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平静努力的人

昨天,我在家呆了一天,从早到晚,拖鞋都没换。盯着电脑,看着屏幕改课件。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点,一动没动,除了喝了一杯浓浓的咖啡,丝毫未进食。

夜深人静,忽然发现肚子饿了,于是起身出门,开门刹那,发现天早已黑透,熟悉的小店都关了门,我晃晃悠悠走到便利店买了一个面包,在路边就吃了起来。

我教了五年四六级听力课,学生的评价一直不错,这次四六级听力改革,我讲了五年的课要打乱重排。这几天,几乎每天在刷题,然后盯着电脑做ppt排版,接着剪音频编号,最后查阅大量资料引申知识点。其实在课上一个小时,背后至少要花出十倍或者更长的寂寞时光。

我蹲在马路边,看着夜色,眼圈红了,忽然明白一件事:这世界上所有光鲜亮丽的背后,都透着无比都寂寞。但每段平静安详的努力之后,都映射着人生轨迹的跳跃。

刚开始当老师时,我不知道如何备课,以为我的应变能力很强,想,课上不过两个小时,只要我保持精力充沛逻辑清晰,仅仅是两个小时的演讲,对我来说搓搓有余。

第一堂课,我自信的走进教室,讲完后,却垂头丧气的看着台下横七竖八的学生。我背着包,走进教师休息室。

后来明白,台上不可控的东西太多,这世上哪有什么凭白无故的横空出世,不过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必然结果。

后来,我把每次课对着墙讲十遍,用录音笔录下来反复听,每个知识点查阅大量信息,甚至课上的每一个段子都写下逐字稿,连停几秒都提前演练。终于,学生的评价开始明显好了起来。

一次在教室休息室,我看到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前辈,他问我,看学生对你的评价很好啊,你两小时的课一般备课多久,我自豪的说,至少20个小时。

他猥琐的笑了一下,说,我备40个。

这些正能量的人在我身边给了我无穷的动力,这世上最可怕的就是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我开始明白,只有偏执狂,才能创造卓越。

你很难想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喝着咖啡40个小时一遍又一遍跟自己死磕的寂寞。那些安静的夜晚,只因他的心中有一颗照亮自己的太阳。

的确,只有耐住寂寞,才能看到曙光。

上大学那几年,我认识了一个警校的大学生,英文和口才一等一。在英语演讲现场上,评委现场问的问题,他对答如流,仿佛准备了很久。

之后,我问他是不是学英语专业的。

他说,不是,他是学刑侦的。

我问他,那你英语和应变能力怎么这么好。

他告诉我,一开始没人教他怎么练口语,更没老师给他捷径和方法。于是,他笨重的把托福口语题库里面几千道题每一道都背一遍。

我听呆了,于是问:你花了多久?

他说,一年多吧,从大一开始,一直到快大三了。那段时间,几乎没参加任何活动,甚至没有太多社交,平时休息的时间基本上都在图书馆和没人的角落里咆哮着度过。

我很难想象他耐住了多少寂寞,直到这些年,我看到他横扫了很多电视节目,许多人夸他口才一等一,说他是演讲天才。他总是不开心的回应:你才是天才。

我终于明白,这些寂寞的日子,终究会得到回报。

这是个快餐的年代,快到你总希望今天努力明天就要有结果;快到你总喜欢明天考试今天才开始复习;快到你总觉得今天跑步明天就能减肥成功。

可是,就算是再快的年代,也需要平静不计回报的寂寞时光去积淀,去一步步安静的积累,随着时间的堆积,才能有明显的改变。

一个人坚持跑步一周不难,坚持学英语几天不难,难的是把优秀养成习惯,坚持7、8个月,坚持一年,坚持更久。

这世界其实可以很公平,你想一年减肥十斤,最好的办法就是少吃饭。

你想三个月呢,少吃饭,多运动。

你想一个月呢,不吃饭,狂跑步。

可如果你想一天就减肥十斤,恐怕除了节食之外,就要抽脂、动刀了。

学习也是这样,为什么我昨天看书了文化素养还是没有提高;为什么我这两天背单词了英语还是没有突破;为什么我昨天突击了,考试还是没过。

那些闪着光芒的人,谁知道他在阴暗的角落里遭受过多少寂寞。

那些在台上辉煌的人,谁知道他经历了多少无人问津的努力。

这世上没有毫无理由的横空出世,世间的美好,不过是耐住寂寞,坚定不移而已。你要相信,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平静努力的人。

