的指点是多难得的机会,我们办公室主任写材料都向我请教,我姥爷的书稿也是我花了一天一夜的功夫一口气修改润色完的。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别以为在这个行业里做了几年就了不得了。”

她抿了抿嘴,无奈地点了点头,咽下了要说的话。内心有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

他挑她文字上的毛病好像挑上了瘾,动不动就买一份她们的报纸来“批评”一番,甚至连她发的微博也不放过,总是揪着个别字眼大做文章,甚至达到了没错硬挑、吹毛求疵的程度。

她对此越来越反感,不是因为不虚心,而是觉得有些伤心。她觉得自己没别的本事,唯独在写东西这方面比较有信心,单位的领导也很看好她,写的稿子也获过一些奖励——可这些,她唯一可以骄傲、用来安身立命的东西,竟然被自己的男朋友贬得一文不值。长那么大,她的自尊心从未受到如此重创,甚至觉得个人价值都被对方全盘否定了。

她感到好累,好迷惘,也开始有些心疼自己。

有一天她发了一条朋友圈,故意写了一组对仗不太工整的排比句。没过一会儿,他果然在微信上发来消息:“说你文字功底不扎实你还不服,你自己说,刚才发的那条朋友圈有什么毛病,我看你这回说得对不对。”

她笑了,心里没了难过,反而莫名有些轻松。

“其实我是故意的。猜到了你会又来纠正我。”她心灰意冷地敲了这行字过去。

对方好久没说话,一直显示“正在输入中”,过了十多分钟才发过来一条消息:“幼稚!”

她想象着对方气急败坏的尴尬表情,自言自语般说:“是啊,真幼稚。”然后没有回他。

她提出了分手。理由是他从未对她在这份感情中的努力做出过肯定,反而把心思都用在了如何贬低、嘲讽她上。

她说:“既然在你眼里我这么不好,你这么看不上我,我干吗还要跟你在一起?是我配不上你,行了吧?”

他无言以对,去拉她的手,被甩开。

我想,爱情本该建立在相互欣赏的基础上,是一种双向的肯定——且更高一阶的状态是:我们以对方为荣。

在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中,两人发自内心地珍视对方内在和外在的优点,不妒能相轻,不吝啬夸奖,在与之相伴的过程中感到喜悦,又将这喜悦反馈、传递给对方,完成对彼此心灵上的“确认”。

即便我们也时常发现恋人的缺点,只要不是难以忍受的原则性问题,便都将它们理解为其个体的独特性,尽量选择尊重和接受,不妄言道破,不指手划脚,以宽宥包容之心眷恋一份真实的“不完美”。

虽然,除了性格原因,前面故事里男生的做法也可能是某些PUA(“把妹达人”“约会教练”)所谓的“打压策略”(即以否定对方价值的形式来换取崇拜)。但显然,他做得很不好。

物极必反,任何技巧在使用时都需要讲究频率,把握尺度。“打压策略”最好对比较自信、开朗的女生使用,且要注意“打人不打脸”,别不分青红皂白地看见什么就打压什么,否则只会落得“自大”“嘴贱”的骂名。

而我的另一对朋友,郎才女貌,从未从他们口中听过半句对方的不是,反倒都是“她给我织的手套,连我擅长针线的老妈看了都说好,她太心灵手巧了”“没事儿,我老公对待感情很成熟,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再多小姑娘围着他转我也不担心,他属于坐怀不乱那种——这么久了,他要是不靠谱,我也不能跟他”“你们知道吗?我第一次被她邀请去她家里做客,真的被震撼到了,满屋子都是她的画,特惊艳,我还以为不小心误闯了美术馆呢(笑),在我眼里,她就是顶级的艺术家”“他啊,最近在攻读博士学位呢,工作那么辛苦还那么刻苦,我也得加把劲了,哈哈”之类。

是的,这才是理想的恋爱关系,除了陪伴和关爱,也使两个人的心被对方的倾慕和尊重稳妥地包裹着,不但提高了各自的自尊水平,增强了“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心气,还让对方觉得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眼下的生活更有意义。

哪怕你们都很平凡,也该学会从相处的点滴中培养对彼此的欣赏——网上流传很广的那句“真爱就是两个长得像猪一样的人还生怕对方被别人抢走”,讲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反过来,如果恋人从不肯定你,总是在挑剔你的不足,向你传递负能量,让你对自己的感觉越来越不好,那跟这样的人交往,并不利于你人格的成长,你应该离开他。