去接近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我敢打赌说,不管你现在到了什么年龄,居住在哪个城市,有一份怎样的工作,是住在洋房里还是地下室,是每晚吃山珍海味或是咸菜泡饭,你身边经常接触的人群中一定会被分成这样两类人,一类是每次见面或聊天都是“老样子”的那类人,和你说自己沉闷的生活,乏味的伴侣,甚至没什么前途的工作,那神情里似乎没有什么关于未来的惊喜,让你忽然想起几年来你们的聊天都是这样消极的语气;而你身边的另一类人,是每次见面都有新鲜事分享的男人或女人,他们不一定是你最要好的朋友,或许你们还在某些问题和价值观上还有过严重的分歧,可是这场聊天却充满希望,信息量极大,他用欢快的语气和你叙述生活里不断发生的新鲜事,让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中也有什么地方值得改变或者尝试。在他们的身上,有什么东西在深深地吸引着你,以致于就算是十分钟的聊天,都能赋予你更广阔的思索。

我把第一种人称为消极型朋友,第二种人称为积极型朋友。

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这番论断,大可以打开聊天工具,群发一条信息“你最近在做什么?”我敢说,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这样回答你,“我能干什么,还是那样呗”,而有一部分人,会这样告诉你,“我最近在读xx的书!”“我这个月报了个学习班,想利用一下下班后的时间。”“我锻炼身体呢,刚跑完了五公里。”“我计划两年内去巴塞罗那旅行,正在做攻略,你想不想和我一起去?”

如果你选择和第一类朋友聊下去,我猜想你们聊天的内容大致会包括“无法上涨的工资”“买不起的房子”“永远在反对着自己的父母”,偶尔他/她会说到“我的女/男朋友实在不理解我”或者“我明明努力为何生活依旧没有半点起色!”你大概会附和着,继而想到自己悲催的人生,也有着几分相似的不容易;如果你选择和第二种朋友聊下去,你大概会发现他/她的生活仿若是一出传奇,明明是每个人都公平享用着24小时的每一天,他/她却有时间用来跑步读书看电影,你们会聊到毛姆的一本书,莱昂纳多的新电影,公司旁边新开的健身房或是令人心驰神往的旅行圣地。他/她似乎什么都知道一点,可以告诉刚刚发生的国际新闻,也可以推荐给你品味优雅的咖啡屋,甚至连朋友圈最热门的那条鸡汤也能说上几句,这让你惊奇他/她头脑中可以消化的信息量,而我想当你们结束这番话的同时,你也大概会在心里激起这样的想法,“要不然今天下班去那个新开的健身房跑步吧!”“要不要把他/她介绍的书买一本?”“我一定要加油啦!”

如果你真得开始了什么实际的行动,在下班后去实践那个第二类朋友所带给你的启发,那恭喜你,你成功地吸收了一个积极型朋友所带来的正能量,而如果你选择和第一个朋友把沉重的话题聊下去,我不确定你会不会成为那个“突然间受到鼓舞开始加倍努力”的那个人。

我有过此两类型的朋友,平心而论,我无法对他们进行品格上的鉴定,大家都是善良可爱的姑娘和小伙子,即便是“消极型朋友”,他们也有着自己充满光芒的那一面。但是从能量的角度上来讲,我从一个“积极型朋友”身上接收的正能量,永远比“消极型朋友”多得多。尤其是在出国最初,经历了浮萍一般的日子,身边来来去去总是会出现不同性格的朋友们,这也让我真切地感悟到处于一个“消极”环境和“积极”环境,对于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巨大区别。

我曾经有过一段比较颓废的日子,不知道人生的目标在哪里,心里明明知道“应该去努力”,却不知道要从什么事情上开始。那个时候身边几个经常接触的朋友,大家生活上的状态也差不多——和我一同租房的小伙子,他常常逃了课,在屋子里没日没夜地打游戏,泡面和零食的盒子堆了一桌子,从门缝里都能闻到腐坏的气息;和我一起打工的女孩子,大概受尽了作为社会底层劳力的卑微地位,每每看见穿着昂贵套裙的客人,总是说着“我为什么不是富二代”的丧气话;一起读书的几个同学,把平日课堂用来睡觉聊天,在交作业前草草地在网上抄一份,考试前连夜准备缩印版的复习资料,再想尽若干办法带进考场里。那时的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就是一个无底的泥潭,我没有钱,没有绿卡,没有男朋友,也没有一个令我期待的未来。我觉得有那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让我担忧或者烦恼,我常常问自己“你人生的寄托在哪里”,无聊害得我无法生出一丁点奋斗的意志。而我们这些充满了消极力量的人,像是在共同经历着可怕的传染病,无法抗拒又无时无刻地,互相残害着彼此的希望。

我后来偶然认识了一个姑娘,她是朋友的朋友,是永远走在路上的旅行者,我们因此只有过几面之缘,并没有机会成为长久的朋友,但是就在这些短暂的相遇中,我却从她身上学到了很重要的一课。我现在想起这个姑娘,她的模样已经模糊,可是脑子里却会闪现这样的印象,她全身总是充满斗志,似乎永远都是忙着的状态,单身,生活的密度却极高。每次见面,她总是会带来一些不可思议的新鲜事,比如——“我上周去蹦极了!”“你知不知道The Bucket List这部电影?我最近也在做bucket list!”“我找到一份在面包房的工作,很辛苦但是结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哦!”“我发现了一本好书,你要不要看?”客观来讲,一个普通旅行者的生活绝不富裕,她和我一样没有钱没有绿卡没有男朋友,可我觉得她的生活充满意义,比我的日子富庶了不只一点点。她教会我用一种更开阔的视野去面对人生,让我意识到,我是如此年轻又如此幸运,人生有那么多的事情可以做,鸡毛蒜皮并不足以成为我的全世界。

我从很多“积极型朋友”的身上吸收过相似的正能量,比如,我和喜爱健身的朋友相约跑步,向爱好读书的朋友请教书单,听热衷旅行的朋友讲如何能够用工薪阶层的工资每年旅行一次……拜这些“积极型朋友“所赐,我的生活也因为她们发生了一些重大的改变,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不幸不值得成为我放弃全世界的理由。我从那些积极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健身房在哪里,哪些杂志好看又有意义,我该如何为一场旅行做准备……我的世界,好像一直隐藏着一扇门,因为她们的到来,我得以拉开这扇门看到更壮阔的风景。

如果抽出这两段时光,你会看到我迥然不同的样子,前一段时光里的我,一副萎靡不振万念俱灰的模样,后一段时光里的我,还在承受着一样的苦难,可是却总是觉得什么都充满着希望。现在的自己,可以做到每天跑步五公里,休息的时候每天看一本书,自己创建生意学习一切需要的知识,假期时开着房车去海边安营扎寨……这并不是我一个人凭空生长出的正能量,这是从很多“积极型朋友”身上吸收到的最宝贵的财富。生活带给我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与一些总是在“抱怨生活不公平”“无所事事”的朋友在一起,这和与一些“相信努力就会带来公平”“生活里总是充满着未知”的朋友在一起,两者所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甚至连同爱情,也可以因为和不同的人在一起,生长出“两个人一同颓废”或是“两个人一同成长”的姿态。

我听过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一个人平时花最多时间在一起的5个人的平均水平,就代表了这个人。”我从不会怀疑一个人的进步与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关联,也无法想象,如果不受着周围这些正能量的牵引,我到底会变成怎样一个人。