除非你是受虐狂。

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

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20%的人,见到你就是莫名其妙的喜欢你,总有那么20%的人,见到你就是莫名其妙的讨厌你,剩余的60%的人处于中立状态。如果我们把关注点放在那个莫名其妙讨厌你的人身上,那我们每天接受到的信息就会烦恼不断。但是,如果你把关注点放在20%的喜欢你的人身上,每天就是如沐春风。

我的一位老师和我说过,他刚刚做老师的时候,总是关注那些在课堂上不喜欢他课程的人,越关注那些不喜欢他课程的人,他就越想去迎合这部分人,让这些人也喜欢他的课程,后来,他发现,他错了。有时候,无论他怎么做,总有一部分人就是不喜欢他的课程。后来,他就把关注点放在那些特别喜欢他的课程的人身上,情况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候,在他的眼里,都是喜欢他课程的人,那些学生的反馈给他赋予很大的能量,从而激发他讲的越来越好。

逐渐地,那些中立的人群中的一部分人以及那些20%的不喜欢的人群中的一些人也被老师的激情和才华所感染,最后整个场域发生了变化,他的课程也越来越受欢迎,老师生活的也越来越开心充满自信。

人生,因缘而聚;因情而暖。世上之事,就是这样,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有缘,不推,无缘,不求!来的,欢迎,去的,目送!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人世间的事情勉强终归不能如意,强求势必不会甜蜜!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世事大抵如此,努力无悔,尽心无憾!

记住, 我们的人生中,只需要做这两点就足够了:

第一点,只和懂你的人谈你们之间懂的那些话,不懂你的人,你可以去影响,但不必强求。世间人这么多,只要有1%的人懂你,足够了,汇聚到一起,力量就很强大了,选择同频的人在一起,人生会变得非常的简单快乐!

第二点,听到我们不懂的东西和不理解的事物,我们需要随时保持一颗初心,去探索和接纳。因为,也许他们站的位置我们没有去过,他们看见的事物我们没有看见。打开思维,心智,心灵,接纳所有的不同,像孩子一般怀着好奇心去探索……

在我们的生命中,只需做我们自己,喜欢你的人自然喜欢你,不喜欢的人就让他在那里吧,我们不要怨恨,不要沮丧,不要恐惧,接纳一切的发生,从此,人生云淡风轻,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尽享喜悦……

人际交往中,这五句话一定要牢记于心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际交往是每个人避也避不开的话题。虽然萨特说“他人即地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我的空间,可是另一方面,其实每个人也都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人能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资源的丰富,视野的开拓,很多时候更是思想的启迪,情感的支撑。有时候深度的人际交往,甚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完成自省和成长。

以下这五句话分别来自我的父母,老师,书籍,朋友和关注的人,在这些年的人际交往里,让我受益匪浅,希望也对你有用。

不要轻易的把别人当成你的敌人或朋友,但一定要把所有人当做你的老师

这句话,是在上大学前我爸跟我说的。后来发现这句话最大的意义,是教会我如何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真诚的欣赏别人,对优秀的人不产生嫉妒。

其实我们身边很多人,都很难真心的和比自己优秀的人成为朋友。有人光芒万丈,自然有人被映衬的黯淡无光。大家各有各的骄傲,谁愿意总给别人当配角?甚至很多同样优秀的人也很难成为朋友,自古来就有“美人相轻”,有“文人相轻”,有“既生瑜,何生亮”。

这时候,把别人当老师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看到别人比你优秀,你不会忙着酸溜溜的表示轻蔑和不屑,而会觉得遇到了一个难得的学习对象。你会试图靠近他和他做朋友,观察他的行为,聆听他的想法,从他的言行举止里分析出他优秀的源头。撇开一些通过你不认可的手段获得成功的人不论,大多时候你会发现,所有别人比你优秀的地方,一定是比你多用心多努力了。

你隐隐有了想要变好的渴望,期待有一天能和他们并肩而行,你也开始了努力。然后你会发现,很多事是看上去简单,真做起来千难万难。这时候你才会对这些人产生由衷的钦佩,从前你觉得在一个环境里,大家都差不多,你行我也行,现在才能明白他们比你多做了多少事,已经把你甩出了多远。这时候他们对你的意义,已经变成了灯塔和路标,是你咬牙坚持时心里那一股子热气。

有一天你回头看,会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很远。你也有了牛逼的朋友,强大的对手。再看看那些仍然浑噩不知,原地踏步轻飘飘甩酸话的人,你会十万分的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这些优秀的人刚出现,他们身上的光芒会刺痛你的双眼,可如果你能走近去看,会发现原来这是一扇能让你看到新世界的窗户。