从心理学上讲,人是群居动物,容易接受周围人和环境的暗示。我至今觉得,人进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接近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人,而更好的事情,是成为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去改变去吸引更多需要这种力量的人。

我愿你成为这样一个人。

通情达理的人,自带光芒

小孩子讲道理,叫懂事。成年人明是非,叫通情达理。

通情达理,不是简单的对与错,而是承认生活是有游戏准则的,懂得并且愿意遵守——有所坚持,有所畏惧。

后来接触到越多的人,经历越多的事,就越能深刻的感知通情达理的重量。

一个朋友跟喜欢了十年在一起八年的女孩分手,理由很简单,不懂事。

他说,平时在他面前人性也就算了,但是在妈妈的病床边,因为一条所谓的“暧昧短信”,又吵又闹。把她从病房里硬拉出来之后,一切都回不去了。

有一次单位组织方案推介比赛,在公布完分数之后,一位选手对于评分结果很是不满意,直接冲上舞台,对现在的社会和体制一再批判。观众席一阵唏嘘。

批判完之后,他问评委,能不能再给他一次讲解的机会,重新评分。

院长说,机会原本可以有。但是比赛的规则可以破,做人的规则不能破。也许你现在还不懂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多年以后你会明白:年轻是好事,气盛就不对了,越早摆脱越好。

一次几个朋友聚会,其中有一个女孩刚做完小手术,不能吃辣椒和葱姜蒜。然后一个姑娘对大家说只一个她吃的免葱姜蒜就可以了呀。

大家都附和说吃清淡点也挺好的,于是这个姑娘点一大盘辣子鸡放到自己面前,一个人吃。事后其中一位好友直接对我说,以后有她在的聚餐,就不要叫我了。

容易相处的人,从来都是知道适可而止,懂得礼貌和尊重,而不是任何时候都像小孩子一样,不高兴就哭闹,不合心意就发脾气。

一直觉得,人和人之间相处,是有一定准则的。带着最起码的尊重和理解,就算意见不合吵起来,也不会影响感情的。最怕不讲道理,对人性没有最基本的敬畏之心,成人的模样,小孩子的脾气,肆无忌惮。

之前住在单位公寓的时候,一个姐姐给我们讲,交朋友,一定要交做人讲规则的。讲规则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都会对人性有所敬畏,对生活多一点温柔。那些过了十八岁还是不愿意讲规则的人,绝对不能深交。

是啊,如果成年人没有什么害怕的,就如同缺失强大的力量去支配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每一个女孩,不管以前做的是公主梦还是女王梦,离开家之后,就要开始遵守社会运作的准则。

小孩子的一些坏脾气和肆无忌惮,没有人会计较。但是长大之后,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出现,社会就不再是爸爸妈妈为你构筑的那个梦幻城堡,它是真实而复杂的。

在现实的世界里,用孩童般的任性、撒娇、自我为中心,是绝对不可能摆平种种突如其来。

无论好的,坏的,美的,丑的,愿意的,不愿意的,喜欢的,不喜欢的,都一股脑儿压来的时候,就需要遵守规则,需要真真切切的聪明与智慧,温柔与包容,克制与接受。

周围的很多朋友顶着独生子女的帽子长大,其中不乏一些长到三十岁,还把社会等同于自己家,按自己的情绪做事,按小孩的方式对待生活,甚至分不清楚张扬个性和嚣张无理的区别。

一个朋友说,在自己持宠而骄逼走男朋友之后才想明白:这个世界不是你想要怎样就怎样的。也明白了理工科男友曾给她讲过的道理:如果人生有分数,所谓的漂亮、优雅、才华、财富,都是后面的0,只有通情达理,才能把前面的那个1竖起来,这样后面再加零才有意义。

正如袁立所说,通情达理是一个人最大的魅力所在。做一个通情达理的人,跟通情达理的人在一起,很多事情都变简单了。

一个学姐结婚之后一直跟婆婆住在一起。学姐说,之前总是听别人说婆媳关系不好处,实际上没那么难,通情达理的人碰到另一个通情达理的人,矛盾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很多事情都同理,除了家人不能选择之外,我们的朋友、恋人,都是用跟自己契合的方式走到一起。爱情和友情之中,通情达理,无疑是解决所有矛盾的基础。

因为跟通情达理的人相处,不需要太多解释,只要懂得遵守生活最基本的规则——你对世界微笑,世界也必然报之以歌。

如果过了十八岁,不要再把自己当小孩子了。在最美的年龄,是架构人生的黄金时期,越早摆脱小孩子的无所畏惧越好。

学会在现实而依然有规则可循的成人世界里,用跟年龄相匹配的通情达理,架构自己的生活圈,和自己的丰盈人生。

前两天听到朋友讲她二十三岁的妹妹还是像小孩子一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伤人伤己之后,就开始抱怨这个社会丑陋,怀疑真善美的存在。多想对这些大小孩说,如果可以,自己站在阳光里,很多事情都迎刃而解了。

最后,希望有一天,如果我们成长了,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不是因为曾经伤得深,而是因为我们在简单的日子里,用自己的洞察力,自觉告别了懵懂无知的状态,懂得了生活的有章可循。

别怕,注定要离开你的“朋友”,越早离开越好

谁是你的真朋友,只有当你没有利用价值时,才看得清。

前几天,有个在某奢侈大牌当Pr的小朋友辞职了,其实我早就知道她做得不开心,迟早会辞职。就跑去关心她一下。她说下家快定了,定了再告诉我。

我对她说:

不要那么着急上班。给自己一个Gap,好好休息,好好调整,出去旅行,陪陪父母,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哪怕几个月的Gap,能让你看清身边人的人性。

在一个哪怕短暂的时间段,把自己变成一个无利可图的人,才更能看清楚世界的喧闹嘈杂。

别那么急着宣布新offer,珍惜你的人生为数不太多“深蹲起”的机会。当你深蹲起的时候,哪怕只有十几秒,也足以把身上背负已久的浮云抖掉。商场上有句残酷的老话,想毁掉一个人,只需要让他关机12小时以上,世间分秒迅速发酵的猜忌、流言、诬陷,就足以毁掉一个人的前程,迅速洗清他的社交圈,退潮的哪一刻就知道谁是螃蟹,谁是水母。等你再起势的时候,大量的虚无和泡沫被扫荡干净,你便能轻装上阵,大可不必被大量的人情、虚名所绑架,更能专注于改变和创造。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女朋友H,她曾是掰着手指头数得上来的超级大牌的communication head,典型的体面癌晚期,为人处事,举手投足,非常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优雅。她的修为极好,说什么做什么都高级极了,不紧不慢,不卑不亢。她是个对精神对物质都极为讲究的人,和她相处舒服极了,不会因为太过于完美就没有了人味儿,真诚而温暖。我打心眼里,欣赏她,珍惜她,信任她。

H所服务的上一家公司,不仅名气大,广告预算也堪称豪。在她任期,光是投给我的前东家一年的广告就是千万级。我创刊那会儿,全凭信任基础,她连投三跨黄金位置广告。

肉麻的话,我说不出口,心里一直念着她的好。念着她的好,不仅因为她在我前途未卜时帮过我,也是因为她是整个时尚圈少有的懂得“尊重”两个字的大客户。

在传媒业,下大单的土豪“强奸”创意再常见不过了,强势到恨不得捉着你的手盯着你拍片写稿排版。那几个响当当的大牌,大多不知道尊重这两个字怎么写。多的是in house 公关、市场们,被所供职的品牌洗脑洗得,永远搞不清楚“不卑不亢”和“颐指气使”之间的差别。

时尚圈,本来就盛产势利狗。H在任时,热闹得门坎被踩破,辞职后,朋友少到1只手都数不够。我从来都不解,人得有多想不开,才能活得如此短视?越是身处浅薄的名利场,越该深知:最大的势利就是不势利。

交朋友,交的是品格、性情与实力。但凡能年轻居高位,都非等闲辈。有谁不是杀出一条血路,才坐稳一代江山。东山再起时,必有恩报恩。至于有仇报不报?修行看个人咯。雪中送炭也好,锦上添花也好,都不易。锦上添花这种事儿,我从来都不凑热闹。雪中送炭,也得看人和时机对不对。

幸而面对如此局面,H当然早有准备。人生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多虚无的热闹和所谓的朋友。人生苦短,精力有限,我们哪来那么多爱和用心,消耗在无关的人身上?