在你想要评判别人之前,要知道很多人的处境并不如你

这句话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开篇第一句。这句话教会我不要轻易地评价别人,每个人的行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和原因,也都会被自身所局限,要尝试换位思考和共情,求同存异的去理解别人。

先说最近大火的《欢乐颂》,前面古灵精怪特别招人爱的曲妖精,后面因为做事太过分让大波人粉转黑。她对樊胜美的针对,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自身优越感而对别人处境的视而不见。樊姐在她心里,是个满身A货爱慕虚荣的捞女。可她没有想过,如果她有樊姐那样的家庭,在樊姐那样的处境,是否能比樊姐做得更好?如果她能这样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大概会把自己的尖酸刻薄收回几分。

而这一点在面对我们亲近的人时更要注意。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对陌生人宽和,对亲近的人严苛,因为对亲近的人我们总难免有更多的期待。可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些我们亲爱的人,其实也都是普通人,他们都会有自身的局限,有自身的无知和无力。不去尝试理解和接纳这一点,而只是试图批评和改造他们,最终只会伤人伤己。用理解他们代替批判他们,用接纳他们代替试图改造他们,其实也是和自己和解,并且真正在心灵上获得成长的关键。

另一些时候,这个“并不如你”不是“没有你好”,而是“和你不同”。你吃甜豆花我吃咸豆花,你是同性恋我是异性恋,这些其实根本都没有好坏对错高下之分,只是不同而已。而一旦你带了偏见,你就很难进行客观的评价。别人感知到这一点,也就很难真诚的对你表达。《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我”,因为学会保留对别人的评判,许多有怪僻的人都肯跟他讲心里话,最终听到了盖茨比的故事。现实生活里,也有人诧异我总能听到奇奇怪怪的故事,总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荒诞面讲给我听,我想这应该也是因为我学会了不随意评判别人。

每个人打开心扉的瞬间都很珍贵,当别人对你打开心扉时,一定要停下手中的一切认真倾听

这句话,是我们大学的思修课老师在课堂上说的,这句话教我学会倾听别人,也是让我直接收获很多朋友的一句话。

我进大学一年多的时候,跟舍友的关系都还是淡淡。有天去图书馆,在门口遇到一个舍友,跟我说她特别沮丧,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说着说着哭了起来。我很吃惊,但还是陪她坐下来聊天。当时我没有想到,那天过后,她成为了我接下来六年里最亲密要好的朋友。我就发现,人其实是一种很奇妙的生物。大多数时候我们紧紧关着内心的壳,自得其乐的守着一切的自我。可是在某些瞬间这个壳会打开,我们会特别有倾诉的冲动,希望随便有个人可以说会话。如果这时候有人经过并且耐心倾听,我们很可能会把最核心的自己分享出来。有人白首如新,有人倾盖如故,端看你有没有幸碰上这心扉打开的一瞬间。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跟很多朋友都承诺,当你想要找人聊天的时候,我一定在。然后,在这些长长短短有趣无趣的絮絮叨叨里,确实跟很多人的友谊都有了新的意义。而后来看到有人读《非暴力沟通》,说里面写单纯的倾听本身就是种力量,能够治愈身心。“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想起我姑姑家的姐姐,失恋了来我们学校找我。我陪她坐了一天,听她边哭边倾诉,觉得自己什么忙都帮不上。当时想真是难过,不管多么亲近的人,你也没办法对她的痛苦感同身受。她心里大雨倾盆世界崩塌,你坐在她身边却也无能为力。可是现在回想,其实她也并不需要我做什么。安静的陪伴和倾听,就是给她最好的抚慰。情绪发泄完后,她心里自然会雨过天晴,废墟里自也会生出力量来重建。她当时需要的,每个人在脆弱的时候需要的,其实都不过是一个让她可以安心的人,一双愿意耐心听她倾诉的耳朵。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却又都需要别人的支持和关注。我们渴望有人认真倾听我们,也该学习如何认真倾听别人。

当你对别人有不满的时候,尝试当面说出来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里写,“我生朋友的气,我坦诚吐露,气随之而消。我对敌人恼怒,我丝毫不露,怒气随之而增。”而在我读到这本书之前,我一个朋友就教会了我这一点,让我学会如何更好的处理对别人的不满和负面情绪。