势必会离开你的人,越早离开越好,趁早谁都别耽误谁。

我有个前同事,自幼是富家女,18岁在校园里开保时捷,走到哪儿都呼啦啦一大帮朋友。夜夜笙歌,到哪儿都吃城中最贵,要玩就玩最潮的,到哪儿都默认她买单。有一天,妈妈数落她:不能再这么大手大脚花下去了,再这么下去,家里就把你的车停了。那天,她还是和平时一样和大群朋友们出去吃喝,买单时她发现信用卡被停了,身上只带了700块现金。就对朋友们说:我付700,剩下大家AA吧这一大桌子朋友们当即反脸:凭什么要我们A啊,一直都是你请的我们才吃那么贵的。

后来,白富美自力更生上班去了,职场几经沉浮,知道了钱的重要性,更懂得了分辨人心。谁是你的真朋友,只有当你毫无利用价值时,才看得一清二楚。

还有一个女孩,有一天她的玛莎拉蒂被撞了,去送修。临时,她只好打车去参加朋友聚会,平日那些好朋友们见她打车来,都以为她家道中落。于是,心照不宣,集体疏远。她不得已只好去租了一辆玛莎拉蒂开。

一个人没有朋友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你身边围绕着一群号称好哥们的势利鬼。

真朋友一场,最忌讳的就是互相利用。我和大笨做朋友那么多年,相识于微,亲历彼此哭哭笑笑起起伏伏,从来不曾替外人在彼此面前刷过任何一次脸卡。我们之间有默契:想要长情,友情就得简单、亲密,没有负担。心照不宣,谁也不图谁,不要拿感情来捆绑彼此。真的到了要鼎力相助的时候,自然无须对方开口。会帮你的人,不用你开口。不帮你的人,开口也没用。

想要筛出真正靠得住的友谊,得过过事儿。人在好的时候,看不清身边的人。得在落的时候,才能看清。

不要因为没有安全感,而不敢直面真相。热闹只是一张画皮,越早明白越好。

我们的人生那么长,实现理想要跑那么长一段漆黑的路。最幸运的是在你深蹲起的时刻,总有几个傻瓜,不离不弃。

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别人觉得你过得不好,硬打肿脸充胖子硬装风光。这种硬着头皮挺着腰杆吹泡泡的打法已经过时了,泡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华丽,破碎的那一天越不堪。到那一天,你被名声绑架,被利益绑架,被面子绑架,被情义绑架。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忙着圆谎解释吹泡泡,珍贵的时间就这么蹉跎过去。别人在忙着建功立业,你在忙着修补面子,末了只剩下一个盛大的谎言,需要你付出越来越多的精力和谎言去牵强弥补。

这是一个万劫不复的魔咒,千万别想不开掉进去。

有机会装怂装衰一定可劲儿装,人生能有几回,看清身边人?你心里默默知道属于你们这代人的大好时光在后头,便不会忐忑地担忧,在你的寂寞时光里,究竟会失去几个朋友。

当你越不被看好时,形势对你越有利。这条很值钱的真理,很多人要到很久很久以后才会懂得。不要在乎窗外的风声雨声,摧枯拉朽,不辩解,不反驳,凝神聚焦专注力。你就妥妥地把心吃到肚子里,踏踏实实专注地趴在地上练内功,所有伪善和泡沫,八卦和泼墨,等到你起势的那一刻,灰飞烟灭。

真的,你一定要相信我,这些都会凝聚成力量,力量对于成事来说,非常重要。势能气贯长虹,也能一泻千里。也许你现在不懂我说的话,迟早有一天会明白。

早一点认清真正爱你的人,人手里拥有的越多,越害怕被惦记,越难交心。一无所有的时候,反而能结实两小无猜的真朋友。

以前人家总说:真羡慕你们这些小孩子,男人爱你,是真的爱你这个人。因为你除了长得可爱,什么都没有。不像我们到了这把年纪了,名啊利啊都有了,遇到爱情,就怕男人爱的是我们身上的那些东西,处处提防,反而不敢爱了,真是可悲。

如果你现在过得不是那么顺心,那么恭喜你,这是最好的时候。人人都在乎你飞得有多高,只有少数人在乎你飞得累不累。

你的人生,真正的幸福感,并不来自于那个车水马龙的大世界。

而是来自于你所在乎的人们建构起来的小世界,他们负责带给你光和热,爱和美。

不懂你的人,千万不要劝。他们不懂你的好,就享受不了你的好。你的美好,那么珍贵。你的爱是限量版,哪够分给那么多人和喧闹?

真情太有限,只为一心人。

讲究生活情趣有多重要

有人在网上晒自己家的一日三餐,都是家常吃食,土豆、豆角、茄子,看起来虽然不够美观,但还是挺诱人的。

只是这盛菜的器具,也忒寒酸了点,有塑料盆、搪瓷缸、小铝锅、不锈钢大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已经消灭了一部分食欲。

网友吐槽她的餐具过分混乱和粗糙,“超市几块钱的盘子也不至于买不起吧”,她也有点不好意思,说不是钱的问题,只是自己不讲究这些,反正就是随手能用的就拿来用了,没有考虑美观的问题。

我也相信不是钱的问题,她是觉得菜就是用来吃的,盘子的目的是装菜、实用,不漏不撒就行。

过度追求实用化的人都是这样,直奔目标而去,一切过程中的修饰和审美对他们都没有什么意义。

我家有个亲戚,看存款是个有钱人,看居住环境是个穷人。上世纪80年代的简装修,油漆斑驳的旧家具,大脑袋的电视机,比我们单位的扶贫对象过得还清贫。问他们怎么不拿出点钱装装房子呢,他们说能住就行呗,也不是皇家贵族,住得那么好干什么。

我还认识一个人,给自己的小女儿穿得破破烂烂,全身都是别人送的旧衣服。亲戚看不过眼,给孩子买点新衣服,却全被妈妈给人了。理由是小孩子也不懂什么是美,而且长得快,买新衣服也是浪费。

去饭店吃饭,隔壁桌一对小两口带着老两口,儿子每点一个菜,就遭到当妈的反对,“红烧肉48,也太贵了,猪肉才多钱一斤,有48在家里吃能吃好几顿。”反正就是这种逻辑,什么都不如在家里吃便宜实惠,最后儿子生气了,丢下菜单,“都不合算,那干脆回家吃得了。”当妈的高兴了,“我早就说回家吃,自己做才合算。”

情人节,同学想起老婆总抱怨自己不浪漫,就偷偷买了一束玫瑰送给老婆,老婆看都不看就扔到一边,“你有钱烧的啊?”她觉得玫瑰当不得吃当不得喝,白浪费钱,第二天就凋谢了,还不如买点熟食更实惠呢。

家里有个旧房子常年出租,发现很多租客都有一种“不是我的房子我就往死了糟践”的心态,每次搬家去收拾房子都发现房间又脏又乱,也不知道怎么过得下去。

就算不是自己的房子,可还是自己每天住在里面呀,自己看着就不难受吗。用网上流行的那句话来说:“房子是租来的,可是日子不是啊。”

只有其中一个租户,我收房租的时候去过一次,人家把瓷砖擦得雪亮,简单的几件家具全部罩着碎花的布巾,墙上贴了艺术气息的壁纸,整个房子马上就不一样了。

我一激动,给免了几个月房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改造了我的房子,还因为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令我感到钦佩。