当时因为什么事已经忘了,我们俩的关系忽然变得尴尴尬尬。大概半个月后,她来找我聊天,跟我讲我做了什么事情惹了她不爽,在这件事里她的感受是什么。她说如果从此以后她不跟我玩了,她就会把这件事咽下去。可是她还是希望跟我做朋友,所以她把这件事说出来,想听听我当时是怎么想的。这样如果我当时是无意的,就可以解释清楚。真做错了,她也给我道歉的机会,让我知道下次注意。把话说开了,这件事就真正过去了,我们的关系也的确回到了之前的亲密无间。

这件事让我好好反思了下自己,以前对别人有了负面情绪,想着我们还要做朋友,我都会默默咽下去。但是憋在心里,始终是一根刺,忍不住会对对方有一点冷落和疏离。而其实你对别人有负面情绪,别人都能感觉到,不知就里的感受到你的冷漠,会特别莫名其妙,也会不自觉对你有反感。本来是为了维持友谊,事实上反而成了一种损耗。

而有时候这种沉默,其实也是扼杀了对方解释的机会。像之前火过的一篇文章,《如果我欠了你五块钱,请你告诉我》,她以为出租车司机少找了自己五块钱,大度点算了,结果发现是自己少给了别人五块。而司机也没告诉她,只是在心里想这个名人居然连五块钱的便宜都占。里面写,“是不是有些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无声地忍耐着某个人的作为,而在事实上,我们的沉默反而是误解了那个无辜的人,让他根本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你?”“我们想认亏了事,不愿表达自己的看法,但在无意间,我们却以成见,伤害了彼此的关系,或无辜者的名誉。”

所以下一次,你的朋友做了让你不满的事,不要默默忍耐或者背后吐槽,尝试着当面告诉他吧。

你能帮助多少人,你的影响力就有多大

如果没有记错,这句话第一次听到,是在行动派创始人琦琦的一次线上分享里。这句话教会我不要怕吃亏,学会主动付出,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别人。

琦琦说现代社会,信息已经变得越来越透明,所以不要藏着掖着,把你知道的东西分享出去,当你的信息对别人产生了价值,你们之间就产生了链接,你对别人就产生了影响力。行动派发展壮大,现在形成二十多万人的社群,正是琦琦这种分享理念的践行。我的导师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什么叫领导力?你能教会多少人,你就能领导多少人。”

而更棒的是,主动帮助产生链接这一点,对于比你牛的人也有可行性。牛人习惯了被别人抱大腿,如果你能够在某些领域给他提供帮助,哪怕做的没有那么多,起码也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和人品,给你们的结识一个良好的契机。简书上的剽悍一只猫老师就是很好的例证,白身闯江湖,成为简书首席采访员,勾搭各路大神。而赵昂老师反采访了他,写了一篇《为什么你成不了剽悍一只猫》,其中有一点就是夸他懂得“主动成为别人的资源”。说猫老师在采访他的过程中,就一直在问能为他做点什么。“当主动成为别人资源的时候,别人也就自动的成为了你的资源。”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写,市场经济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将每个人的“利己之心”转化为“利人之行”,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为他人创造价值,才能获得自己的利益。听起来或许有些功利,却是这个现实世界里最公正的法则。“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期待别人怎么对你,就要先学会怎么对待别人。学会多想想你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或许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你不是运气不好,而是见的世面太少

平时来问问题的女人很多,很多时候却让我无法回答。比如“男友是不是爱自己”、“跟已婚男人私奔”、“怀孕了男友却不管”、“失恋了忘不掉前男友”、“男友总是劈腿该怎么办”等等。当然不否认她们也是痛苦的,可此类痛苦都是在自己的糊涂中毫无价值地浪费时间。你也当然可以把这些伤害都归为成长的代价,自己运气不好,可代价来得莫名奇妙甚至有些荒唐时,你要过上幸福恬淡的日子只怕是遥遥无期。别再到处问了,根源就在于你少读了点书,又少见了点世面,如果这件事情得不到解决,再强大的情感专家都帮不了你,你还会不断地遇到渣男折腾到你梦断,或是在一些猥琐老男人的怀里失去最后的纯真。

女人即便没能进入大学深造而早早走进社会,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逛逛书店带回一身书香,上网也别只忙着游戏和网聊,去看看新闻、读读文章,了解一下除了男人,我们身边其他的精彩。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很多种,年龄越长越会受益无穷,哥或许只是个传说,但“腹有诗书气自华”绝不只是传说。别只是沉浸在言情小说的多金男和灰姑娘的白日梦里不愿醒,结果把每一次爱情都想像成童话,没有哪个人能够随随便便的幸福,那种与之相匹配的品质是历经磨砺后的灿烂笑颜。也别把时间浪费在用八卦标题抢眼的无聊杂志上,那根本算不上是书,总是穿行在生活的阴暗面里你也会变成黑影。去读历史,去看现代,去拈一缕诗词的香芬,去留一丝情感的深涵,时尚的是那些经典的,流行的都是主流的,并且永远美轮美奂。

女孩成长为女人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多见些世面,也一直主张父母们富养女孩的观念,从小就生活丰富见识多广的孩子,内心世界也会积极健康,将来面对诱惑也就有更强的抵抗力。如果你没有良好的家境那也没关系,长大后的你可以张开翅膀能飞多远就飞多远,年轻时不要害怕漂泊,那是勇敢者的游戏,不再年轻时不要害怕孤单,那是生活的常态。你当然要努力工作赚钱,然后有计划地花钱让自己最大限度的去享受城市的繁华,你还可以一年一次远行,到世界的那一边再回头看看曾经的困惑迷茫,或许就都能付之一笑了。这样的你,就再也不会轻易爱上那些不是男人的男人,更不会因为一件华服一次烛光晚餐就认为那是爱情来临,也不会再有那么多的问题让自己哭到心灵受损了。

很多女人急需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自己多些世面,这样才能和男人共享同一片天空,他飞你也在飞,同一个高度同一个梦想。谁说只有青春年少才会做错事?长大了的我们或许因为更在乎某些结果,也就更容易在关键的时刻做出错误的选择,让过程成了折磨,结局成了遗憾。原本我们应该越大越从容,至少看淡了也就心轻了,结果却是越大越疲惫,以为不能失去所以都守得辛苦。容易被激怒的人,要么太脆弱,要么太敏感,你要么让自己变得强大,要么就干脆学会无视。

这个世间因为有了男欢女爱,才显出了温情可爱,即便也有千万别恨向谁言的惆怅孤单,可没有人抱怨过与你遇见。就连那修炼了千年的狐狸精,也不过是一个渴爱的女子,用那颗独立的心,来人间寻找一抹最深情的眼神,就算只有一夜的缠绵,天亮后便魂飞破散。看破了红尘,神和妖也未必就过得逍遥,何况是我们这些肉体凡胎?等到我们为情尝到了苦,又在苦里感受到了爱,做人也就变得有滋有味了。在此之前,除了一个人咬牙挺着,别无选择。

我们总要在有了一些经历之后,才会明白在曾经的要与不要、爱与不爱里,我们或许可以做得更好,可如今却都已经无法重来。即便我们对自己要求很高,也不可能都做到尽善尽美,我们原谅了别人也应该原谅自己。一些爱得辛苦的情感往往都得不到祝福,一些分得痛苦的男女多半还有爱恨在纠缠,而那些抱着过去不放的伤心里早没了爱情只剩下不甘。有时候也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够好,该留的不知道如何留,该走的却不舍得放手。爱的转身就是不爱,谁也不可能在其中找到什么长久的暖意,多少人仍在转身之间爱恨徘徊,可旧爱给旧人,新爱却属于新欢,能够重来的,永远不可能是从前。

或许我们都可以做得更好,因为成长谁也拒绝不了,如果该改变的不改变,不该改变的全改变,就不要说情易逝人难留,幸福总是难觅了。执著的路上过于固执的任性会让我们最终失去方向,执著就变得毫无意义,固执也就成了恶习,当我们在忽然间一无所有,你一定要先停下来看看自己,所有的得到和失去都一样,不可能没有道理。太爱自己或是太不爱自己,你都会在不经意间错过了爱与被爱的遇见,留下了走与不走的遗憾。有时候,我们做不好可以先不要做,不把痛苦踩碎;我们做不到最好可以做到更好,不把温暖抽离。

多少人现在的云淡风清里,都有着曾经的浓浓伤感,只是可以放开,可以释怀,可以心安,让那些人那些事得以渐行渐远,模糊得再也记不起来。把圈子变小,把语速放缓,把心放宽,把生活打理简单,把故事往心底深藏,把手边事再做得好一点,现在想要的以后都会有,等你自己可以发出微光的时候,就再也不会害怕寒冷了。

很多时候你不是运气不好,而是见得世面太少,心窄了生活就只有井口上的天,心宽了整个世界都会是你的。不要感谢那些伤害你和离开你的人,你应该感谢的是自己,那个还可以做得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