我爷爷以前做过木匠,小时候很迷他用刨子刨木头,他刨子的所到之处木香泛起,白白的刨花卷曲成团,落在地上,像变魔术一样变出了一座小山。他还会做木制的小手枪,很多孩子都有,只有爷爷会在枪柄上刻一个红五星,还染上色,因为这个红五星的存在,这粗糙的小手枪顿时就不一样了。

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常带我们去看电影,我们一家人穿上最好看的衣服,手拉手从家里走到影院。我妈还给我和姐姐戴上平时舍不得戴的玻璃发卡,把额头的碎头发全都梳到后面去,两个小辫子上扎着小蝴蝶结。在温暖的黑暗中,只有屏幕上发出来的光亮中有闪动的人影,我们屏住呼吸,强抑感动的泪水,进入一个神秘的光影世界中。

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当时所看的电影的名字。这种经历,锻造了我一生最初的审美情趣。

现在我偶尔也会买一些花插在花瓶中,即使它们明天就凋谢了,可这一刻的美丽仍然可以愉悦我的生命。我还会把礼物藏在家里,给老公和儿子一点惊喜。那是爸爸妈妈教会我的,即使再穷,再失败,也要学会偶尔脱离现实,享受一段享受精神世界,与美有关的时光。

经过爱,见过美,人就拥有一种强大和勇敢,能对抗世俗的粗糙。

章诒和在《往事并不如烟》这本书中,写到了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母女的生活。即使在文革那样艰难的日子中,她们还是要按照老礼为章家送来一小盆长满花蕾的水仙。“每根花茎的部位套上五分宽的红纸圈。如果有四个花键,那就并列着有四个红色纸圈。水仙自有春意,而这寸寸红,则带出了喜庆气氛。”

她们家买豆腐乳,要去特定的商店,用六个很漂亮的外国巧克力铁盒装着。康同璧的女儿罗仪凤还给章诒和演示捧着盒子也要挺拔走路,“她捧起装着铁盒的布袋,昂首挺胸地沿着餐桌走了一圈。那神态、那姿势,那表情,活像是手托银盘穿梭于巴黎酒店菜馆的女侍,神采飞扬。”

章诒和按照罗仪凤所说“心里想着快乐的事”,一路上精神抖擞买回了豆腐乳,她突然明白了一件事,原来贵族的气质就是“‘坐销岁月于幽忧困菀之下’而生趣未失,尽其可能地保留审美的人生态度和精致的生活艺术。”

章诒和的父亲章伯钧与章乃器这对知己在人生中的最后一次会晤就是在康家,章伯钧穿的是一身老旧的中式丝绵衣裤,唯恐走在街上,目标太大,被人认出来惹麻烦,而章乃器穿的是洁白的西式衬衫、灰色毛衣和西装裤,外罩藏蓝呢子大衣。章诒和问他:“章伯伯,你怎么还是一副首长的样子?”章乃器举着烟斗对章诒和说:“这不是首长的样子,这是人的样子。”

即使在政治的阴霾中,末日的钟声已经敲响,他依然要活成人的样子。而人是什么样子,就是高贵的、坦荡的、真诚的、美丽的。

美食与美衣全都能拯救人于沮丧之中,一个人专注于审美的过程,就是纳悦自己,滋养身心的过程。

这个过程妙不可言。

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现在很多人穷,往往穷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没有精气神,没有恰当的审美,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就是越来越平庸,越来越枯萎。

要想活出人的样子,就要捡起曾经被遗落的审美。别管有钱没钱,都要偶尔穿得漂漂亮亮的去公园,听一场音乐会,享受一次在饭店吃饭的服务,优雅是一种姿态和专注,是以精神的丰盛来对抗现实的束缚。

生活需要惊喜,也需要逃离,从鸡毛蒜皮的物质世界,暂时逃离到精神的天堂中。

哪怕明天依然什么改变都没有,你赢了这一天,也是胜利者。

);